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少年时的玩伴“闰土”晚年因没钱治病逝世,子女后代如何?

闰土是鲁迅笔下生长在人吃人的封建社会里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的牺牲品,在封建思想层层渗透与侵蚀下,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年已经被扼杀,只剩下那个每日为挣一口饭而满脸沧桑的封建地道农民。


闰土与先生能有缘成为至交还需要归功于闰土的父亲,那是个手艺灵巧的农民,除了平日里干着下地种田之外,为了能积攒多几个钱子儿,还会时常用竹材编制一些东西。

农忙时早出晚归,农闲时便进城揽工。

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推荐到周家做工,章福庆为人像老牛一样勤勤恳恳,由于手艺精湛为人又忠厚老实,得到了周家人的赏识,便在周家获得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章庆福是个老实的农民,在周家尽心尽力,踏踏实实做事,不骄不躁,深得周家人的好感,与周家人渐渐熟悉了起来。

章庆福每次去周家帮忙,总是将家里平日里种的瓜果或者其他乡下拥有的东西给周家人带去,这是每一个农民都会拥有的天性。

周家人也是世世代代的好人家,不仅雇佣了章庆福还雇佣了阿长。

我们都知道先生笔下《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那个朴素又可爱的女人,曾那么疼爱先生,为了一本《山海经》到处寻找,可见她有多喜欢鲁迅先生。

但很少有人知道就是这个被先生称为长妈妈的女人其实是闰土的妈妈,章庆福的妻子。先生笔下的这个女人善良、勤恳又有点傻得可爱,满肚子的迷信思想,个子高大,干劲十足,是封建社会里典型的劳动妇女。


阿长是先生的乳娘,依稀记得她每次见到鲁迅母亲时的那个场景:“哈哈,老太太,我又来啦!”鲁迅母亲的回答也常常是那句话:“你老是这样开心!”那样活泼开朗,笑脸总是能在阿长身上看得到。

阿长之后虽不在周家工作了,但却经常去周家串门,与鲁迅母亲唠嗑,也时常带点农村季节里的瓜果去给鲁迅,和周家人的关系非常好,与先生的母亲更像是两姐妹。

先生与闰土年龄相仿,只在阿长与章庆福的口中听过闰土却从未见过。1893年,鲁迅祖母逝世,周家忙得一团糟。

征得周家人的同意后,章庆福便带着闰土来帮忙,这便有了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我想当先生听到闰土要来时,内心肯定激动无比,内心曾一次次渴望见到这个长妈妈的儿子现在终于要见到了。

孩时总是天真烂漫,并不懂什么封建礼仪。先生与闰土见面后,闰土已经忘了自己应该称他为少爷的叮嘱,而先生也没有等级观念便和闰土兄弟相称,因闰土比自己大两岁,便称他为运水哥(闰土原型叫章运水)。

闰土与先生之间有很多的话题,一个来自农村,一个生活在城里。

闰土会给先生描述自己在冬雪之时在箩筐里放米诱惑鸟儿,然后绳子一拉便将鸟罩在笼子里的趣事,夏日里又到柔软的沙滩上玩耍捡贝壳,那么多趣事,那么多新颖的玩法使得鲁迅先生十分向往。

所以在《故乡》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这些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闰土进城,因常年在乡下,见不到城里的好东西,看啥啥新鲜,先生便带闰土到处玩耍,到处逛。

两个小孩子之间是非常容易满足的,只要他们能够一起看一些有趣好玩的东西,便会在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但先生与闰土始终是两个世界的人,先生需要上私塾,但闰土却只能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童年的时光总是美好的,但却短暂。

先生青年时期便离乡出国留学,但闰土却依旧要去揽工,到也和自己的父亲一样,经常到周家帮忙。

1919年,鲁迅先生回到了家长绍兴,但此次来却是要搬家,搬离这个曾经留下他和闰土同年足迹的地方。

鲁迅先生的家人将他到家的日期告诉了闰土,那期间闰土带着一个儿子宏生进城帮周家人帮忙搬家之事,也顺便来看看自己的好朋友。

也许那时的闰土也不知道鲁迅先生会有多大的变化,毕竟自己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父亲。

在先生《故乡》里说那是一天中午,天气寒冷,闰土是带着水生进了城。

说起闰土,脑海里便浮现出皎洁月光下,那个农村少年手捏一柄钢叉狠狠地向那猹刺去的画面,那时的他单纯机智,月光撒在西瓜地里,格外皎洁,此刻先生的脑海里肯定也是这样的闰土吧。

但先生见到闰土时却大吃一惊,依旧是那个少年,身材高出当年的他很多,但灰黄脸上的皱纹却如干裂了的土地一样深,眼睛周围肿得通红,这是在海边干活经常被海风吹造成的。

先生的文章里是这样描述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个闰土还是闰土,只不过不是他记忆里的闰土了。

先生很激动,当年的所有趣事都涌现在了脑海里,却不知该说什么才是,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闰土却站住了,灰黄的脸上满是沧桑,在凄凉的眼神里透露着喜悦,却恭恭敬敬地说了声:“老爷!…”


那时他们如亲兄弟,两人曾度过了孩时最美好的时候,那这个小城镇里见证了他们的友谊,但如今岁月不饶人,他们之间已经有了差距,是思想上的差距,已经回不到孩时的他们,但他们内心对此次的感情依旧是一样的,只是一个不愿被封建思想束缚而突破牢笼,不在乎礼节,另一个却已经出不来。

生活已经把当年机智的闰土磨成了一个只会说话的木偶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等一系列压力使他已经丧失那份对生活的向往。在先生搬家的这几天,有一人经常来,那便是杨二嫂,每次都非要拿走一些东西才善罢甘休。

杨二嫂自己拿东西不算,还有心机。她早就把十几个碗碟埋在了灰堆里,找出来后硬说是闰土偷埋的。从这个薄牙利齿的女人就可以看出,封建思想里的一些人是如何用思想攻击老实人的。

先生家里带不走的尽送给了闰土,在他们启程时,他带着五岁的女儿来管撑船,送了先生一程。

先生在文章结尾是这样说的:“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他眷恋闰土,更眷恋儿时的闰土,那样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如今却被生活击垮似个木头人。当年圆润的紫色脸蛋脸上如今刻着许多皱纹似石头一般,全然不动。闰土一家人都生活的非常艰辛,那么闰土的后代生活得怎么样呢?

据章贵(闰土的大儿子张启生现实名水生)的儿子)回忆说,自己的父亲那一代生活并不好,祖父是因生病却没钱医治逝世,而自己才出世3年,自己的父亲便因积劳成疾逝世,家里的处境就更加糟糕了。


可是一波灾难未过去,水灾又使得租种的田地颗粒无收,为了生活他的母亲不得不去上海给人家当保姆,哥哥当了童工,妹妹被饿死,自己也是被送到邻村当了小长工。

那段日子是他最难熬的日子,他的童年比自己祖父与父亲都惨得多,至少他们童年有自己父亲遮风挡雨,但他却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由于家破人亡,章贵幼时的生活非常艰苦,章贵说他自己参加冬校学习,也增长了不少知识,每天坚持学习,终于在1954年被政府调到了鲁迅纪念馆工作。

在那里又可以进职工夜校,许多知识又可以雪洗,而自己又每日坚持苦读,使自己这个“盲人”重见了光明。

章贵是一个非常有意志力的人,学习刻苦,虽是晚学,但却不甘放弃,把自己之前没有得到学习的时光都贪婪地补在了这次机会上。

由于勤学苦读,终于学有所成,自己还发表了文章,并于1982年被提升为绍兴纪念馆副馆长。

章贵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一个丝厂经济师,一个从事幼教工作,家里条件也非常好,自己的老伴也还健在。

同时自己与鲁迅先生的后人周海婴家关系也非常密切,相处融洽,他也要求自己的子女与周家的后代亲如一家人,像当年的先生和祖父一样,使两家的情谊源远流长。


闰土辛苦了一辈子,自己被封建社会折磨得面目全非,但孙儿一代生活得非常好,并且两家关系犹如一家亲。

我想先生与闰土若是地下有知,肯定也无比欣慰,愿他们在世界的另一边也能够相遇,并且一切安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鲁迅玩伴闰土:57岁穷困病逝,留下5子,如今后代实现大逆袭|故乡|周海婴
“闰土”的后代现在还好吗?还为鲁迅服务,但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鲁迅笔下的闰土,后代生活怎样?如今还在为鲁迅工作,生活滋润
“闰土”原型,57岁穷苦病逝留下5子,后代靠鲁迅成功逆袭
闰土晚年被鲁迅家辞退,结局太凄凉,而后代如今让人高攀不起
闰土57岁去世,他的子孙今何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