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隶新城学者王振纲、 王树枏祖孙在保定莲池书院

直隶新城学者王振纲、 王树枏祖孙

在保定莲池书院

吴蔚

直隶新城学者王振纲、王树枏祖孙二人,终生不慕仕途荣华,永怀向学之志,在晚清古文化颓衰之际,逆旅前行,在直隶总督曾国藩、李鸿章的先后提携援佑下,在莲池书院如春蚕吐丝,如春风化雨,如春花盛开,成为古城保定府后代学人的楷模。

曾国藩与莲池书院院长王振纲

1869年曾国藩初到保定府时,莲池书院师生的教学情况令人不安:学生不守院规,行径离谱;而莲池书院院长李嘉端是旧式学者,接受和传播的都是科举制帖、读经训诂的老套,以至书院诸生们因对官课陈旧而不满,滋生事端。曾国藩实地视学,与师生“零距离”接触,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包括调换院长之事。

曾国藩刚到保定时,莲池书院原任院长为顺天大兴人李嘉端。虽说他在莲池做事也算认真,但教务上不免有拘执、陈旧之弊,使得学生不满。古代书院事务一般由院长负责,院长在乾隆三十年(1765)又被称为山长、主讲、教授等。莲池书院因是官办教育机构,院长多由直隶总督亲自聘任。

在莲池书院山长李嘉端与诸生发生不谐之音后不久,直隶总督曾国藩便开始筹划振兴直隶文教的计划。在与幕僚赵烈文谈话时,曾国藩坦言:“吏治风俗颓坏已极。官则出息毫无,仰资于徭役;民则健讼成性,藐然于宪典。加以土瘠多灾,暂晴已旱,一雨辄潦,民食不给,遑问官事。余一筹莫展,惟有求一二贤人君子相助为理,本地亦设局延访德才学三科,以振兴地方”。曾国藩之设想可谓昭然若揭:一是物色新的山长人选,统领莲池书院诸人,推进改化北学进程;二是设立新的机构,从民间吸纳贤人良才,以期助他振兴直隶各项事业。

发生哗闹事件之后,曾国藩则亲自物色新院长人选。其标准是“书院山长必以时文、诗、赋为主,至于一省之中必有经师、人师名实相副者一二人,处以宾友之礼,使后进观感兴起,似亦疆吏培养人才之职”。他不停致信良师挚友,望其推荐人才,如其致函好友朱学勤坦言:“直隶近日风气朴陋,又苦无人提倡。书院山长李铁梅近因士子时有违言,欲离此别赴天津。求一学有经法足餍人望者接居此席,竟亦未易物色……欲得笃古好道者诱进于大雅之林,延访尤难。阁下意中有堪膺此选者否?”

1869年年底,李嘉端改馆天津,面对选聘新院长的问题,曾国藩十分慎重,因为直隶地属畿辅,学术文化较为正统,故决定聘请一位“学邃品端、堪胜经师人师之任者,庶足稍振胶庠之气”之人充当新院长。鉴于“莲池书院为通省士子聚会之所”,他要求此“山长一席,必经淹贯经史,兼攻时文、诗、赋”,“勤于接纳,善于讲解”,最好做到“经师、人师名实相符”。几经周折,莲池书院新院长最后选定的是曾国藩的进士同年、直隶新城(今属高碑店市)人王振纲,即后来的文化名人王树枏的祖父。

王振纲(1807—1877),字重三。新城(今高碑店)邓庄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中举人。第二年会试为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列为二甲。按规定可以进入翰林院,可惜他在朝考时误将平声的“祗”(音同“低”)读为上声(音同“抵”)——科举考试很严格,写错字、读错音都会断送自己的前程——朝廷只好按“归班”用他,也就是说让他去基层当知县。当时大学士穆彰阿主管此事,深深为他惋惜,建议他去另考中书舍人(在内阁负责撰拟、缮写文书的小官),王振纲不同意,穆彰阿又挽留他在府中教书,王振纲也拒绝了。从此,王振纲终生不仕,而在家侍奉双亲。这在当时传为佳话。

他与曾国藩同科。他隐居不仕,躬耕养亲,立志为学,对兵、农、礼、乐、地理一类的书籍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治八年(1868),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敬重他的学识,当年十二月聘请他为莲池书院山长。平日他讲学授徒,教育学生首先须有宏伟抱负和远见卓识,并把顾炎武的“耻作文人”和王自田的“戒为名士”这两句话作为自勉。他对学生因材施教,督导学业认真细致,都详尽地写出评语,“极言其所以然”。从此,王振纲家居侍亲前后三十余年。王振纲事亲至孝,他父亲病重时,他日夜侍奉床前,衣不褫带,目不交睫,亲口尝药,亲手洗涤便器。父亲死后,他按古制,在院中建庐舍,居丧三年,须发纯白。他的母亲年老身瘫,不能行走。他就用椅轿抬着她,让老人在园子里游赏,有时也到街头巷尾去看看。晚上,他就说书讲史,让老人家高兴。他的母亲寿登百龄,见到了曾孙、玄孙。同治年间,新城王振纲家和乐亭史梦兰家,都因家庭和睦,五世同堂,受到朝廷的表彰。

王振纲中进士后没有入仕(这在当年是不多见的),在家侍奉双亲,自治学事,兼授弟子,成为一时佳话。曾国藩看中的正是这一点。在同治八年(1868)十一月十六日,曾国藩复倭仁札中写道:“书院一席,迄未得满意之选。现闻有在籍绅士王振纲,系戊戌同年,人品高洁,通籍以后遂乞假归养,恬于荣利。数十年教授乡里,从游颇众;讲授时文,帖括之学,当可胜任”。同治八年十二月初六日,曾国藩在复陈适经札中说:“礼贤馆之设,鸿博茂异之选,未易多得,诚如尊谕。数月来各属举选到省将近百人,间亦酌留一二。虽无出群之才,亦籍以通上下之情谊,访民间之疾苦。莲池书院为通省士子聚会之所,山长一席,必经淹贯经史,兼工时文、诗赋。不得已而思其次,则须勤于接纳,善于讲解,方足诱进后学;顷,有人荐敝同年王仲山振纲者,讲解为多士所服,拟即延请”。因王氏“教授二十余载,前后执经请业者闻不下数百人,请即禀受义方,均以蜚声艺苑,后进仰为宗匠,乡里奉为大师”,从此数札中可见曾国藩聘莲池书院院长之认真,仅隔四日即与王振纲书。十二月初十日致王振纲札:“近因李铁梅(即李嘉端)前辈明年改馆天津,此间莲池书院主讲乏人。鄙意贵省文风近年稍嫌朴陋,必欲得一学邃品端,堪胜经师人师之任者,庶足稍振胶庠之气。阁下通籍以后,旋即桂冠归养,瞻忽世荣,久深企佩。教授二十余载,前后执经请业者不下数百人,请即禀受义方,均已蜚声艺苑,后进仰为宗匠,乡里奉为大师。此邦人文,若得阁下依归,必能一振颓靡,蒸蒸丕变。卅年旧雨得以朝夕瞻对,重续古欢,尤为鄙人之厚幸,谨专弁赍函,踵庭奉竭,尚望俯赐金诺,明年即在保阳皋比设讲,俾近区区向慕之诚,不胜企幸”。在此聘任新院长的信中,曾国藩希望王振纲改变办学方向、带领莲池书院士子跟上时代前进步伐。

曾国藩和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都很看重王振纲的品德和学问,先后聘王振纲主讲莲池书院,时为同治九年(1870)至光绪三年(1877)。王振纲每次评议书院学生试卷,对于内容或文字有所改动,一定要向学生们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改。

王振纲治学,起初范围广泛,对于兵、农、礼、乐、河渠、地理,乃至佛、道、卜筮、相墓家言,无不详加研究;后来改为专攻程朱理学,他认为:“学不本于‘居敬穷理’而遽谈国家之事,其知之必不真,行之必无序。居敬,徒矜持于仪容动作,犹外也;穷理,徒泛滥于名物象数,犹末也。必戒欺慎独,身体而力行之,以能改过为归”。王振纲笃信理学,自己也是身体力行的。他曾将清初顾炎武说的“耻作文人”和王懋竑(字子中,以邃于经术闻名)说的“戒为名士”二语书写张挂在屋里,用来告诫自己。他平时能够谨言动,忍嗜欲,劳体肤,入孝出悌。对于莲池书院的学生,也是本此教导他们。光绪三年(1877)十月初八日,王振纲在莲池书院逝世,享年七十一。返葬新城时,王振纲的乡亲、亲戚、门人都穿丧服致哀;远近男女来奔丧者不绝于途,本村住不下,寄住在外村的有千余人,可见其道德名望之重。王振纲一生勤于教学,著录弟子千余人。王振纲对于经义的研究十分深入,没有门户之见,著有《礼记通义》二十卷、《学庸疏义》二卷、《史类发蒙录》四卷、《儒先粹语》以及地理著作有《地理择言》十卷。在教育方面的心得颇多,著有《小隐斋塾课》四卷、《制艺三编》等。

对于王振纲之学行,直隶总督曾国藩暗中其实并不满意,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曾经说:“书院一席,迄未得满意之选。现闻有在籍绅士王振纲系侍戊戌同年,人品高洁,通籍以后遂乞假归养,恬于荣利。数十年来教授乡里,从游颇众,讲授时文、帖括之学,当可胜任。至若淹贯经史,研究性理,则恐有所不逮。不得已求其次,则此其选矣”。直隶总督曾国藩为莲池书院选择院长时,考虑的是书院的长远发展。经晚清李嘉端、王振纲、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五位院长的精心施教,莲池书院群英荟萃,光耀中华,为书院的“同光”繁荣做出了贡献。这都归功于直隶总督曾国藩慎重择师,复兴文化之城的可持续发展愿景和不懈努力。

李鸿章与王振纲

同治十三年(1874),王振纲应李鸿章之聘第二次出任莲池书院院长。主掌莲池书院期间,授业者千余人,门生遍及华北。光绪二年(1876),直隶总督李鸿章亲至书院,当时的院长是王振纲,王树枏在自订年谱中称:“是冬李文忠公由津回省,院试诸生,以盐铁论书后命题,得余文,拍案警赞。时余以先会元公长院避嫌,假他人卷,文忠遍寻不得作者主名,久之知为余作,谓先会元公曰:‘苏长公后,不见此等文字矣,名儒名臣,拭目俟之一’”(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第539页)。会元公即王振纲,为王树枏祖父。由于有直隶总督李鸿章确定的重视古学的基本方向,再加上大学者的学识及其悉心从教,使莲池书院的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王振纲关心家乡建设,参与治河工程。他一生喜著述,曾著有《礼记通义》20卷、《学庸疏义》2卷、《史类发蒙录》4卷、《群经笔记》2卷、《儒先粹语》4卷、《选择提要》2卷、《地理择言》10卷,有《隐斋文集》传世。

莲池书院学生、新城颖秀王树枏

王树枏(1851~1936,有文章写作“王树楠”,误)字晋卿,号陶庐老人。新城(今高碑店)邓庄村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王振纲之孙,受家学影响,自幼勤读好学。

曾国藩聘王振纲主讲书院,其孙新城少年王树枏随读院中。树枏少有文名,“曾国藩闻其名,特召见,指示读书门径,讨古文义法,训勉奖励,逾两小时,其见重如此(尚秉和《故新疆布政使行状》)”。曾国藩的教诲无疑对树枏治学发生了极大的影响。树枏秉承家学,又从黄彭年、吴汝纶游,为文华瞻,诗出入韩昌黎、李长吉两家。而博识强记,凡经书滞文,古籍错讹,训诂考订,精赅允当,突破前人,无怪乎李鸿章见到树枏的文章,叹为苏长公后第一人。吴汝纶则认为其经学为海内罕有,训诂精赅,考订允当,著作等身,是书院学生中成绩最大者。曾国藩对他的鼓励,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王树枏,更显曾国藩人品、学识的力量。较其他直督而言,曾国藩对书院的关照尤为细致,其超人一等的“识人之明”能力在这里得到了生动体现,莲池书院因而在短短一年内很快就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作为理学经世派的旗手,曾国藩关心书院是和其人才观、学术观等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曾国藩契合了直隶文化发展规律与前进方向,所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古文方面,“新城王树枏、武进贺涛,得其法脉,声光迸出以称宗于河北,传授徒友。于是河北之治古文者,皆衍湘乡之一脉也”(钱基博《近百年湖南之学风》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34-35页)。原先那种思想文化落后闭塞的状况大有改变了,直隶文化在晚清焕发了新的光彩。

清同治十年(1871)王树枏取拔贡,曾在保定莲池书院受业于学者黄彭年,经黄推荐,王树枏被聘为光绪《畿辅通志》分纂,文采飞扬,传颂后世。光绪二年(1876)中举人,曾在冀州信都书院任主讲。

光绪十二年(1886)中进士,被派任户部广西司主事。经自己申请派任四川青神县知县,光绪十三年(1887)到任,在任内兴修水利,抑制豪强,颇有政声。期间还调四川省协助主考官办理乡试科举,兼理眉州知州、彭山县知县。光绪十六年(1890)调署资阳县令,政绩卓著,于光绪十八年(1892)保荐为“卓异”。十九年(1893)调署新津县,同年底即调富顺知县。未久又调补铜梁县。因事革职。投两江总督张之洞,被聘为幕宾,不久受命从上海解运军火到甘肃,被陕甘总督陶模聘入幕府专办折奏,并保荐其开复原职。次年,命署中卫县。到任后,赴安宁堡实地踏勘,解决水利灌溉问题。施工期间,他将县衙迁到现场办公,与百姓同作同息,经四年努力竣工。从此渠水畅游,荒废之田成为沃壤。后任庆泾固道(今甘肃东北部、宁夏南部),调署兰州道。

光绪三十三年(1907),调任新疆布政使。到任后大力开展调查研究,熟悉边情,深入调查少数民族生活状况。创立新章,统一官制度量衡,重定《南疆粮草章程》。为改革金融币制,设商务总局于省城,设立新疆官钱总局。原来新疆每岁由内陆协济银饷二百万,后因内陆自顾不暇,协银日稀,他即试办纸币一百万两发行全省,商人不但乐于行用,且以居奇,奉为至宝。久之纸币百两易换实银至一百二十余两。因而他再上书度支部请再造纸币二三百万两,并称此后可以永不仰给岁协,然而此议被搁置。同时,他主持办邮政局,禁用沙俄邮票,收回邮政主权,于宣统元年(1909年)创办了新疆的大清邮政。他大力兴办实业,主要发展以独山子石油矿为主的矿业,力图建立新疆的近代石油工业,以开辟地方财源,抵制洋油倾销。还大力发展桑蚕丝织业,使其成为南疆一大财政收入利源。重视发展教育,从内陆聘请一批教师,到省府高等学堂任教,并在南北疆重要城市分设初等学堂。

辛亥革命后,王树枏弃官还乡。晚年主要居住在北京,1914年被清史馆馆长赵尔巽聘为总纂。1925年,日本文部省组织“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王树枏为该会委员,以日本退还之庚款作为经费,聘请国人续修四库全书提要。1928年应张学良之聘,出任沈阳萃升书院主讲,1930年回北平(今北京)。“九一八”事变后,王树枏愤而辞去东方文化会所任职务。之后,王树枏与张国淦等人合作撰写《河北通志》数十卷。逝于1936年2月,葬于北平西郊红山口龙背村。

王树枏倾心著述,早年协助定县王灏编辑《畿辅丛书》约200种,还著成《孔子大戴礼校正补注》、《尔雅郭注异同考》等训诂类著作。进入仕途后,从政同时,著成《彼得兴俄记》、《欧洲族类源流考》、《希腊春秋》、《希腊学案》等。任新疆布政使后,主持创建新疆通志馆,三年间编纂成《新疆图志》,并亲撰《国界志》、《山脉志》、《兵事志》、《访古录》、《礼俗志》、《道路志》、《土壤志》等。《新疆图志》是一部较完备的通志,全书除卷首外,共116卷,约200余万字。志书根据新疆的特点设置了《国界志》和《交涉志》,记载了新疆和俄、英的外交关系,特别是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过程。

王树枏亦曾参与修纂《奉天通志》、《东三省盐法新志》、《冀县志》、《新城县志》、《法源寺志》等志书。诗文集有《陶庐文集》、《文莫室诗集》、《陶庐诗集》、《陶庐诗续集》、《陶庐老人随年录》等,并有书画传世。一生著述53种、680余卷。

直隶新城学者王振纲、王树枏,在莲池书院的雪泥鸿爪、春蚕学行,将永是古城保定府学人共存的宝藏。

附录

有关传记

编辑:吴蔚  杨蕾

微信:13011927956(府河沧浪)

多谢好友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香之家——这个晚清家庭出了五位书院院长
保定莲池书院
莲池书院又称“直隶书院”
莲池书院
古城保定•国保古建•春花旖旎(六段视频)
古城保定故事与新城雄安之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