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海洋教授 《档案学语境下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策略研究》
 作者谢海洋  刊发于《档案学研究》;2018年04期
转自微信公众号  渡普科技 2019-04-18


【摘要】:从区域文化而非单纯从局部或行政区划的视角研究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在特定文化生态环境下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化保护的积极思路。文章运用档案学前端控制理论和档案记忆观等思想,结合文化生态学、信息生态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从分类标准体系建设、数据库建设、基于GIS技术的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基于Tag技术的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共享机制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和数字化传承与传播策略。这有助于提升文化认同感和区域文化软实力,从文化层面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1、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档案的 特殊研究价值
     明  京师、北直隶地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文化遗产管理是世界性的公共管理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实践中, 均强调了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重要性。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力求依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 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Natural Heritage,1972年)之《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记忆工程(Memory of the World, 1992年)之《世界记忆名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2003年)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囊括人类所有杰出的文化遗产,防止社会记忆的丧失。这些国际文件都体现着档案的价 值和档案学思想,档案学思想为人类文化遗产体系 的构建提供着有力的智力支撑。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这类有形的文化遗产,非物质 文化遗产是指各类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表 现形式(如传统知识和技能、传统表演艺术、民间文学、传统工艺、民俗活动、庆典或习俗等)以及相 关的文化空间。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 论研究和实践演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各个领域。目前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 究达成多项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依赖传承人和 文化生态环境而生存,活态流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特点,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都不 同程度地受到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等等。从档案 学、文化生态学和信息生态学等多学科研究的视角 观察,从区域文化的角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要远胜过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研究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直隶不仅是一个地理概 念,还是历史与文化概念。这里所称直隶的空间 概念,是指明永乐十八年移都后所谓的北直隶(简称北直)地区,相当于今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和 河南、山东的小部分地区。
光绪三十年(1904)的直隶省地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这一特定区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和文学艺术等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宋、元、明尤其是到晚清和民国时期,具备华北地区独特文化特性的直隶文化逐步形成。直隶文 化圈这一特定文化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直隶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与这一区域文化生态系统中其他各要素相互作用,独具特色。研究这一 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质和发展规律,可以 更加了解这一区域的文化生态,从而有助于制定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传承形 式,对其进行档案式保护已成为一项跨学科的研 究课题,受到政府、学界和民间的广泛重视。非物 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社会组织或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具有动态性、 多元化和多学科的特点,包括非遗项目申报前后的 材料形成的档案、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或传承 人的文字或声像资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各种元素物化的载体,其内容、 记录方式和载体形式都极大地丰富了档案学的研 究范围。从文化视角看,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体现着这一文化区域内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谱系。目前,档案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成果可以 为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和直隶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策略提供切实可行 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研究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档案所面临的潜在或直接威胁,从档案学视 角探讨其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的内在联系,是维护这 一文化区域内社会记忆完整性的有效策略。
2、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研究直隶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所谓区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内独具特色、源远流长、至今仍在继续传承的文化特征和文 化效应,是特定区域生态、民俗和传统等文明要素 的表现形式。区域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自然 和社会生态环境相融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直隶文化是这一特定文化区域内民俗民风与生态环 境相融合的积淀。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域相连,京 津冀文化圈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相同的文化生态 环境和社会环境涵养着这一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
     直隶文化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这里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而传承,具有明显的区域文 化烙印。从区域文化的视角审视这一文化现象,可 以使我们更了解这一地区文化交融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研究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并对非遗项目开展保护工作。在直隶文化生态圈内,音 乐、民俗、武术、舞蹈和曲艺等各类非遗项目的发 展和传承都会受到周围地区人文环境和社会生态 的影响。例如,高跷、古琴、京韵大鼓、岔曲、单弦儿等项目或艺术形式在一个区域诞生后,会借助民 间花会、庙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与其他地区 进行交流,甚至发展出不同的流派传承并各具地域 特点。这些现象正是所谓京津冀非遗项目文化一脉相承、相融相通的具体体现。直隶非物质文化遗 产文化地域性强,种类丰富多样,空间特征明显, 遗产价值卓越,这是由绝佳的区位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决定的。基于档案学理论从区域文化而非行 政区划的视角研究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区域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文化生态资源保护理念。
3、基于档案学思想的直隶非物质文 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传播策略研究

     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直隶文化符号和历史文脉的载体,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在数字环 境下,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数字资 源建设和数字化传承与传播等各环节具有很强的 内在联系,与数字化存取技术高度契合。探讨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策略以及数字化传承 与传播的互动机制和整体运行规律,是构建直隶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和传播体系的 基础。
3.1、数字化保存策略
     在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实践工作中,数据库技术是数字资源整合、保存和 利用的基础,而数据库的建设是以分类标准的科学 性和合理性为前提的。
3.1.1、分类标准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非遗数据库的建设基本遵循所谓的保护名录“十分法”,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 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这也是我国国家、 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申报和保护名录的分类标 准。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 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时发布的分类代码表都提出了分类原则或分类方案。这些方案都有其 合理性,但也存在着过于笼统、类属不清、重叠和涵盖范围不均衡等问题。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 富、种类多样。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官方和民间的保护机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及个人对直隶非物质文 化遗产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此外,参与主体众多 也导致了非遗数据库或数据格式的差异化。这些都 强化了非遗数据资源的复杂性。
     数字时代档案学界与档案实践领域关注的诸 多热点问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与保护 需求相契合。科学规划非遗数据资源分类标准尤 其是规划非遗数字资源的建设是档案学“前端控 制”思想的具体体现。前端控制思维发轫于档案学 文件生命周期和文件连续体理论,主张将对数字记录的干预时间提前到文件在归档之前,从而对电子 文档从生成到归档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控制。直 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分类标准体系建设和数 字资源的建设可以运用档案学这一思想,以“十分 法”为蓝本进行微调,将对数字记录的干预时间提 前到分类标准体系的建设阶段,以增强非遗数据资源的关联性,明晰传承谱系,动态追寻和记录不同 时代的活态流变特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念 和相关政策引导下,不同行政区域范围的非遗主管 部门、官方和民间的保护机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等之间合作机制的建立对分类标准体系的建设 尤为重要。
3.1.2、数据库建设
     档案具有天然的记忆属性,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固化形式,和直 隶社会记忆具有共同的信息、知识、文化和记忆属 性,其保存价值的确定要以体现直隶文化内涵为出 发点,其保存策略要充分体现出记忆属性。在档案记忆观语境下,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直隶记 忆的构建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其研究目的都是为了 文脉的传承。档案记忆观的理论内涵可以为直隶非 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鉴定、保存、管理和数据库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技术层面,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据库的建设要以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属 性和数据库资源类型为逻辑起点进行功能模块的 设计。可能涉及的问题包括:一是非遗项目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接口和采集方案问题;二是非遗数字 资源长期保存策略,涉及软硬平台的兼容性问题以 及数字资源长期可读的问题;三是直隶非遗数据库 核心元数据问题,这里建议选用都柏林元数据方案;四是依托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对特定专 题数据资源进行分析。
     目前,直隶文化区域内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管单位的网站多是传统的建设模式,数据库建设 以具体保护项目相关业务模块对应数据库的结构 模块。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为例,网站前台使用HTML语言编写,使用CSS统一样式表;后台采用“.net”语言编写;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网站在保证兼容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只能起到门户网站或新闻发布系统的 作用。基于关联数据的数据组织与开发是现阶段 技术发展的趋势。关联数据(LinkedData)是基于 资源描述框架(RDF)的数据模型,直接以每个数 据的网址作为它的名称标识,采用统一资源标识符(UR I)命名数据实体,发布并布置实例数据和类 数据,再通过HTTP协议公布并采集这些数据,从而形成富含元数据信息的数据关联。尽可能多地链 接开放数据集,正是其价值所在。直隶非物质文化 遗产数据库可以基于关联数据进行设计,将非物质 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有机地结合,以面对非遗项目类别多样化、非遗保护主体多样化 的问题。
3.2、数字化传播策略
     直隶文化区域内,地理概念所体现的空间范围一定是与特定的时间范围相关联的,这种关联与互 动的结果使其在具有空间意义的同时,还具备了特 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印记。直隶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数字化传播策略要与这一区域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系统产生互动。基于信息生态学、文化生 态学相关原理制定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传播策略,是这一区域文化元素高度相似性和强关 联性决定的。对基于新媒体环境下“两微一端”等 的利用和基于富媒体概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传播策略的探讨,学界已有多篇学术文章涉及。这里从技术层面结合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档案 的区域文化特点提出两点传播策略。
3.2.1、基于GIS技术建立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 信息系统
     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地理分布广泛并且关联性强。在进行非遗项目宣传时,运用地理信 息系统(GIS)定位技术制作直隶非遗地理信息系 统可以有效展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空间分布情况,提升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效果。具 体实施方案是将地图系统、网站和数据库集成, 有效整合多媒体、数据库、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各种新技术,在网站上对非遗项目进行地理空间位置标记,形成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可以 通过在线浏览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地理位 置,检索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文字、图片、音频和 视频信息。
     基于GIS技术建立非遗项目的地理分布系统, 将非遗项目、传承人以及相关非遗档案信息动态 地、直观地推送给公众,是今后非遗项目数字化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国内外都已有成功案例。美国 民间传统网站提供的检索方式就是按地图区位 查询,用户可以通过在网站页面上点击地图位置链接,直接检索民间艺术家的数字信息。珠海非物质 文化遗产数据库网站也提供了当地非遗项目的地 理分布图,用户可以直观地浏览辖区内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相关信息。这一工作思路可以有效提升用 户的访问体验,扩大受众范围,对非遗档案编研、 非遗档案资源的价值挖掘和非遗档案信息的数字 化传播都大有裨益。
3.2.2、利用Tag技术实现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 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共享
     直隶文化区域知识密集,高校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民间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情也很高。在这一 文化生态圈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和研究机 构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图书馆、博物馆、档 案馆、高校、学术团体、民间机构和个人都基于自己的学术积累或在自己的学科框架下开展研究,并通 过数据库和网站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使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面临着的信息组织、管理 和共享问题。利用社会化标注(Social Tagging)的 思路将网上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保 护主体和研究机构的成果进行关联,加强部门和区域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是实现直隶非物质文化遗 产数字化传承与传播的有效方式。
     社会化标注在WEB2.0&3.0环境下的典型应用就是“Tag”技术,也译作“标签”或“分众分类” 等,有学术文章直接使用“社会标签”一词。“Tag” 技术使用户可以直接参与到传统网站的信息分类工作中,对互联网资源进行标注,从而体现用户的 交互性和网上资源的关联性。这项技术在知识发 现、信息组织和管理、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等领域 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图书馆学、档案学和博物馆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将这项技术用于直隶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策略中具有明显的 社会价值。
     (1)可以对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进行 有效的组织和关联。对网上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信 息资源使用“Tag”技术,可以实现非遗资源、标签 和用户之间的信息关联,既体现出直隶非遗资源的 文化属性,又体现了公众的参与性。社会化参与融入到直隶非遗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构建直隶非 遗资源关联标签网络和导航系统,可以方便非遗项 目传承人、保护主体、研究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 交流,使所有相关主体和社会公众都能实时了解、检索这一文化区域内的非遗状况、相关信息和发展 动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契合目前档案学界的“公民档案员” (CitizenArchivists)和“众包”(Crowd Sourcing)理 念。“Citizen Archivists”一词是美国档案学者理查德·J.考克斯(Richard J.Cox)于2008年最早提出的, 后时任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大卫·肖恩·菲尔里诺 (David SeanFerriero)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 阐述。这一概念与“众包”思想相结合,促成了美 国“公民档案工程”(Citizen Archival Projects)的开 展,其目的是通过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到档案馆的数字化、转录和著录等工作中,客观上提升公众的档 案意识和档案宣传效果,扩大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 群体。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也实施了类似的“公民档 案工程”,效果显著。基于“Tag”技术鼓励公众参 与到档案著录工作,这一思路对直隶非遗数字化传 承与传播实践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直隶非遗项目 类别众多、情况复杂,标签越多意味着检索词越多,用户能检索到的非遗数字信息就越详细,这有利于 促进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广泛传播。

4、结语与展望
     文化遗产研究始终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广泛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绝的文化根脉和生生不息 的文化源泉,但又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策 略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研究。技术层面,对技术的运用要抱有相对保守和谨慎的态度,但这并不 影响对新技术、新理念的关注。例如,在数字存储 和管理方面,要保持对扫描、数字转录、数据库和 关联数据等不断革新的技术和标准的追踪;在数字化传播方面,要保持对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新应用(如“三微一端”等)的关注。管理层面,行政区划和条块分割经常导致管理策略的不兼容。从区域 文化而非单纯从局部或行政区划的角度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进行研究,可以对特 定文化生态环境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避免文化碎片和文化断层。直隶文化区域地理位置 优越,文化包容性强,民俗独具特色,涉及的区域 都是非遗或文化大省(市)。虽然直隶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多元化的研究格局,但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还是无法脱离档案 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档案工作长期的实践 经验可以为直隶文化生态环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提供操作性强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策略,为增强这一文化区域的文化认同感并提升该区域 的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茗书荐]《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义兴张道口烧鸡传统制作技巧》
四大家族私人档案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苏州菜的文化价值 需要“再品味”
听老陕怎样说话——为《陕西方言集成》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