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跨世纪的寻找!国宝《永乐大典》是否藏在嘉靖皇帝永陵?
作者:王德恒
“1999年秋,北京。”以写重大考古发现和和文物古迹著称的著名记者曹家骧写到: 
我又一次来到北京昌平天寿山脚下。 
作为燕山余脉的天寿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这里,因为栖宿着明王朝除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外的13个皇帝,而成为瞩目的地方;在十三座帝王陵墓中,有—座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墓——永陵,虽略逊长陵,但其构造精美细致,可谓明十三陵之冠。清初学者王源曾赞其曰:“磷磷烂烂,冰镜莹洁,纤尘不留,长陵莫逮。”  
但它并没有因那层扑朔迷离的不解之谜,而像定陵、长陵那样受到后人的重视与瞩日。嘉靖皇帝用自己—生所营造的这片墓地,经过了432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如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永陵,陵区宫门紧锁,不见游人的踪迹,秋风过后,则更显荒芜、衰败、凄清、沉郁……  
“永陵地宫说”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后,人们都在揣测:如果这一假说成立的话,能不能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对像《永乐大典》这样的非金属的“庞然大物”进行间接判读,以验证《永乐大典》作为永陵地宫的埋藏物之一而存在的可能?  
为此,前不久,我开始了在北京、南京等地的奔波,采访了众多物理探测专家,为解开这个“死结”向他们请教。 
魏承介,中国科学院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他告诉我,1976年前后,他们利用红外探测技术曾对十三陵地区进行过探测普查:1990年,用航空遥感和红外探测技术对秦始皇陵墓区进行过考察;1996年,又用这种方法对四川省云阳县故陵镇长江三峡地区最大的楚王墓——故陵进行了考察。实践证明,其方法对研究墓穴式的帝王王陵是有效的。它可以准确地判读出这些墓穴式的帝王王陵的地宫形制,墓穴基本的规模以及文物埋藏的情况。 
但这位专家慎重地对我说:“但要想判断出帝王陵墓地宫之中到底有什么东西,那是比较困难的。”他认为,“至今还没有一种这样的方法。”  
魏承介的结论不免让我扫兴。但他下面的一段话却给了我去寻找新的采访对象带来一个启发。他说,遥感探测有两种方法,—种是直接探测,另一种是间接探测。前者是直接对所探物进行探测;后者则是根据所探物的保护措施,如外包装、地貌等情况,从间接方法的探测中得到信息,然后进行数据监测、计算机图像处理。 
几经周折,才见到岳棋柱先生。他是一位离休的老同志、高级工程师。解放初期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原地矿部北京地质仪器厂研究“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用这一技术从事探寻地下的秘密——探测堤坝中的裂隙、煤田开采后在不同岩层中形成的缝隙、山体潜在的滑坡危险的裂隙、隧道中的裂隙、含水、碎石块或泥沙的小规模溶洞、地下人为设施或古墓等。他告诉我,空中自然电磁波会辐射到地面,而地下物体的电磁波也会反射到地面,根据各种物体电阻率的不同,来最后判断被探测物的性质。比如,空气、石灰岩的电阻率就高—些;而水,尤其是热水的电阻率就小一些。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他们采用这种“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在个国各地找水、找油、找煤、找气。 
我对岳棋柱先生说,如果采用这种“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对埋藏于地下的书或纸—类的非金属物能不能进行判读?他沉思片刻,叶出了两个字:“可以。”但他又补充道,假如永陵地宫中真的存在如此“庞然大物”,它的电阻率完全不同于地宫空间部分的电阻率,而这么多的书放置在里面,一定是采取了比较稳妥的包装措施。这样,就可以按照不同测点所获得的不同电阻率,绘制出一张直方图来,比较清晰地反映出地宫内部物体存在的情况。他遗憾地告诉我:“这种技术依然不能直接判断出地宫里面到底是书,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就在我从北京返沪的第二天,从一位文物界朋友那里打听到一个人,他叫张治天,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精密磁测(GPM)研究室主任、物探专家。1999年初,他们采用精密磁测技术对南京明孝陵陵区2万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探测,终于揭开了一个隐藏达600余年的谜团—一—明孝陵确系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并弄清了地宫的形制、地下埋藏物的基本分布情况等。 
然而,在谈到有关永陵地宫的事情时,张治天却没有直接用“行”还是“不行”,这种肯定或否定的话语作答。但我发现,当他谈到有关在陕西咸阳采用精密磁测技术确认西汉木桥年代的探测工作时,语气与声调者口格外不同,似乎是否想以此来告诉采访者,应从中悟出什么来?  
1991年,张治天率队在陕西咸阳沙河就是用精密磁测技术,发现距离地面7米的古河床下的一座古木桥的。当时,都认为是“中卫桥”,所测河道为500余米宽,但据史料记载,“中卫桥”的河道为108米。如果用传统的磁测方法测的话,因木头本身为高阻体,很难穿透:假如采用振动的方法也难于进行。张治天则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判定“木桥的每—段圆木都占有—定的空间,必然形成沙子的空洞”,即先不去找木头,而是采用精密磁测技术来判定空洞所占空间的距离,以此计算出了木桥的最后长度。 
他对我说,如果《永乐大典》果真留存在永陵地宫里,那它必定在地宫占有相当的空间,把如此庞大的陪葬物放在地宫里,一定会经过严密的包装,有可能是经过了几重包装。北京皇史宬的明清档案的包装就是很好的说明,从那里可以得到启迪。 
真没有想到,我在北京所进行的几天采访活动,居然会引起京城众多关注《永乐大典》命运的物探界专家们的注意。返沪后,不断接到从北京发来的信件和打来的电话,向文汇报提供有关信息、情况、方法、手段。10月27日上午,我接到了一个从北京打来的电话。那是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王谦身研究员打来的。他告诉了我一个令人鼓舞和对寻找《永乐大典》正本下落有着相当值得参考和借鉴的信息:他们在1989年曾采用“高精度重力测量技术”对北京明十三陵定陵、茂陵、献陵,进行过以重力学研究为主的地球物理勘探的实验,并在电话中,他向我介绍了十年前考察队在天寿山脚下所进行物理勘探的全过程。 
这位已经退休4年的物探专家介绍说,1986年,地球物理研究所花了5万美金从美国进口了一台当时还属于“禁运”的重力仪。次年,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高精度重力测量研究”正式启动。开始以已经发掘的定陵为模板,进行了重力异常值和重力梯度异常值的测定,以确定地下建筑物结构和精细结构。然后,又先后对茂陵、献陵进行了可比较的勘测,最后,弄清并确定了茂陵地宫正殿、中殿和后殿的位置和纵深情况,掌握了献陵地宫部分坍塌的位置。采用“高精度重力测量技术”对明十三陵定陵、茂陵、献陵所进行的以重力学研究为主的地球物理勘探,当时则属于一种科学普查的性质。考察前,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不能破坏封土层、不能采用振动法、不能使用电测法”。当时,王谦身率队除对上述三陵进行了勘探外,还对除永陵之外的所有陵墓进行了查勘。他告诉我,之所以没有接触永陵,是因为“十年前永陵的大门也和现在一样,紧紧地锁着”。不过,当时也曾有同志提出对永陵也进行普查的建议,但被有关部门否定了。 
正因此,人们的视野自然而然地也就更加关注着这座神秘的永陵。寻找只是刚刚开始。 
就在我与王谦身研究员电话往来的当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批关注《永乐大典》命运与下落的专家坐在了一起,以对历史与现实负责的态度,草拟了采用“高精度重力测量技术”对永陵地区,尤其是永陵地宫进行物理探测的合作协议,并正式于1999年10月28日向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报告。 
报告中提到,明朝《永乐大典》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国宝”。1900年遭八国联军焚掠,现今世仪存300余册,不及原著11095册的3%!而且都是重抄的副本,正本《永乐人典》一卷也未发现,成为—个历史之谜。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栾贵明研究员多年考证,认为《永乐大典》正本未丢未毁,应该藏在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墓——明十三陵永陵的地下宫殿内。由于明十三陵是家一级保护的重点文物,不能轻易发掘打开。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现代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不打开地宫的条件下来探查寻找国宝的下落,揭开这个多年历史之谜。 
最近,物理学专家曾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测定夏商文物的年代,为断代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使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推数千年。天文学、数学家证明周代记载—天日出两次的异常现象是该日清晨发生日全食所致。种种事例表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结合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显示了令人鼓舞的成效。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共同建议将此项“《永乐大典》正本的探查研究”的研究项目纳入两院合作研究项目,共同开展与进行《永乐大典》正本这一国宝下落的寻找、探查的研究工作。 
据我们了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永陵地宫在完全不受到任何损害的情况下,诸如采取“磁辐射探测技术”、“微重力测量技术”等手段,应该说,对《永乐大典》正本下落的寻找工作是能够有所帮助的。我国考古工作者曾采用该技术先后对南京明孝陵、北京周口店古人类遗址进行过科学探测的考察,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1999年10月底,我国文物主管部门的权威人士在获悉《文汇报》准备资助开展对《永乐大典》正本下落的寻找工作后认为,这对增强文物保护全民参与意识,无疑是一种尝试。遗憾的足,对两院所合作对永陵的联合探测,以及文汇报独家赞助这一有着深远意义的考古探测活动,有关部门没有同意。 
但是,世纪的寻找,仅仅是刚刚开始。 
跨世纪的寻找还是有希望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球物理视角下的秦始皇帝陵地宫
《永乐大典》藏在嘉靖皇帝的永陵?只有打开地宫才能解开谜团
我国城市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应用进展
永乐大典.嘉靖.巻
如果《永乐大典》找到,意味着什么?很多历史将会被改写
明嘉靖内府写本——永乐大典.运字.物运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