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四书
《女四书》是中国古代社会四种女子教材——《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的总称。《女四书》中所汇辑的上述四本书是中国进行女子教育的专书,旨在阐发儒家提倡的“三从”、“四德”的妇道,培养“贤妻良母”。



(一)《女诫》

  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女班昭撰著,班昭为东汉时有名的女史学家、教育家,曾继其兄班固续写《汉书》。在汉和帝时任宫廷女教师。因嫁曹世叔,被称为曹大家。她深切关怀其诸女的教育,遂写出《女诫》一书。主要基于古礼与儒典阐述女子修身齐家之道,教育妇女柔顺之礼。如讲解女子卑弱之礼:“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勤也”。讲解妇行:“女行有四:一日妇德,二日妇言,三日妇容,四日妇功……幽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已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等等。《女诫》全书七篇: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这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一本女教专著。书成之后,当时的经学家、教育家马融颇为赞赏,就教他的妻、女学习。后来马融的学生郑玄注《周礼》“四德”以及后世女学讲“四德”,都是基于《女诫》中的解释而进行阐述的。

(二)《女论语》

  唐代女儒学才女宋若莘撰著,旨在教诲女子成为“贤妇”。体例仿效《论语》,以前秦设学授业的女经学家宣文君宋氏代替孔子,以曹大家(即班昭)等代颜渊、闵损,彼此问答,阐述封建的“九烈”、“三贞”妇道。其妹若昭对此书进行了申释。今存的《女论语》托名“曹大家撰”,共有十二章: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和柔、守节。其中特別讲了许多约束女子的具体的行为规范,如“行莫回头、语莫掀唇”、“男非眷属,莫与通名”、“父母有疾,身莫离床”、“敬事阿翁,形容不睹……姑坐则立,使令便去”、“夫刚妻柔,恩爱相因”、“夫若发怒,不可生嗔,退身相让,忍气吞声”等等。语句均为四言韵文,亦非问答体。

(三)《内训》

  明成祖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所写。以传统的《女诫》等过于简略,乃特别选辑了先人的女教典训,较多地从理论上阐扬妇道。如写修身之道:“夫目视恶色,则中眩焉。耳听淫声,则内褫焉。口出傲言,则骄心侈焉。是皆身之害也。故妇人居必以正,所以防慝也。行必无陂,所以成德也。”写慎言:“妇教有四,言居其一。心应万事,匪言曷宣。言而中节,可以免悔;言不当理,祸必从之……夫缄口内修,重诺无尤。宁其心,定其志,和其气,守之以仁厚,持之以庄敬,质之以信义。一语一默,从容中道,以合于坤静之体,则谗慝不作,而家道雍穆矣”等等。《内训》成书于永乐二年,共二十章:德性、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

(四)《女范捷录》(简称《女范》)

  明末儒者王相(事迹不详)之母刘氏所作。以儒学的纲常之理做为“正内之仪”,除一般地阐述女教原理外,特别大量地引述了历代的贞妇、孝女、贤妻、良母的封建典范,也列举了一些烈女和才女人物。如例举贞妇、烈女:“使君有妇,罗敷有夫,赵王之意止。”“杞良妻远访其夫,万里哭筑城之骨。”举贤妇、才女:“漆室处女不绩其麻而忧鲁国;巴家寡妇能捐己产而保乡民。”“宣文之授《周礼》,六官之钜典以明;大家之续《汉书》,一代之鸿章以备。”等等。《女范》全书列有统论、后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十一篇。

  上述四种女子教本,自东汉至晚明先后相继问世,各自传播。其中《女诫》至明末时,特为明神宗的母后所赞赏,认为该书“足为万世女则之规”,要求儒臣加以注解。至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明神宗为之作序,同时颁令刻印《内训》,“使庶民之家得以训诲女子”。此后,王相以传统的儒教思想对这四本书——加以笺注。迄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由当时的书坊多文堂合刻为《闺阁女四书集注》,世间简称《女四书》。此书自明至清以及民国初年期间,各地广为刻印,版本繁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教史话”之六十二:班昭的《女论语》
◎ 女诫-降伏天下女子烦恼的七种武器
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班昭:班昭的作品有哪些
古代一才女写了本书 毒害中国女子两千年
王春翠美文鉴赏|从诗词中看妇女解放之二:班昭的“山羊”主义与成静兰的消遣主义
《女论语》 (唐 ) 宋若莘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