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句话出自儒家传统经典《大学》首篇。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程子的意思是说,《大学》这部经典著作,是孔子遗留下来的书,是初学者进入道德的门径。程子即程颐,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北宋洛阳人,与其同胞兄程颢同为北宋理学的创立者,被世人称之为“二程”。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在首篇便讲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凡万物都有其根本和末梢,万事都有其结局和开始,从根本到末梢,从开始到结局,这种顺序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能够明白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并遵从这个先后规律,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就能接近这里所讲的“道”了。

那么人们到底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大学》在第一篇里告诉我们要先立目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大学》所说的道,在于彰显人的伟大德行,在于使人们之间相处亲近和美,在于使人的思想达到至善的完美境界。(这里关于“亲民”二字的解释,有的认为“亲”通“新',意思是使人民革旧更新。根据查阅古人对“亲”字的解释,结合这里语境,个人认为“亲民”的“亲”在这里按亲近、亲密、和善相处这样理解更合适)。其实这第一句话就是先给《大学》立了一个目标。

那为什么要先立这样一个目标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因为知道明确了“至善”这个目标,心志才能定下来,心志定下来,心里才能静下来,心静下来以后,才能安稳,心里安稳了才能思虑谋划得周全,然后才能有所收获。从“知止”到“有定”,到“静”,到“安”,到“虑”到“得”,有这样一个递进的次序。“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先后顺序,所以我们要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所以,《大学》第一篇的篇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要明白事物的先后顺序,并遵从这个规律,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那么人们做事要先做什么呢?先要做的就是确立一个目标。(文/东方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
《大学》第一章
【原创】《大学》里为什么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438)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