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7岁院士研制13元抗癌药,白血病有效,放弃专利“不发病人的财”

几年前,一部《我不是药神》席卷了国内各地的电影院。电影里便宜的印度仿制药,让人们不由得思考,为什么中国没有便宜的抗癌药呢?

其实,近几年来国内一直在加速抗癌药入社保的速度。除此之外,国家也在鼓励创新药、仿制药的研发和生产,中国创新药的数量是一年比一年高。而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位被称为“药神”的院士——王振义。

中国“药神”:97岁院士王振义

王院士被称为“药神”,并不是凭白得来的。其研发的新药让死亡率高达90%以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愈率大幅增涨到90%以上。而药效如此强悍的抗癌药,王院士却只卖13块钱。

1959年,王振义因为工作重心的调整,开始了白血病的研究。仅仅接触半年时间,他就看到60多个病人相继倒在了求医路上。可以说,王振义首次与白血病的交锋以惨败告终。

心内煎熬而又痛苦,面对依旧源源不断的白血病人,王振义下定决心要打下这场硬仗。

从1959年~1978年,王振义抗击白血病的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将近20年的研究,让王振义向白血病发起冲锋。他要用诱导分化的理论,让癌细胞回头是岸。随后王振义用了8年的时间,才研究出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揭开M3白血病治疗的新时代序幕。

在那时候,人们对付白血病,只能通过反应不敏感的化疗手段,通过化疗的白血病人5年生存率仅有10~15%。对于王振义大胆的想法和研究成果,几乎没人信任。

直到1986年,王院士才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从死神手中抢回一名白血病人的生命。一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被收治于上海儿童医院,病情危急的她被下达诊断,很难活过7天。

也许是命中注定,小女孩的主治医师就是王振义的夫人。王振义了解后,先是反复游说他的夫人,后又拼命劝说小女孩的家属。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王振义才得到了一次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治疗的机会。

治疗过程很顺利,本被诊断“活不过7天”的小女孩在一周后退烧,各项指标都慢慢的恢复了正常。如今30多年转瞬即逝,这名被王振义救下的小女孩依然健康地活着。

抗癌药定价13元:不发病人的财

首次成功让王振义名声大振,病人陆陆续续而来。但作为医生,开发出全反式维甲酸的王振义却始终没有申请过该药专利。王振义所在的医院生产该药,也只是卖13块/盒,直到国家禁止医院造药时依旧是这个价格。

有人拿着他的药,在美国能卖出180美金,但王院士却不为所动。不发病人的财,是他作为医生的坚持。

不过,全反式维甲酸成也低价败也低价。医院不能造药后,利润微薄的全反式维甲酸一度因为没有厂家愿意生产而被迫停产停售。时至如今,也只有山东一家药厂愿意生产,价格提高到了290元10粒。

不过对于那些动不动3万、120万的天价抗癌药,现在的全反式维甲酸依旧是良心药。

王院士除了是“癌症诱导分化之父”,如今已经97岁高龄的他依然还坚持出诊看病,是一名对健康极有发言权的宣教者。

王院士的16字健康箴言

王振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除了在领域里是大权威,他还精通疾病的防治,对自身的健康管理十分严格。这些健康管理总结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合理安排,知足知乐,动脑动手,善心宽怀”。

靠着这16字健康箴言,王院士健康长寿依旧能够从医,普通人想要学习也很简单。

想要身体好首先是迈开腿,王院士晚年的腿脚不灵便,走路不太稳的他往往只能靠着拐杖出行。但即便如此,王院士仍旧坚持每天单个时间段内步行半个小时以上。

不要小看走路对身体带来的健康增益,《JAMA》曾发表过相关研究,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每天单个时间段步行7500步以上的人,比每天单个时间段步行2700步的人下降了60%的全因死亡风险。

除此之外,王院士还要求自己的饮食多元化,尽可能的摄入充分的蛋白、纤维、维生素群等。老人的身体往往功能失衡,到了一定的年纪后DNA的修复机制都无法正常运行,一些老年病因此而来。

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一半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在日本仅有10~20%左右,这是为什么日本平均年龄高居不下的一大原因。

日本的一系列条文从学龄前影响着国民,哪怕到了中年也被鼓励使用补剂等健康物质。例如哈佛医学院发现并证明能够维持端粒稳定、激活体内线粒体活性的莱特维健“β-烟酰胺”类物质。日本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其纳入合法的国家,并有“莱特维健”等跨国生物巨头进行开发,人们使用“莱特维健β-烟酰胺”类物质的衍生补剂维持DNA修复机制水平已屡见不鲜,就连国内京-東都在进口该物质。

在“上海市民健康素养第一课”上,现身讲课的王振义还坦言自己并不是天生长寿。三次重病的他除了以上两点,还要求自己不烟不酒不熬夜,最重要的是保证大脑在学习。

“我活到90多岁,肚子里空空的,怎么办?”

王院士不能接受停止学习的生活,他72岁开始学习使用电脑,用电脑上网看论文搜索文献。每周四和学生一起探讨临床上的疑难杂症,将之称为“过招”。

“要让老百姓知道吃的菜有什么营养,什么含量,什么病不能吃……”王院士在课上仍念念不忘群众的健康科普。对于他来说,高超的医疗技术能救的人是有限的,人们学会养成好的生活方式才能远离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7岁院士攻克最凶白血病,放弃专利,让百万患者吃上13元抗癌药
刚刚,96岁医生获700万大奖:攻克''最凶''白血病,放弃专利30年拯救万千人!
“最便宜”抗癌药!97岁院士研制8年定价13元,专治急性白血病
中国人在抗癌领域的突破:死磕1种恶性肿瘤,临床治愈率达到95%
94岁的“中国药神”王振义:发明药物治疗急性白血病,却放弃申请专利,拯救无数患者的生命!
癌症治愈奇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