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院里最累的 6 个科室,有你的吗?


小泡芙 丁香园 2022-04-23 19:55

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医生是妥妥的「黄金职业」。

但是,许多医学生和医生总是感叹「一入医界深似海,苦不堪言」。

当医生是一项体力活加脑力活,在有限的时间里需要记住大量患者的信息,然后开单、看检查报告、对症下药等等,还要面对各种考试和科研任务;每天在病房穿梭,查房写病历,三天两头还有一个夜班。

尤其是有些科室,更是需要惊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那么,在医生眼中,究竟医院哪个科室最累呢?

急诊科

>> 点此查看全国各地急诊岗位

入选理由:风险大、夜班累、纠纷多

说起急诊科,大部分医学生都避而远之。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

急诊科医师需要强大的脑力和体力,常常都是「单兵作战」,在大部分情况下医生都需要具有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诊断病因、紧急救治。

短时间内,信息掌握有限,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对急症要反应迅速,抢救及时。

对病人要观察仔细,不然病情突变,责任重大。

在急诊永远不晓得下一个患者什么时候来,不知道下一个患者是什么病,所以一直都得处于备战的状态,神经紧绷一刻也不停歇,一个月值夜班超过 20 天是急诊科里每个医生的常态。

急诊的夜班是实实在在的夜班,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而且还需要不间断的 120 出诊。

而且更难的是,它也是最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科室,因为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以及家属情绪往往比较激动,一言不合可能就引发争执,因此,急诊科处于医疗纠纷的「第一防线」。

>> 点此查看 2022 急诊科平均薪资水平

儿科

>> 点此查看全国各地儿科岗位

入选理由:沟通难、病情变化快、纠纷多

儿科长期沦为最差科室,很多医学生都不愿意选择儿科,现在国内儿科医生缺口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儿科医生常称「苦累穷」。

儿科被业界称为「哑科」,接诊患者本人年幼,通常不会说,只会哭,想从小孩嘴里问出病情是很难的,即便是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儿童,生病时也很难描述清自己的病痛,这对了解、判断病情有一定难度。

而且小孩比较不受控制,打针的时候可能大哭大闹,或者打点滴的时候会跑来跑去。

当小孩生病的时候,家长很着急,有时候遇到脾气比较急、不讲理的家长,就很难缠,还有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情绪很容易失控,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医生身上,所以儿科医生的精神压力也是挺大的。

患儿病情发展速度很快,也在考验着医生的医术和判断力,很多患儿入院时情况还较好,但很快出现病情加重,而此时患儿父母就会认为是医生的诊疗不当而使患儿病情加重,质疑甚至干扰医生的诊疗措施。

>> 点此查看 2022 儿科平均薪资水平

妇产科

>> 点此查看全国各地妇产科岗位

入选理由:工作节奏快、心理压力大、杂事多

妇产科的工作节奏快,因为生孩子的时间大多集中在夜晚。


在寂静漆黑的后半夜,清洗器械的声音尤为清晰。

正如那句俗话「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

妇产科的辛苦名声在外,产科更甚,一位患者关乎两条生命,背后是一大家人的悲欢。

无论何时,只要在产科病房门口,总能汇集一大批人。

即使在过年期间,其他病房基本上空空荡荡,但产房门口照样灯火通明,甚至可以与急诊科相提并论。

在妇产科通宵也是家常便饭,病床永远少一张,医生永远缺几个。

当产科医生,在如何动脑筋说服患者和家属接受治疗方案上耗费太多精力,结局也十分考验心脏承受力。

妇产科的夜班经常开启的是通宵模式,遇到各类情况例如:早孕流产急诊,同房后黄体破裂,以及宫外孕等常见妇科急症等。

这些都需要紧急准备手术,每次夜班都能碰到那么几个紧急病例,夜班马不停蹄,整个夜晚的工作量满当当。

>> 点此查看 2022 妇产科平均薪资水平

心内科

>> 点此查看全国各地心内科岗位

入选理由:工作强度大、辐射危害、急危重症多

心内科患者多数属于危重症,患者一言不合就可能心梗、心衰给你看,因此,心内科医生常常觉得心累。

正是由于心内科患者病情可能瞬间就发生改变,上一秒还一切正常,下一秒就可能抢救无效,经常遇到不理解的病患家属,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心内科医生需要做介入手术,做介入治疗时,医生需要穿铅服、吃射线,会加速女性的衰老,可能还会对生育能力有影响。

如果把介入手术室的医生比作蜡烛的话,那么他们就是在照亮患者生命的同时,慢慢地耗尽自己的生命。

一项研究表明,在导管室工作 10 年以后,与其他科室的同事相比,皮肤损害的患病率会增加 4 倍多,颈背部及膝盖等病痛增加近 6 倍,白内障增加近 5 倍。

如果在导管室工作 16 年以上,以上各种风险会明显递增。

>> 点此查看 2022 心内科平均薪资水平

麻醉科

>> 点此查看全国各地麻醉科岗位

入选理由:工作量大、风险高、技术性强

麻醉科医生除了要接受医学专科培训以外,还需要懂得应对所有的外科手术,术前麻醉医生要访视,全面了解和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最佳麻醉方案。

手术中,麻醉医生需要监测的指标高达 20 余项,包括对呼吸监测、循环监测、失血量监测、氧饱和度监测、凝血功能监测等生命体征进行全程监护。

而且现在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开展和推广,麻醉医生不但要根据病人情况提供适合的个性化方案,还要熟悉主刀医生的习惯、手术体位改变带来的指征变化及时进行预见性的处理。

此外,麻醉医生还要负责全院的紧急、困难气管插管,经常一个急诊电话就马上要背包飞奔。


随着国家无痛分娩的普及,麻醉医生的工作业务可谓又多了一块,不分昼夜随叫随到。

这也对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的要求提到了更高,只有对各个科室的疾病都深入了解才可以做好麻醉这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一台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考验外科医生的技术,麻醉医生的作用也举足轻重,但外科手术中,麻醉医生总是成为默默无闻的「配角」。

外科手术的时候,麻醉医生要从头待到尾,而医院里有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骨外科,却只有一个麻醉科,所以哪个科室需要做手术,哪个科室就有麻醉医生的身影。

>> 点此查看 2022 麻醉科平均薪资水平

检验科

>> 点此查看全国各地检验科岗位

入选理由:服务对象多、工作量大

检验科作为一个辅助科室,需要完成临床所有科室开的各种化验检查,检验科里的机器总是昼夜不停的响,临床的电话一遍遍的催,检验科报告写不完的多。

而且检验科需要接触各种标本,其中不乏尿、粪、痰液等。

上午的标本都做完了吗?胳膊酸吗?腰痛吗?心累吗?酸、痛、累就对了!你的报告发完了吗?这就是检验人的一天。

尤其是这两年随着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检验科的工作量剧增,每天除了临床常规标本检测外,还要负责大量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甚至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并且稍一不慎就可能引起病毒的感染甚至传播。

因此,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防护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相信对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检验人来说,这是光荣而自豪的使命。

>> 点此查看 2022 检验科平均薪资水平

写在最后

只有入了这一行,才能真正体会医生的不容易。

医院里的科室,没有最累,只有更累。

希望不久的将来,医务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能被更加重视,少一些繁琐的文书工作,多一些实际的待遇提升,就算累,也累并快乐着。

参考资料:

[1] Occupational Health Risks in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Laboratory Worker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夜班最累的 5 大科室,你的科室上榜了吗?
致急诊医生:13 句话帮你搞定大夜班
“医生,救命啊!”,应该改成“麻醉医生,救命啊!”才对
医生眼中最累的六大科室
医生眼中最累的6大科室
头条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