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谭其骧先生心目中的“碣石”

刘玉文

“长期供职昌黎县文联,文学创作二级”的一位昌黎人士,在其论辨碣石的主要文字中言必及谭其骧(19111992)先生的《碣石考》。谭先生于1976年在上海复旦大学主办的《学习与批判》上发表过《碣石考》一文,其中有一句“古碣石山即今碣石山”,这简直成了这位人士的碣石命根子。他以此为论据建立自己的“杂烩碣石说”,又以此为武器攻击不同观点者。

这位人士利用谭其骧先生的《碣石考》作魔术布幔来变戏法。不惜把史籍中记载的“碣石”、“碣石山”,“汉武台”、“天桥柱”,《海经》中的“碣石之山”,《隋书》“碣石道”之“碣石”等等一股脑儿地“变幻”成大杂烩的“古今碣石为一山”,而且统统定位于昌黎城北的“仙台顶”。

首先,略说一说《碣石考》的写作背景,经这位昌黎原文联人士的介绍,《碣石考》似乎带有批判“南开大学地理系讲师孙寿荫的《沧海桑田话碣石》一文”的色彩,是专门为注释毛泽东主席的一首词《浪淘沙.北戴河》服务的。这位人士在《毛泽东心目中的“碣石”》一文中说:『大约是在1974年。在那一年的第4期《地理知识》杂志上,发表了南开大学地理系讲师孙寿荫的《沧海桑田话碣石》一文。孙寿荫在《沧海桑田话碣石》中试图从现代地理科学的角度论证碣石沦于海说……而在那时,中共中央有关部门正组织几个学者编译英文版《毛泽东诗词》,他的这篇文章发表以后,旋即引起编译人员的注意,在注释“碣石”时吸取了他的这一新的说法。……在毛泽东那里没有得到通过。……81岁高龄的毛泽东在审阅书稿时,对新、老“碣石沦海”说持的都是怀疑态度……1975年1月,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著名诗人袁水拍,根据中央有关指示精神,亲自带地质方面的专家到昌黎和秦皇岛一带对碣石山及其邻近海域作了实地考察。……他们发现,登上昌黎县城北海拔695.1米的碣石山的绝顶,是完全可以远观大海的……这次考察的成果,直接反映在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在1976年第2期《学习与批判》发表的论文《碣石考》之中……确认古碣石山“就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偏西十里那座碣石山”,即今碣石山。……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有关“碣石”注释的悬案基本得到解决。……《碣石考》发表时,毛泽东离与世长辞还有半年多的时间,他在去世前看没看到谭其骧的论文已无法得知……』这就是在“文革”中曾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谭其骧先生,在“文革”中未经亲自考察,“根据中央有关指示精神”的考察成果,“直接反映”而写出《碣石考》的全过程。如果谭老先生不承认“可以远观大海的”那座山就是“碣石山”,那无疑就违背了“中央有关指示精神”!那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稍微细读一下谭先生的《碣石考》及相关论著,不难发现,谭先生心目中的“碣石”与这位昌黎原文联人士的观点,相去甚远。

谭先生毕竟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他对《碣石考》结论留有充分余地,他以学者的谦逊风度说:“这是我对碣石问题所作初步探索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希望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们多多予以指正。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像我这样主要依靠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是办不到的,重要的是应该对碣石山前的平陆和海域,作一番科学的细致的实地调查考察工作。”

什么才是谭先生心目中的“碣石”,以下略作辨析:

(一)关于“碣石山”。

《碣石考》云:『秦皇汉武魏武所登的碣石山究竟在哪里?答案很简单:就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偏西十里那座碣石山。……古碣石山即今碣石山,这并不是笔者的创见。自汉至明,历代的地理总志和正史地理志里都载有碣石山,既没有说在海中,也没有说碣石山有古今之别,可见所指都是今天的碣石山。』

显然,这里以“答案很简单”、“可见”代替了千余年争讼,以“没有说碣石山有古今之别,可见所指都是今天的碣石山”,指的就是今昌黎碣石山了。

(二)关于“碣石”。

一篇《碣石考》4300余字,用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连续四言“碣石没于陆”:   

1)『碣石山前象……原来的石脊或小山头全都埋没在莽莽平原里。』

(2)『郦道元时代孤悬海中的那块碣石,后来又到哪里去了呢?……如埇道的石脉和那块碣石,也就陆陆续续为河海沉积物所埋没,消失在山前新成陆的平原的视野中。碣石消失了,但它不是沦于海,而是没于陆。』

(3)『山前余脉露出地表,延伸至海边特立着一块巨石,被目为“碣石”…… 那块“碣石”则随潮汛涨落时隐时现,有“天桥柱”之称。约在郦道元之后的北朝晚期(六世纪中叶以后),海水又大规模后退,山前出现了大片平陆,从此碣石不再成为登临胜地;那些枕海石和那块特立的碣石,终于全都被埋没在平陆之中了。』

(4)『碣石山前的那块碣石,近二千年来曾经三度改变其相对位置:先是“著海旁”,继而“立于巨海之中”,最后沉埋于地表之下。』

也就是说,谭先生除了认为今昌黎“仙台顶”就是“秦皇汉武魏武所登的碣石山”之外,仍然确认东汉文颖注“此石著海旁”的絫县碣石,即《水经注》的海中“天桥柱”碣石是确实存在过的。它只不过是没有“沦于海”,而是“没于陆”而已。

(三)关于“汉武台”。

《碣石考》云:『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六四五年)从辽东班师路过这一带时,“次汉武台,刻石纪功”。汉武台在今北戴河海滨的山冈上。唐太宗之所以另选汉武台,而不按秦皇汉武魏武以来的故事登上碣石山去观览一下沧海然后刻石纪功,说明那时碣石山前的眼界已远不及北戴河海滨一带。』

即,谭先生认为此处所说的“汉武台”与“碣石”不是一回事,也不是今昌黎城北的那个“碣石山”, 而是在“北戴河海滨一带”。

(四)关于“天桥柱”。

昌黎原文联人士曾反复说昌黎城北的“仙台顶”前顶碧云峰就是“天桥柱”,是今碣石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碣石考》云:『山前余脉露出地表,延伸至海边特立着一块巨石,被目为“碣石”…… 那块“碣石”则随潮汛涨落时隐时现,有“天桥柱”之称。』

显然,在谭先生的心目中,“天桥柱”是没于陆的那块“碣石”的别称,而不是指昌黎城北的今碣石山。

(五)关于《山海经》中的“碣石之山”。

《山海经》卷三〈北山经〉载“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显然,这里的“碣石之山”指的是黄河支流上游源头的一座山。谭其骧先生曾对“绳水”作过考证,认为“绳水”即郦道元《水经注》记述的“圣水”,源发源于北京西山。这是由谭其骧先生首先发现,并在《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一文中进行了考证。对此谭先生先生在《长水集》自序中说:“这是我的一篇得意之作。古今学者讲到汉以前古黄河全都只知道有一条见于《禹贡》的河道,谁也不知道还有其它记载。如今被我从《山经》中找出这么一条经流凿凿可考,远比《禹贡》河水详确得多的大河道来,怎不令人得意!”

显然,谭先生确认为的黄河支流上游源头的一座山——“碣石之山”与今昌黎的碣石山风马牛不相及,绝糅合不到一块去。

综上所述可知,谭其骧先生心目中的“碣石”、“碣石山”、“碣石之山”、“汉武台”、“天桥柱”是不同的历史地理概念,并没有笼统地归纳为“古今碣石为一山”。有人假借谭其骧先生《碣石考》中一句“古碣石山即今碣石山”,企图将其嬗变为“古今碣石为一山”,难免有混珠诡辩之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游忆· 远眺曹操观沧海之碣石山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河北昌黎 碣石山
观图读史·知向谁边——油画《北戴河海滨》
昌黎碣石古十景:天柱凌云“天柱凌云”,描绘的是有着“小碣石”之称
北方行记(二百二十一)秦皇岛风光览昌黎碣石山胜景(四)
临江仙 千年神岳碣石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