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碣石之争”沸沸扬扬,余波未了

本文来源:看看历史 2020-01-08 08:38

【转载者按】该文主要叙述了无棣人氏与昌黎一位先生关于“《禹贡》碣石位于何地”的商榷过程,观点看似中立,但对无棣人氏考证“无棣马谷山即禹贡碣石”的活动,说成是“誓与河北昌黎‘夺山争史’。第一步,论证和另解《禹贡》碣石为其境内的马谷山是古碣石山,完成‘夺山’。第二步,论证和另解历史,将魏武帝曹操征战和秦始皇求仙之地论证为山东无棣,实现‘夺史’”有失偏颇,好在也肯定了无棣人在考证中的部分正确的史实依据,并非胡编滥造。故作为一篇双方商榷过程“总结性”的文字予以转载,尽管““碣石之争”沸沸扬扬,余波未了”,但转载者对该文不予评说,并对作者表示谢意!

以下是《“碣石之争”沸沸扬扬,余波未了》

河北昌黎碣石山、山东无棣碣石山、辽宁绥中止锚湾碣石分属三省,地处环渤海,皆为风景区,唠的都是同一套嗑——“秦皇求仙、曹操观沧海“。三地各执一词,皆说己方所言不虚。

1984年,辽宁绥中止锚湾发现了秦汉宫殿遗址,历史专家判为古“碣石宫”,随后竖起了“帝王东临碣石处”的招牌。2001年,山东无棣县委启动了“无棣县碣石山复名开发工程”,安排文史学者有组织地论证无棣境内马谷山为古碣石山,亦自称“秦皇、魏武东临之地”。河北昌黎被动应战,本能地维护“昌黎碣石山”正统地位。山东无棣以刘玉文先生领军,河北昌黎由董宝瑞先生挂帅,双方引经据典互不相让,论文你来我往,直至笔刀相杀,斯文扫地。“碣石之争”沸沸扬扬,至今余波未了。

地学思维是“将今论古,预测未来”;史学逻辑是“以史为鉴,照亮未来”。道虽不同,但殊途同归。学术研究总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并逐渐接近真相。笔者本是文史皆不精的工科男,偶然踏上了求解“碣石之谜”之路。碣石之争高潮之后,笔者在此愿以地学思维再梳理一回。

从地理位置上看,三地都属环渤海地区,都是岩石出露之地。从地质上说,昌黎碣石山是华北平原东北末端地标之山,属燕山余脉,中生代花岗岩,渤海近岸第一高峰,距海边约17公里,主峰海拔695米。绥中止锚湾北枕燕山余脉,是一个突入渤海的岬角,地貌为古老花岗岩海蚀崖和海滩下潮间带海蚀平台,有几块20多米高的花岗岩礁石突兀于海蚀平台上,涨潮时如同矗立于海中。无棣碣石山突起于一马平川的滨海平原上,2001年由马谷山更(复)名为碣石山,距海约32公里,是一座死火山,大约73万年岩浆喷发而成的年轻孤山,最高点海拔63米。

碣石之争皆因旅游之利。1980年代后,改革开放使我国旅游业兴起。及今,君可见到处举办旅发大会,大搞“全域旅游”。如何吸引游客?各地大力开发自然景观,挖掘历史故事,大造旅游景点。开发历史景点基于史实者多,“捕风捉影,添枝加叶”亦不少有。因古文献中“碣石”颇多,千百年来探寻"碣石在哪里"者络绎不绝,但当今“碣石之争”如此白热化,令人叹为观止。背后原因无非是旅游利益使然。碣石之争本身已创造了历史,尽可入导游词了。

山东无棣属于后起之秀,誓与河北昌黎“夺山争史”。第一步,论证和另解《禹贡》碣石为其境内的马谷山是古碣石山,完成“夺山”。第二步,论证和另解历史,将魏武帝曹操征战和秦始皇求仙之地论证为山东无棣,实现“夺史”。有了第一步,才能有第二步,思路清晰。无棣学者下功夫很深,治学也很严谨,读刘玉文先生的《山东无棣碣石复名十周年随笔》可见一斑,自圆其说。

《禹贡》碣石在无棣之说的致命伤在于:《禹贡》碣石说的是冀州碣石,而《禹贡》中今山东无棣属于兖州。从无棣学者列举 的古籍看,《禹贡》之后确有天文或地理学者将 无棣火山称为碣石,但其历史影响力难敌冀州碣石(昌黎)。

另外,《禹贡》并没有说古黄河从碣石入海。在《禹贡》“导河”部分只是说“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在《禹贡》“导山”部分碣石与华北平原边界上的太行、(古)恒山并列,写为“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这说明碣石作为华北平原末端地标之山,此山再往前面就是海。可见,无棣学者在承袭“以黄河找《禹贡》碣石”,可判为歧途。

还有,《禹贡》中“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有可通之解。之前,笔者在《破解<禹贡>碣石之谜》中理解并不到位,联系上下文之后,这段应是说进贡和进贡的路线。因此,以前学者将“岛夷”解为“东北少数民族”较妥。这样在《禹贡》扬州中的“岛夷”可解为“东南少数民族”。“皮服”就是贡品,可解为“皮衣”或“皮张和服装”。“夹右碣石入于河”可解为:(走右侧为)碣石山的(碣石道后)进入黄河(向中原运送贡品)。尽管碣石道始见于《隋书·炀帝纪》,但碣石道亘古未绝,今为205国道。综合起来解为:东北少数民族进贡皮衣 (皮张和服装),走右侧为碣石山的碣石道后进入黄河向中原运送这些贡品。

辽宁绥中未加入“碣石论战”,而是“化山为石,以宫贴史”。1984年辽宁绥中止锚湾海岸发现了六处秦汉大型宫殿遗址,并被历史专家判为古“碣石宫”。有了碣石宫,绥中遂将海岸下的黑石砬子上的礁石(姜女石)更名为“碣石”。读者可参阅华冰玉的《试论秦始皇东巡的“碣石”与“碣石宫》-《考古》杂志1997年10期。有了碣石,联系起秦皇、魏武东临碣石的历史,就成了“秦皇、魏武东临之地”了。

辽宁绥中说姜女石为碣石,笔者觉得倒是有些碣石山的影子。1931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在其“碣石山”条目下[甲]款有:(甲)《汉书·武帝纪注》:“文颖曰,碣石在辽西絫县。”絫县故城在今直隶昌黎县东南。郭璞注《山海经》,谓在临渝南水中。盖因絫县后汉省入临渝,即文颖之说也。《水经·漯水注》云,碣石沦于海中。“濡水注”又云,濡水东南至絫县碣石山,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尝山顶有大石如柱形,世名之曰天桥柱。韦昭以为碣石。《明一统志》则曰:在昌黎西北五十里。《府志》又以为即今县北十里之仙人台。皆言在昌黎说,而又各不同。以此看来,“碣石沦于海说”乍起于郦道元《水经注》里的濡水注。濡水注所描述的景象与辽宁止锚湾基本相符。

首先,绥中止锚湾岬角和海中礁石都是花岗岩。笔者到过止锚湾,实地岩石为花岗岩,符合笔者“碣石即为岩浆岩”的推断。 其次,海中确实有柱状大石,落大潮时确有“甬道”露出。中国新闻网辽宁新闻2019年2月18日刊文《绥中碣石再现“落干潮”奇观》有如下描述:"当亲眼目睹那几块神秘的“海石柱”,简直是太震撼了。“落干潮”时碣石附近海域部分海床、从岸边通向碣石宫的甬道裸露出来,露出一条所谓的“甬道”,此时海藻、海螺、海参、鱼虾等遍布海床。"这景象是不是和古人所描述的是一回事?

基本可判,“碣石山沦于海”之说起因于绥中止锚湾,只是古人把岩性为碣石的礁石误解成碣石山了。

绥中止锚湾发掘出的秦汉宫殿遗址是“碣石宫”的可能性偏小。考古工作者把宫殿遗址称碣石宫的逻辑:先是指海中姜女石为碣石,岸上发现了宫殿遗址,想必是古“碣石宫”。碣石宫本为燕昭王款待齐国著名的阴阳家驺衍的地方,大概是国家级学馆。国家级学馆一般设置都城或陪都,在海滨的可能性比较小。碣石宫是因碣石山得名,还是建筑材料为碣石得名,还是门前有碣石景观得名?这些均是未知数。《史记》等史书中也并没有秦碣石宫的记载。关于指礁为碣石,董宝瑞先生有《“姜女坟”礁石并非“碣石”》可供参考。从曹操组诗《步出夏门行》的序诗《艳》中的诗句:“经过至于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来看,若礁为碣石,格局过小。

有意思的是在1986年北戴河海滨金山嘴考古又发掘出了一处秦宫殿遗址。这处遗址也被历史专家鉴定为秦“碣石宫”。为此,昌黎学者董宝瑞先生撰文《历史上并不存有一串“碣石宫” 》,论证十分详细。

从地理上说,绥中止锚湾和北戴河金山嘴是渤海东北海岸上两个最大的岬角,都有海蚀崖,都有古老花岗岩出露。这种地点海岸风光更加旖旎多变,多为上佳的景点。实际上,山海关老龙头、秦皇岛东山公园也都是岬角式观光景点。古人也喜欢观光么?将今论古:今人喜欢,古人依然。要不就不会有那么多山水诗歌,也不会有徐霞客那样的旅行家了。

这两处宫殿或许同源,但都不一定是碣石宫。考古结果肯定它们都属于古代皇家宫殿,大概率是行宫。为什么没有保留下来?或许毁于西汉末年渤海大地震和大海啸。《汉书.天文志》记载,初元二年秋七月,“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这次渤海溢,发生在西汉汉元帝时,即公元前47年,先有渤海大地震,后有海啸,死难者不计其数。海啸后,海水很快退去,所谓“海水长期达昌黎碣石山脚下”说法不成立。

河北昌黎作为碣石山和帝王东临正统地点,面对山东无棣复名碣石山的挑战,被动进入了碣石之争的论战。昌黎碣石山或许早在孤竹国时期就是观海名山,是华北平原收尾地标之山,拥环渤海近岸最高山峰,山形峻美,古碣石道依山而过,传说有仙,主峰有“一览巨海小”的最佳观海点。这些要素足以使昌黎碣石山成为正统了,自然是帝王们驾临并抒发壮志情怀的好去处。

昌黎学者在论战中不是没有弱点。其弱点就是试图将文献中所有“碣石”都解释成昌黎碣石山。文献中碣石山和碣石有很多处,非昌黎独有,昌黎学者“揽天下碣石于昌黎”的气势易被对手抓住漏洞。比如对手说你《山海经》碣石之山不在昌黎。还有南朝诗人沈约的《临碣石》中有:“碣石送返潮,登罘礼朝日。” 这明显是写山东烟台芝罘岛的。

秦皇求仙《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得很清楚。公元前221年,始皇即位26年,秦灭六国,并天下,海内一统。此后,秦始皇开始巡游视察。求仙去了两个地方旧齐国山东半岛和旧燕国碣石山。 在旧齐国琅琊山和芝罘附近海岸是徐福带上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在旧燕国碣石山附近海岸是韩终,侯公,石生入海求不死之药。

28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祭,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然后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而去。接着南登琅岈,大乐之,留三月。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遇大风,几不得渡。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最后自南郡由武关归“。这是秦始皇的第一次东巡,用以示威六国也。

29年,“始皇东游。至阳武搏狼沙中,为盗所惊(即张良锥秦也)。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登之罘,刻石。旋,遂之琅邪,道上党入“。这次巡游,由于遇到刺客,时日不长。

32年,在歇了两年后,“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这是第一次北巡。同时,“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37年,最后一次巡游。"…………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市(徐福)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原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综上,秦皇求仙应没有山东无棣什么事,辽宁绥中止锚湾倒是有些可能性。辽宁绥中和河北昌黎同属于更早的孤竹国,也同属于燕国。绥中止锚湾、秦皇岛东山、北戴河金山嘴或许都是孤竹国和燕国著名景点,都可归为碣石山风景圈。这些地方古时没有什么建筑,当时风光肯定更加自然,更令人心旷神怡。秦始皇派韩终,侯公,石生到金山嘴、秦皇岛东山和绥中止锚湾有宫殿的海域“求仙找不死之药”是可能的。由此说来,秦皇岛东山的“秦皇求仙入海处”最好别再说徐福了,说韩终,侯公,石生可能更符合史实。

魏武曹操东临碣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并无详细记述。建安十一年(206年))和建安十二年(207年)《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记述如下:

(十一年)初,袁绍以甥高干领并州牧,公之拔邺,干降,遂以为刺史。干闻公讨乌丸,乃以州叛,执上党太守,举兵守壶关口。遣乐进、李典击之,干还守壶关城。十一年春正月,公征干。干闻之,乃留其别将守城,走入匈奴,求救于单于,单于不受。公围壶关三月,拔之。干遂走荆州,上洛都尉王琰捕斩之。

秋八月,公东征海贼管承,至淳于,遣乐进、李典击破之,承走入海岛。割东海之襄贲、郯、戚以益琅邪,省昌虑郡。[一]注[一]魏书载十月乙亥令曰:“夫治世御觽,建立辅弼,诫在面从,诗称‘听用我谋,庶无大悔’,斯实君臣恳恳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惧失中,频年已来,不闻嘉谋,岂吾开延不勤之咎邪?自今以后,诸掾属治中、别驾,常以月旦各言其失,吾将览焉。”

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余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焉。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故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公将征之,凿渠,自呼扨入泒水,*泒音孤。*名平虏渠;又从泃河口*泃音句。*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

十二年春二月,公自淳于还邺。丁酋,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于是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一]注[一]魏书载公令曰:“昔赵奢、窦婴之为将也,受赐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与诸将士大夫共从戎事,幸赖贤人不爱其谋,髃士不遗其力,是夷险平乱,而吾得窃大赏,户邑三万。追思窦婴散金之义,今分所受租与诸将掾属及故戍于陈、蔡者,庶以畴答觽劳,不擅大惠也。宜差死事之孤,以租谷及之。若年殷用足,租奉毕入,将大与觽人悉共飨之。”

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夏五用,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

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

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觽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觽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觽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一]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诸将或问:“公还而康斩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十一月至易水,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行单于那楼将其名王来贺。

注[一]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觽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根据上面同一段史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昌黎学者秉持正统论:207年曹操北征乌桓(乌丸)计划走傍海公路(碣石道),汛期大雨致道不通,被迫改走卢龙塞艰困山道。汛期过后,曹操凯旋按原计划走傍海公路是必须的,当然必经碣石道咽喉碣石山。带着胜利的喜悦,曹操顺登碣石山观海、作脍炙人口名篇《观沧海》符合逻辑。无棣学者新论《曹操东临之碣石在无棣》、《从〈步出夏门行〉探寻曹操东临之碣石》论证曹操没到过河北昌黎,《观沧海》诗是206年曹操东征海贼管承时登无棣碣石山所作。

曹操的组诗是《步出夏门行》 包括1首序诗《艳》和4首诗《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和《龟虽寿》。无棣刘玉文先生和昌黎董宝瑞先生对于序诗《艳》解读完全不同,论战起来就形成了“刘董争艳”。笔者觉得双方解读格局偏小,不足以体现曹操雄才大略和治国安邦的气魄,亦给出一愚解。“云行雨步,超越九江皋。”当有毛主席《沁园春雪》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势。诗中的“游豫”和“惆怅”也绝非举棋不定和心怀愁闷,而是反复斟酌谋天下之大略和忧国忧民之心境。笔者说“跃马碣石”指昌黎碣石山,“征东海”指山东半岛黄海一带,体现横扫北国的大跨度和空间感。也不知道,笔者解读后别人会不会说是“三国艳遇”呢?我倒愿意被说成是“昌黎新解”。

无棣学者对曹操东临昌黎碣石山的历史全盘否定。比如,说曹操自东北柳城(今辽阳)凯旋未经过昌黎碣石山,即使经过方向也不对,时令也不对,距海17公里看不到海,甚至把曹操开玩笑的“曹瞒传曰”的话当成真实历史作为论据。曹操去东北征讨乌桓说成北伐和东征都是可以接受的,东征高丽也是去东北。昌黎和秦皇岛都是春晚秋迟型,到了阳历6.1几乎一夕入夏;到阳历11月初才入冬供暖。按《武帝纪》的记载曹操阴历九月凯旋,辎重已用完,到达碣石山600多里傍海公路,一周时间应大差不差,推曹操登昌黎碣石山在阳历10月上旬。彼时晚秋,秋高气爽,极适登高观海。上面一张从海边拍昌黎碣石山的照片,足以说明碣石山是最佳观海点。

曹操东征管承和北征乌桓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东征管承时,曹操进到

“淳于(今山东安丘县),遣乐进、李典击破之。” 北征乌桓时,曹操亲自指挥,‘’公登高,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这说两场战役的重要性不是一个量级。剿了管承,又灭了乌桓,曹操大悦,凯旋途中追随秦皇、汉武顺登昌黎碣石山时诗兴大发,才有了壮怀激烈的《观沧海》。如果是登60多米高的无棣碣石山,格局不足,空间不够,难有此情怀。

无棣学者还对涉及昌黎碣石山的唐诗进行了否定。无棣刘玉文著《唐太宗<春日望海>绝不作于昌黎海滨》,抓住了昌黎学者改唐朝诗人刘叉的《爱碣山石》题为《爱碣石山》的漏洞,写成狠文《九问》相驳。

[ 唐 ] 李世民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

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

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

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

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

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桑。

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

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

[ 唐 ] 刘叉

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

爱尔多古峭,不到人间行。

*注:笔者写过一篇《唐诗<爱碣石山>赏析》,认为诗中描写的碣石风景是昌黎碣石山远景。当时,笔者并不了解原诗题为《爱碣山石》。

无棣刘玉文先生的《唐太宗<春日望海>考辨写于何地》、《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唐太宗<春日望海>绝不作于昌黎海滨》都是很好的论文。这些论文能够证明唐太宗《春日望海》非东征高丽时登碣石山所作。刘玉文先生论文中还有一个更有力的论据未使用。唐太宗作《春日望海》后,诏群臣宴饮唱和其诗,九位大臣的唱和诗有名有姓收入了《全唐诗续拾》,其中有一位作者是岑文本。按《资治通鉴》唐纪十三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征高丽记载,岑文本到达幽州(今北京)后去世了,“未到昌黎身先死”。

这个证据充分证明了《春日望海》非在昌黎之地所作。按照刘玉文先生观点,推测《春日望海》及其奉和诗是在定州即性之作,诗文都与唐太宗亲征高丽高度相关,并非实景。唐太宗和大臣们皆知从山东芝罘海军和从幽州发陆军两线讨伐之作战方案,按照行军路线上的地形和时空想象而作。以笔者看,行军路线上,水路有山东芝罘岛,陆路重要地标昌黎碣石山。唐太宗吟出“芝罘思汉武,碣石想秦皇”顺理成章,符合其格局。昌黎碣石山有汉武台,《资治通鉴》所记唐太宗班师“次汉武台”有可能在昌黎碣石山,从抚宁榆关到昌黎碣石山仅一日之程。冬十月绕道沧州黄骅附近的汉武台近乎不合理。

昌黎碣石山与唐朝著名诗人韩愈、贾岛和刘叉有关系。韩愈很得意贾岛与刘叉,彼此极熟,诗成一派。贾岛和刘叉又都是唐朝河朔人(今河北省),他们来过昌黎碣石山的可能性很大。刘叉《爱碣山石》写的是碣石山远景,非山中即景。笔者自幼生活在碣石山南十几公里的平原,熟悉碣石山远景每岁每季的变化。因此,笔者对《爱碣山石》给出了新解,见笔者的《唐诗<爱碣石山>赏析》。河朔最有名的碣石山便是昌黎碣石山。贾岛自称“碣石山人”,说明他对昌黎碣石山极熟,感情深。贾岛被后人称为“诗奴”,作诗措辞极严,留下了“推敲”典故。韩愈可谓贾岛和刘叉的导师,不会不熟悉昌黎碣石山吧。由此看来,关于唐朝诗人与昌黎碣石山的课题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以笔者地学理工男之见,碣石不过是岩石的一个分类,即岩浆岩。也就说碣石的岩性是岩浆岩,可以是花岗岩、火山岩。这么一来,凡通体由岩浆岩构成的山都可称为碣石山了。此类山若有名称就称其名,如无名称可按岩性称其为碣石山。比如青岛崂山,通体由花岗岩,也可称其为碣石山;但其早有“崂山”之名就没人叫它碣石山了。

昌黎碣石山,本无名称,只好按岩性称其为碣石山,从古到今流就这么传下来了。笔者以为:判断“碣石”是山、是大块石头、是岩性、是一个地方、还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方法,需要看语境。比如,应劭说绥中止锚湾大石为碣石,大概就是说它的岩性。 《齐地记》(晋·伏琛)云:“渤海郡东有碣石,谓之渤碣。”大概说渤海郡东部有座碣石山(山东无棣火山),称为渤碣。如果说潮州碣石,大概是说一个地方叫碣石镇。沈约的《临碣石》中有:“碣石送返潮,登罘礼朝日。” 格局不大,大概说的是烟台芝罘岛的礁石,那里多为石英岩(变质岩),其硬度和耐风化不输花岗岩。白居易的《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中“海神移碣石,画障簇天台”,碣石大概是指坚固的大块石头。杜甫的《送舍弟频赴齐州三首·之三》中“莫作俱流落,长瞻碣石鸿”的碣石大概是一种比喻修辞。碣石有牢固的特性,与“结实”一词同音意近,不知有无关系。

碣石之争风雨过后,不由得想起了齐桓公割地留燕的典故。《史记》,燕庄公二十七年,山戎来侵,齐桓公救燕,遂北伐三戎而还。燕君送桓公出境,桓公因割燕君所至地与燕。当年,燕国和齐国何等友好?燕国有难,齐国来救。燕庄公相送到了齐国境内(约无棣境),因有送国君不得出境的惯例,齐桓公便将燕庄公送达之地以北割给了燕国。昌黎和绥中古属燕,无棣古属齐。今河北昌黎、山东无棣和辽宁绥中形成了“碣石三国演义”,甚至挣得你死我活,庄公和桓公得知,岂不笑我们?

笔者以为,无棣得渤碣和古黄河,绥中得求仙和秦宫,昌黎得求仙和观海。与其争来抢去,不如坐下来共同研究,各得其所。

三地“碣石之争”不下20年了,也许只剩余波。岁月不饶人。昌黎董宝瑞先生已于2011年7月11日离世。无棣碣石山复名提出者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安作璋先生也于2019年2月20日去世了。逝者长已矣,愿他们在天堂一切安好。无论如何,他们在史学方面的贡献和探索精神永存。三地还在岗位上的文史工作者能否携手共同研究,去伪存真,还原历史真相呢?

水至清则无鱼。也许“碣石之争”还有利于旅游经济呢,也说不定。如果人们愿意这样下去,就让“碣石之争”的历史续写吧。山海关李亚忠先生最新论文《山滨州无棣大山不是《禹贡》碣石》已在线上了。笔者不想加入论战,只是以地学人的视角评说,说说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碣石在昌黎不在无棣——属地之争不需要有续集
山东无棣马谷山即《禹贡》碣石
从海边移到陆地上的定海神针——碣石山
地学奇观—无棣碣石山
故游忆· 远眺曹操观沧海之碣石山
曹操“东临”的“碣石”究竟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