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鬲津河正名刍议

鬲津河正名刍议

刘玉文

鬲津河是流淌在无棣大地上的一条古老河流,属于“禹属九河”之一,她与古老的无棣沟是亲密的孪生姊妹河,时而亲近几公里,时而汇合成为同一条河道,经无棣碣石山至大口河流入渤海。

“鬲津”一名始见于《尔雅·释水》,汉代大儒李巡注曰:“ 鬲津,河水狭小,可鬲以为津也。”三国时期经学大师孙炎注曰:“鬲津者,水多厄狭,可隔以为津而横渡也。”(《尔雅注疏》卷七)

后世多以李巡、孙炎的注疏经典解释。窃以为,这种解释有望文生义之嫌,把“鬲”与“隔”作为通假字,把“津”局限于“津,渡也”(《说文》)一义,因为河窄水浅,可以隔水渡河成为渡口,故名之曰“鬲(隔)津”。

津,不仅是“津渡”(渡口)之义,还有“川澤”之义,《康熙字典》:“津,又潤也。《周禮·地官》:辨五地之物生,二曰川澤,其民黑而津。”所以“鬲津”二字不应解释为“可隔以为津而横渡”,应理解为“流经鬲国的川泽”。表达的不仅仅是渡口一个点,而是流域润泽一大片。

究其实,鬲津河应以古鬲国得名。鬲方国,属于远古东夷鸟图腾部落的一支,据说是皋陶的后裔,或以义鷊鸟为图腾,《埤雅·释鸟四》:“绶鸟,一名鹝。”居住在鬲津河下游地带,是一个文明程度较高、实力强大的著名氏族,是夏后中康的妻族。对少康复国,复兴夏朝起了决定性作用。《左传·襄公四年》云:“(夏朝遗臣)靡奔有鬲氏。……收二国(按斟鄩、斟灌)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杜预注:“有鬲,国名。今平原鬲县。”《帝王世纪》记载:“初,夏之遗臣曰靡,事羿。羿死,逃奔有鬲氏。收斟寻二国余烬,杀寒浞而立少康 。”《路史》云:“鬲,夏诸侯国名,夏遗臣靡奔有鬲氏,近鬲津,后为鬲氏。”西周初年,有鬲氏因参与以武庚为首的殷商遗民的起义,被周公所灭。但“鬲”这个名称仍留在鲁北大地上。春秋有鬲邑,秦汉置鬲县,东汉为鬲侯国,隋唐鬲津县,九河有鬲津之名。

鬲,不仅是与“隔”通假的动词,还与远古炊具“鬲”有关的名词。鬲(gé lì)是多音字,姓氏读作(gé),器物读作(lì),今粤语读gaak3lik6。无棣附近旧是读[gei]。远古读音不会如此复杂,可能就一个响亮发音——咯(gé)或 嘎(ga)。

鬲,是象形文字,。鬲上有“喙(流)”叫“鬹”,鬲上加底部带孔(类似箅子)的盆罐叫“甗”。陶鬹的形状酷似鷊(绶鸡)的形象,鷊是居住在鬲津河下游一个发达氏族的图腾,这个氏族崇拜鷊鸟,就以鷊站立形象的启示发明了陶制炊具,或是因为烧制陶鷊图腾时,颈部断裂,歪打正着,就把“残品”当成烧煮实物的炊具,从而发明了新炊具。陶鬹是东夷文化大汶口、龙山文化阶段的典型器物,其造型模仿的是鷊鸟的形象。颈部粗细不一,但挺拔有力;流似鸟喙,或长或短,但曲线优美。这种中空三足炊具,稳定性好,在三足间烧火,受热面大,节约能源。鬲与一种叫甑的底部多孔的盆(罐)状炊具组合成套(中间有箅子)叫甗(yǎn),如同现代笼屉式的蒸锅,下部可烧水煮汤,上面个又可蒸熟饭菜,鬲的出现象征我们的祖先正式从生食进入熟食阶段,日常实物也逐渐定型,对后世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鬲是中华远古文明的活化石。进入青铜器时期,鬲演变成祭祀礼器和神器,成为权利的象征。

鬲,出现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无论是从构思设计,还是工艺制作,都是远古先民的杰作,是一项了不起的顶级发明,具有划时代意义。发明了鬲的部落,把先进的炊具鬲以及制鬲技术不断向邻近部落传播、推广、改进,附近部落就把发明“鬲”、善于制作鬲的这个部落称之为“鬲方”、“有鬲氏”。发明制鬲技术的部落也以此为荣,于是对外自称“鬲国”“有鬲氏”。有鬲氏先民沿某河而居制鬲,先民也随之把这条流经鬲国、润泽各方的河流称之为“鬲津”河,这就是鬲津河得名的缘由。

鬲津河与无棣沟是形影不离的孪生姊妹,润泽着鲁北大地,成为鲁北的母亲河。

(图片来自网络)

  【夏代方国有鬲氏】

  

 
 

【鹝(绶鸡),鬲国图腾】 

 

 
 

  【龙山文化·陶鬹,形似鷊鸟】

 
 

  【龙山文化·陶鬲】            

 【陶甑】

 

  【鬲、甑组合,连体叫“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古代八大炊具简介
细说汉字:甑
饮食考古|陶烹源起
中国收藏网
●津沽360行 卖炙炉
厨房大观——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