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观”功课分享连载②:我的经验体会
userphoto

2023.02.01 内蒙古

关注




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

然,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内观的本质

《太乙金华宗旨》云:

“圣圣相传,不离反照,

孔云'致知’,

释曰'观心’,

老云'内观’,

皆此法也。

但反照二字,

人人能言,不能得手,

未识反照二字之义耳。

反者,

自知觉之心,反乎形神未兆之初。”

“知觉之心”,

事实上是无明妄见呈现的妄知妄觉,是建立在坚固的“小我”,也就是“我执”的基础上的见闻觉知,是坚固认知出来的“我”;

“形神未兆之初”,

则是心本来的样子,也就是真正的“我”,是主人翁,生命的本体,良知,自性,道。

禅宗三祖僧粲大师《信心铭》中说道: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即明彻的指出了内观的本质,不是要去求得什么,而是通过修持“内观”,看清妄见,真正认清并不是人、事、物对我们造成困扰,困扰我们的正是自己的坚固认知、妄念缠绕时,就不会继续被困扰了,这时爱和智慧自然升起。

当内心有所求时,无论求什么,都是深厚的妄想,被这种妄想遮盖和缠缚,只能越陷越苦。

当然,如果怀着有求的心去修内观,会是南辕北辙,越修越远。

所以,各家的圣贤祖师都会留下很多“法门”,来帮助我们看清和放下妄想执着。所以,“法门”是渡船和拐杖,是让我们阶段性的使用,而不是让我们把“法门”深深执着的。

我的经验体会

不盲修瞎炼

依止圣贤祖师经典

首先,

根据个人的接受度和喜好,阅读契合内心的感觉的圣贤经典和祖师论述,所谓契合内心的感觉,可能是感觉印心,也可能是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也可能是有种喜悦感。

儒、释、道三家的都可以,只要是公认的圣人经典,以及大彻大悟的祖师留下的论述,都可以读,都可以依止。

读不懂没关系,读不懂是正常的,只要读的开心就行,逐渐会有些印象。

可以琢磨和思考其含义,琢磨不透时保留着疑惑。

关键是,不要认定自己琢磨出来的是对的,那样会害了自己,因为琢磨出来的一定不可能是对的,如果认为自己理解出来的就是真相,就会被这个认知所障碍,永远止步不前了。

契入经典,是通过长期的参悟和修证,一次次推翻自己以前的理解和认知,一次次破疑解惑,这样不断进步,悟的越来越透彻的。


听开悟的老师的讲解

现在的社会面上也有一些开悟的老师。

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如果只是听听理念,学一些知识,那可以听的老师面是非常广泛的。

但是,如果你要打定主意实修,那一定要听开悟的老师的课,因为他是经历过实修过来的。如果他路子没走对,也不可能开悟。所谓开悟,就是明心见性,见到了生命的本质。即使他仍然有烦恼习气,仍然是普通人,但是他在自己走过的路上能给你正确的指引。

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有这样几位老师讲的是可以信赖和推荐的,心想生老师、杨定一博士、刘丰老师,还有就是印度的一位觉者,克里希那穆提,我称之为克老师

我个人相对比较喜欢心老师和克老师的风格。

当然,觉者肯定还有很多,不只是这些老师。

之所以推荐这几位老师,

首先,他们讲的是安全的和可以信赖的;

其次,他们是讲生命的真相,引导我们生命走向自在的,不是讲与宗教有关的;

第三,他们有成系统的讲座,网络上有他们很多视频、音频、文字资料,可以视听、阅读。

这样有助于发现自己修证中的问题,也有利于破迷开悟。


常和良师益友交流

有一个共同学习的圈子,常常互相交流心得体会,互相照见和促进。

人是有惰性的,如果能一起建立一个系统的共同学和练习和团体,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督促,会有很大益处。

我从今年年初成立“如真妙舍”禅修工作坊以来,通过

每周直播分享经典内容;

几乎每天打坐、站桩;

经常性的和共学好友在一起交流探讨,互相照见;

后半年开始组织线下课程等。

这样经常学习,常常参悟,我自己进步很大,所有参与者们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益。

我的经验谈


先要有一些定力

学习理解经典论述是一方面,能帮助我们建立正知见。

如果要真正受益,让自己的生命状态有改善,还是得要落实到实修上。

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学习圣贤祖师的经典论述,建立正知见,是为学日益;

把圣贤祖师讲述的,落实到生命里,则是为道日损,这需要实打实的下功夫。

所谓“实修”,并不是指一种或多种固化的形式,但是并不排斥一些方式方法,而且一般是要有一些方法来帮助和引导的。

从我的经历和体验来分享,内观的基础,是要修一些止力定力的,也就是说要修禅定。

通过修禅定,妄念稍稍平息,在这个基础上起内观,相对来讲顺畅一些。

因为内观是本觉本观,也就是说,是本来的清明看到了妄想执着,看清的同时放下妄想执着,就是本来的清明,是本心本来的作用。

也有一些修内观的是直接起观照,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妄执的分别,常常是开始就带着深深的所求心和分别心而不自知,反正更加形成了头脑上的执着,就像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不旦起不到内观真实的作用,而且很消耗精神。

修定的法门很多,我个人比较推荐“数息法”,

第一,不存在宗教色彩,任何人都可以上手修;

第二,呼吸是与生俱来,随身携带,不拘于环境和姿势,随时随地都可以起修;

第三,简便易行,无论男女老幼,只要如法修持,身、心都会有明显改善;

最重要的是其奥妙,言语所不能表述,唯实修实证方可。

关于“数息法”的练习方法,我在直播时分享过多次,由于听者大多是没有练习过,所以依然有很多未尽之处。在这里用文字写的话,更加难免有疏漏或容易误解的地方,就不在此长篇大论的介绍了

如果确实有心练习,想交流具体方法的家人们,我在文后留个联系方式,可以加微信交流。

关于数息法再补一句,数息法,不只是修定,其实是定慧等持的。

只是世人大都认为其太简单,不一门深入的去修习,自然不得其中三昧。

关于定慧的修持,

佛、道两家的论述非常之多,

在儒家经典《大学》里讲的次第也很清楚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关键在于第一步“知止”,停下妄知妄见,即是“知止”,自然就有定,接下来的层层递进,都是自然发生的。

说到“修定”,在学习圈内还会有一种说法,“定”不用修,因为本体是定,叫作“楞严大定”,诚然如此,所谓修定也确实是一个途径。

作为本体来讲,无修无证,但是作为我们在深深的无明妄见里,还是要有修有证的。这并不矛盾。

如果有人笑话你修证,说你不需修证,给你讲一番无修无证的言论时,且不要被他迷惑,远离此人即可。

对此,黄檗禅师在《传心法要》结尾有一段告诫:

“师一日上堂,开示大众云: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夜到来,管取尔热乱。(意思是平时修证功夫不到位,到用得着时,手忙脚乱没有得力处,祖师此说主要指生死关头。

'热乱’,山西也有这个方言,发音是'日挛’,意思是手忙脚乱啥也没干成。)

有般外道才见人说做工夫,他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有人见你修证用功,就笑话你,本体无修无证,你还有个修证?)

尔且思量看!却有个道理,哪得天生弥勒自然释迦。(你且细思理一下,有这和个道理,哪里有生来就大彻大悟的成就者呢)

有一般闲神野鬼,才见人有些少病,便与他人说:'尔只放下着’。及至他有病,又却理会不下,手忙脚乱。争奈尔肉如利刀碎割,做主宰不得。(有这么一种人,见别人有烦恼病痛时,就对别人说:'你不要执着,你要放下’。到他自己有烦恼病痛,却放不下,手忙脚乱,痛苦不堪,自己做不了主。没有修证的功夫,看不清楚真相,哪里是口说看破就能看破,嘴说放下即可放下?)

万般事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办,这场狼藉。(什么事都是须平时用功安排妥当了,到用时才得力。不要等到用的时候方才用功。)

颂曰:

尘劳回脱事非常,

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比香。”


契合经典

在有一些定力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内心相对不太晃动的时候,能看到分别和执着、习气时。

这时参悟对经典含义的一些疑惑,往往能够契合其含义,这时会发现经典讲的是大白话如实描述,并非平时思维想到的意思。


渐渐契入观照

关于内观,从功课的角度,可以分作两种。

第一种:

常态化的功课,即“常无欲以观其妙”。

理论上是在任何环境,无论采取任何姿势皆可。

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我推荐还是在避风的室内,安静的环境下,采用站或坐的姿势,比较好入门。

尤其对于刚刚接触这个的学习者而言,推荐以站桩入门,站姿更不容易昏沉。

结合“数息法”。

第二种:

接事应物的功课,尤其是在我们起了情绪的时候,即“常有欲以观其所徼”。

这个时候,无论行住坐卧皆可。

首先,最好是能停下对当下的人事物的分别和评判,不要继续纠缠和搅合;

第二,不要和情绪干仗,更不要处理和深挖情绪,这时平时的止力和定力就用上场了,这时定下来,让情绪的能量自然的升起了,我们停下人为对它的定义,把好、坏、喜、厌停下,不要做取舍;

第三,真正停下定义和评判时,就能真实看到这些确实不是来自于外在,而是自己坚固的认知和执着。

当然有一点很重要,不要给自己下评判,既不要肯定自己的立场,更不要否定自己,不要认为自己好或者不好,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也不要因为学习了经典里说的“无我”、“无心”、“无为”等,而去做“无我、无心、无为”的样子,这些统统都是因为有求而着的相,都不是经典的真义。

学和修,一定是向着破迷开悟、回归生命真相、生活过的更自在的方向去的。

如果越学越修,束缚的越厉害,过的越惨,一般来说,路子是不太对的。

修心修行,路子对了,身心一定是越来越轻快,感觉也会更加敏锐,外在呈现也一定是亲亲、仁民、爱物。
反此的话,就要及时检查自己的认知或者方法是否有不合适的。

未完待续…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让你心静的七十五条经典修心格言
《大学心法》| ​去掉小我,悟后起修
不用修定而自然就有定力的方法
(1)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明妈:四书读满300遍,我忽然明白了这些道理!
心的智慧包括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