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结结这么快,古中医究竟做对了什么?
userphoto

2023.07.31 内蒙古

关注
从2023.5.31号孩子确诊腹部有结节,到2023.6.18号给孩子施治,再到孩子2023.6.24号复查,结结增大全消,确诊24天,古中医治疗时间一共仅六天。
如果确诊之后就治,也许还有更好记录。哈哈,不求。六天全消,已足够好,也足够开心。
才十岁大的孩子。
重点是家人由坚持从西医治,到转为中医治,再到火速康复,不信不行。
孩子从正常阳脉被生生治成了每分钟只剩下50次脉搏的阴脉,这的确让人心疼。别说孩子妈妈,我这个旁观者,听着都心疼。心里暗自叹息过几次,家人不能顺畅沟通的结果,是孩子遭罪。


幸好,没有拖太久。
也幸好,没有辜负信任。
方子是个全方。真的全。
既兼顾了孩子缺气血的能量第一原则;又兼顾了孩子里有腹痛;还兼顾了里有结结的淤堵大局;以及孩子因气血虚而一定会有的腿脚无力发软。
昨天写只用八味药。不对,这里两方合计只七味药。另合药二味,计九味。
方用:四逆汤方+四物汤方。
药量上是个细致活,幸好,苹果学到了精微,知道如何配伍平衡。以及拿捏到位,敢用药。
这里特别说一下,四物汤里的四物。
《伤寒论》课的时候,我们有特别尝过这四物。苹果自己亲身验证过。
这是她敢用的前提。
我敢用的前提,则是不止自己内证过,也有无师内证过的结论与自己合参。一个字:信。
信,则得救。
先说白芍,白芍煮来喝,色淡,味淡,有一点轻微的苦和涩,最终舌底留有一点酸,呈现了收敛性。酸收,则走下,所以,入脾经。为什么酸就走脾经?不是肝经?不是胃经?不是肠经?
因为酸后会回甘,甘入脾。
所有经方里用到的甜味物,甘草、大枣、饴糖,都是入的脾经。是太阴之气。这点,很重要。内证观察能不能精微到太阴之气这个层面,就在于“势能”这个思维理解的转变,与实际观察的对应。
肝经是厥阴气,胃经是阳明气,肠经是太阳气。都与太阴之气不同。
千年第一方,桂枝汤,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桂枝与白芍,一阴一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必须是上到“道”的层面才有千年不失、持续流转的生命力。
可以说,人类只要在地球上生存,《伤寒论》就不会消失。必定与生命同存共在。这是经方伟大之处。也是医圣伟大之处。
白芍配上炙甘草,这就是有名的“去杖汤”,专治腿软无力,膝盖疼痛缺津液。无它,还是因为气走太阴脾经,能够最大化让肌肉得着气的支撑。脾管肌肉。
还有一味是地黄。熟地黄与生地黄有别。别也不大,力量强弱的区别。生地黄重下,熟地黄向上行血。因为前面有四逆汤方,这是为了补身体能量,热药,重用。
一般人不敢用,是因为不知道如果重用了,出现晕厥反应,应该如何解。
这个我跟苹果特意提醒过,让她不用担心。真出现了,有解。而且,通常不会出现。因为我们有平衡它的能量。
这个平衡就是生地黄。
生附子性热,怕的是大便结滞,人就有火往胃走,往脾走,嘴唇就会干燥。生地黄用一部分凉性确保了大便通畅,火不上行。
这就让苹果敢下量。
特别提醒:病在身,一定要敢用药。
所谓的“是药三分毒”,是指人没有病的前提下,尽量不喝药。因为中药几乎都有偏性。
但如果病已在身,还不敢用药。那结果就是病不断进,孩子不断遭侵袭,人难受,无胃口,证还不断由表进到里。脉也不断失去。由阳转为阴。更难治。西医就只能建议要么赶紧手术,要么回去继续吃西药,但一定是越吃越差。
病对身体的摧残,远比中药所谓的偏性大多了。
所以敢用,也就一定得到。
结果显示,六天而已,病已消除。
这就是信的力量。
也是对的证明。
我特意在文章写完之后,又去翻了一遍跟苹果的聊天记录,说重用,最重也不过20克。
只是,四物汤部分,有侧重。白芍算重用。然后四逆汤部分,炙甘草等量、生附子等量。
另合了两味是什么呢?生半夏和苦杏仁。
为什么是这两味呢?去结结。
为什么这两味,能去结结呢?这又回到尝药,内证上来。不尝过,不证过,是不会这样使用的。
证过了,再用,信的更坚定。用的也更坚定。
结果证明,完胜。
事实胜于雄辨,内证的部分,留待日后有空单独写。最近一次课,又证了不少,都有当场写记录。十分有趣,更十分有用。
这么用心,不过是为了进一步精微,治病,是治命,哪能不小心呢。
一个孩子,就是家庭的全部。一个父、母,还是家庭的全部。
用药者,是医,更是仁心。
仁字,要担当得住,不内证,不可能得。
因为仁,本身是道德的一部分。是一个气,有一个特定的色,固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
古中医,远比我们所了解的要高明、要周到、要精准、要上道、要智慧多多多多多多......
遇见,请珍惜。

苹果的未来,星辰大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血虚”与“贫血”
中和医派杨建宇论经典名方清肝止淋汤
《脾胃论》(三) (15) 调中益气汤的变化
血府逐瘀汤医案四则
名老中医焦树德治疗头痛心得
论鼻出血的中医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