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婢加半夏汤
userphoto

2023.09.26 内蒙古

关注

越婢加半夏汤

【主治病证】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金匮七·13

【方剂组成】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方药用法】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方证释义】本方功能宣肺清热,降逆平喘。方中重用麻黄、石膏辛凉配伍,可发越水气,兼清里热;生姜、半夏散水降逆;甘草、大枣安中以调和诸药。本方证为素有内饮痼疾,复感外邪,饮热郁肺为主要病机的病证。病见咳甚喘急,目如脱状,肺胀(即肺气肿呈桶状胸)满闷,舌红苔黄,脉浮大。本方与前述小青龙加石膏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等4方,均主治外寒内饮所致的“咳而上气”(喘)等证。惟射干麻黄汤证尚未化热,其余3个方证都已化热,故均以石膏辛甘寒清热散邪。

【医案举例】

1,肺胀(肺气肿)社友孙芳其令爱,久嗽而喘,凡顺气化痰清金降火之剂,几于遍尝,绝不取效。一日喘甚烦躁,余视其目则胀出,鼻则鼓,脉则浮而且大,肺胀无疑矣。遂以越婢加半夏汤投之,一剂而减,再剂而愈。余曰:今虽愈,未可恃也,当以参术补元,助养金气,使清肃下行,竟因循月许,终不调补,再发而不可救药矣。(《医宗必读》306页)

此案为明代著名医家李中梓的代表作《医宗必读》所附医案。此案发人深省,示人以大法于案语之中。潜心读之可知,此案病机必属上盛下虚,本虚标实,故以越婢加半夏汤治标救急,缓则“当以参术补元,助养金元”,以固根本。本篇治疗咳嗽上气七方皆以治标为主,缓则均应培本以收功。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医者皆知,但施治不发,仍然无效。如此案前医治法亦属治标,为何“绝不取效”?关键在法不妥,方不专,方证不对,故而无效。

2,哮喘(支气管哮喘)傅某,男,15岁。1999610日。自幼患咳喘病,多年来反复发作,常因外感风寒而诱发。发时咳嗽,喘息,甚则喉中哮鸣,或兼发热等表证。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近4~5年来每年复发数次,常由编者诊治,辨证以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加减治之,多3~5剂而愈。本次复发以小青龙加石膏汤治之,服药3剂,咳喘明显缓解,但仍感胸部憋闷,鼻流涕,脉沉滑,舌暗红、苔薄黄。听诊:胸背部可闻及哮鸣音。以越婢加半夏汤再加厚朴宽胸理气。处方:麻黄15克,生石膏60克,清半夏15克,厚朴24克,炙甘草9克,生姜30克,大枣6枚。水煎分日3次温服。服2剂诸症缓解。(吕志杰治验)

3,子肿 刘某,女,35岁。因妊娠8个月,全身浮肿,咳嗽气逼,入省妇女保健院,住院治疗已经7天,曾服双氢克尿噻、利尿素,以及中药五皮饮加白术、当归、黄芪等剂,全身浮肿加剧,腹水增加,病情严重,正在考虑引产未决之际,经该院应邀会诊。诊得病人颜面及全身浮中,恶风鼻衄,咳喘不已,呕逆不能食,大便尚通,小便短赤,舌苔白、尖红,脉浮数有力,虽未见发热口渴等症,而肺经风水交冲挟有胃热之候显然可见。遂从《金匮》风水论治。处方:越婢加半夏汤。净麻黄4.5克,生石膏12克,法半夏6克,生甘草3克,生姜4.5克,红枣4枚,加杏仁9克。连服6剂,虽汗出不多,而尿量增加,输出量大于输入量,每天高达2900ml,全身浮消失,腹水亦除,体重由61kg减至46kg,心肺正常,咳喘见平,饮食睡眠均恢复正常。【杨志一,《411963,(9):29

此案是对越婢加半夏汤以及越婢汤的发挥应用。案中中西药疗效之比较与前后中医处方疗效之比较,可以领悟到中医学精华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支气管哮喘笔记
咳嗽、哮喘急性发作期,来势汹汹,该如何打好狙击战?
支气管哮喘 经方案例
[外邪里饮]:谈小青龙类方
近期很多人咨询我关于哮喘疾病的,想让我开...
《金匮悬解》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泽漆汤,射干麻黄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