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通堂内功点穴拨筋推拿疗法
 
 
正通堂内功点穴拨筋推拿疗法1     拨筋导络是中医的理筋手法之一,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有异响,出槽的伤筋拨回原位,其手法就是和伤筋成垂直方向拨的,但,很多是不会回去的,即使回去,一下子又会跳开的。
     筋移位后,因患者身体状况,很快就会沿着经络和肌肉走向成点、线、面而漫开。可是人体结构是错综复杂的,新旧伤互为因果,互为影响,而合成无数的点、线面,要把它拨乱反正实不易。
     古今医者各凭经验,把伤筋所引发出来的庝痛治疗,如是没伤害其肉体,以後还是有机会恢复,如一被破坏,则原来问题只是稍解决,又延伸另一个问题,就这样重重叠叠,如肌肉松弛,和肌腱肿瘤等的手术,庝痛就很难脱离人身。
       根本之方法,理论上来讲,就是把那伤筋拨回原来的位置,则因筋出槽所产生的问题就会随之消失,筋不归位,即使用任何的方法,包括,吃药、针灸、气功等等,只是把那发炎之部分解除掉,那移位的筋,过一阵子还是会因病人的状况,而产生庝痛的。
       筋归位,又有自动及被动两种方式,自动的就是用上述的方法治疗,而把经络弄通後,经由人体的运动,而使筋归位,那归位的感觉,就是有一清脆的小响声。被动则是患者或医者的推拿了.要完全治好伤筋之方法,笔者的经验,并不是难事,那须靠医者手的触诊,靠手指的敏感度,很细心的找出伤筋的病根处,再找出受伤的角度、方向而逐条拨开伤筋。没全拨开,则,那庝痛是不可能除掉。这是一个很繁琐的工作,和目前所有医生的方法是不同的,只有把筋全部拨开即是快速解决庝痛的方法,这是很根本的治疗是治根的,无耐心及爱心的医者是不能胜任的。具体的操作全凭手感,即一个“摸”字,摸筋摸骨、筋骨正常与否全凭手指腹的感触,寻一根病筋从头找到尾,中间和哪根筋相连、相互影响,也要用手摸出来,拨筋正骨疗法最注重的是骨关节的地方,因为病大都在骨关节的地方,找出异样的筋,即筋是出槽、错位、僵硬、无力、粘连。全凭手指腹感应出来,心中有数、脑中成像而后用挑拨、抠等把筋松解开来,松解的精妙之道在于顺其势,随其情,顺其走势、在助手的牵、拉、拽的作用力下顺势或拨或抠,让筋‘动中合槽’则筋易回位,平顺,病即痊愈。                     
       有心人仔细去推敲笔者上面及以後所述的说明,定会有所领悟而提升医病的技巧。
       笔者没接受过正统的医学教育,但很刻苦的学习了中医骨伤筋伤及解剖学。但笔者所说全是自己学习及运用很久的临床医病的经验,有很多名词和那些所谓的砖家及叫兽们知道的有差异,不正确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我自知这些方法是古老的中医早就有的手艺,只是现在已快失传了;且现在的医者太急功好利,一切求快速,而忘了医者应有的最基本的德{既态度}。要医那些头、肩、颈、腰、腿的庝痛,真不是很困难,大多的人走错了方向。往後,如大家能接受我的方法,我会用最简单的语言,如何找病根,治疗各种软体组织的方法给大家做个报告,希望有心的医者,能去帮忙更多的患者,让他们少挨一些刀,早日脱离痛苦
      正常的筋是松软而伏于肌肉筋槽内的,当筋得不到气血濡养而有病理反映时,其筋会变得紧张疆硬,如绷紧的琴弦样,本来静卧于槽内的筋就离槽而出了。这时你能触摸到,在将其横拨时会应手而滚动,患者在提醒下也能感知弹拨时的响声。而出槽的筋很细时,术者和患者的感知都是很微妙的。临床上手触知此现象不要因为其不酸、不痛、不胀而忽视,有时它可能正是你的病本所在。筋出槽的部位找出后就可以用拨、抠筋的手法治疗了。我们可以横向弹拨,也可用单指或多指轻轻按揉,将疆硬出槽的筋做松做软,筋松软后自然就复位归槽了。很可能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病就好了。此术难点在触诊时是否能触知有筋出槽,是否能触知其疆硬度和所在部位。有些看似很麻烦的疑难杂症,很多情况下可一次治愈。病史长的大多有许多其它因素,还需一一排除。
       伤筋会以面、线、点呈现在患者身上,医者可依患者所指之痛处摸索上去,或是以由面而线而点之模式去寻找。伤筋绝不会以单独一点的庝痛而没有牵连的 最重要是每回结束拨筋导络时一定要把患者的病气由四肢排出去,即是一般手指及脚趾的卤(?)法,没清脆的响声是表示气没排干净的。

        一个伤筋的痛点,表现在医者之手上是,有异响声(细筋受外力之移动声)、发炎的筋肿、有如气垫式的气塞,表现在患者身上是酸、麻、痛。甚至牵连至他处之庝痛。如有经验和功夫的人,用手心测会有刺刺的感觉。
      痛点会沿着经络走向或肌腱走向而成线,于患者是酸痛;于医者是气阻塞,一如触摸两头稍阻塞的塑胶水管之感觉,气愈塞则是愈痛,反之则较不痛;愈上去愈痛的方向,就是伤筋的方向。直到某一点时,患者会很痛处,而医者感觉气塞最严重的地方,如超过这点,则又不痛,且无气塞。则那痛点即是筋伤处,一般那里定有筋出槽的异响声。医者可依其所知的方法上药、泄气等法再去把伤筋推开。该处一般很痛,医者须十分小心处理,通常这线索会有很多条,而常常集结于关节处。该痛点的伤筋拨开後,即筋归位,则整条发炎之线索全消失了,那痛点所引起之庝痛或牵引至他处之酸痛,就会同时消失了。如酸痛仍有存在,则是别处的伤筋仍在影响该处之庝痛, 此即为气通则不痛之道理。
        医者可先以此方法,在自己身上去摸索,就慢慢可领悟一些。甚至青出于蓝。在伤筋处之理筋,看医者之手法轻重,往往会造成患者之皮肉通,有少数的人甚或会反而气肿,外表是皮肉痛,里面会很舒服的。医者在医人之前须先叮嚀患者一下的。
           本人所提之方法--拨筋。是最基本的功法,我称它为“抠”,这本应是在面对面教导,才会有效果,但,上我博客的均有一些底,有些人也摸到这手艺的边边,就此因缘,我也参一脚,先以文字叙述,看大家能悟多少再说了,光看不练是入不了门的。
        这伤筋处,大部分在关节附近,我在“濒临失传之民间徒手拨筋正骨'的文章中也说过,即肌腱和关节结合处,那里结构须要各种角度的弯曲,这些细筋在负担着一些重要的运动,一如傀儡布偶上之多条细线,一打结,就须逐条解开,大家仔细思量有2-3个布偶的线缠在一起时,要在所有端头不能动,一如每一细筋的两个端头是固定的,要解开定是要旋转到某方向、角度时,才好处理。另外,你们也可以用有通水的橡胶水管,中间有些打结,去感觉那种上下不同强弱度的阻塞,而好判断那伤筋的方向及病灶处。这些道理弄懂了,就可知那么多的推拿手法的用法及用处。我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拨筋而已。
            因此,关节活动角度愈大的部分,其治疗的复杂性就愈高,理论上讲,如纯非骨折式及内脏及先天所引起的问题,90%以上是不须经由或大或小之手术来破坏人体的自然结构,经由现中医系统的保守疗法,加上现讲之手艺,就可恢复原来健康之状况,而根除人们之问题,但如肉体一经破坏,则这庝痛就难消失了,这也可节省很多的社会、医界资源、成本及人力。最重要是让患者早日脱离痛苦,才不失医生的本色啊!
       还有那些伤筋有60-70%是沿着经络走向的,30-40%是沿着肌肉之走向的。
       另一个重要道理很简单,人是活的,会动的,治病时须适当的转动,才能把问题处理掉。
            依笔者的经验常用的找伤筋方法有:
       1.眼观法:看患者走路,或痛处的旋转运动,观看其有障碍点在何处,和患者核对其伤痛处。另外重点是看其所被影响的经络上,其他受牵连的地方。以供等一下的检查重点。
             2.  全身检查法:即如何找伤筋,由头至脚的触诊法,即一面检查一面压揉,遇到问题处马上解决(把筋拨开),找到关键问题处,就用心的治疗了。

        3.查肌肉松紧度法:用拇、食、中指尖,轻轻的在患者所指,或医者所知之处较大面积的寻找,哪里的肌肉紧张度较高。即由大面积缩至小面积,再用手感法去找出伤筋处。
 

       4.气功手诊:
     将气运至医者的手上,在患者身上痛处的上方挥几下,查出有病气积聚较多处,再用手感法去找出伤筋处。此点我较不喜欢人去学习,因气功疗效不错,但会牵涉到一些对
医者有害之问题。这不是人人都可以操作的,本人就不会气功。全部是日积月累的功夫。一样做的很漂亮。
 

        5.遙诊成像法:此更玄,我有一朋友和我比赛找伤筋处,他当然赢了。这是气功较高段的功夫,此且带过,让大家知道有这回事。
 
 
       当然以上是笔者之经验谈,天下何其大,能人何其多,如有心人也能把你们所知方法让大家来学习,努力的方向,以弥补现在医界不足之处,也是功德一件啊!
一般的伤筋的地方,会成线索状,有60 -70%的伤筋会沿着经络走向,30 - 40%的伤筋会沿着肌肉走向,在此主要再说明,主要抓着经络走向,不管他是顺或逆着经络,多没关系,就可找到或重要或次之的伤筋。就是说经络来的伤筋处理完後,可能还须处理肌肉的部分。其实,那些线索多是相连的。请你们先摸自己的庝痛便知了。  在此强调,有心人定要记好我强调的重点,在自己身上有问题处多练习,定会有所获的。我不期望所有感兴趣的人均会学会,我以前当面在教人时,一班15人,半个月下来就只有一人我稍满意。连盲生,我以为手的敏感度会好些,心还是静不下来,频问我还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因此,目前阶段弄不清楚是正常的,不要气馁,只要你有爱心及毅力,我会帮你们的,这需要非常多的人来帮忙需要我们医的人。有问题尽管问!但先不要问医病的事,那很简单,我会慢慢讲出来的,基本功夫不够是不行的。
        伤筋会成线索状,在伤筋(二)提到,痛点于医者是气阻塞,一如触摸两头稍阻塞的塑胶水管之感觉,气愈塞则是愈痛,反之则较不痛;愈上去愈痛的方向,就是伤筋的方向。直到某一点时,患者会很痛处,而医者感觉气塞最严重的地方,如超过这点,则又不痛,且无气塞。则那痛点即是筋伤处,一般那里定有筋出槽的异响声.此线索并不是真得成形的线条,而是气阻塞方式的线条,直到伤筋处才成形,这也是为何,那些先进的医学机器,只能查到点,而无法查到线索。如能查到线索,那他们就不会这样的在治病了。
       掌握气阻塞的轻重是要学这手艺的绝对必备的功夫,请在自己身上的痛处多摸索,刚开始也许须按重一点,久之就可轻了。这手感觉的气阻塞线条,你如跳开这线到旁边没问题处,就没那气阻塞的感觉了。
气阻塞的感觉,手指按时会感觉皮跟肉之间有个软软之物,我称它为气垫。这垫子的厚与薄,关系着病人庝痛的重与轻。沒事的,只摸到皮和肌肉是在一起的,中間無物。
       人体之肌腱、韧带等之細筋,未经过训练的人。其伸展性均有限的,正常运作时,它是默默的在其能力所及处伸缩。当人在被动或自动的运动,超过那筋所能承担的延伸时,某部分的细筋就会离开他原来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筋出槽。或应说,每一筋均是很紧密在一起,某部分一发炎,就无法固定在其原位。筋肿和受伤时间长短约略可分别如下:
      1.一周内:筋很明显浮起,而因发炎有肿状,因不在筋槽内。躺在床上全身放松,用手指摸时,可感觉到皮下有异样声音,局部有肿胀。
      2.一/二周内:筋会慢慢往下沉,且会愈来愈粗,局部肿胀有痛点。
      3.三/四周内:筋下沉至其筋槽沟上,但仍无法完全着稳,因仍发炎,但已较不粗,肿状也稍小一点。因此身体较健康者,会误以为已好了。其实并不尽然,因由此起,该伤筋已变成旧伤了。
      4.二/三个月:身体较好者,不蓄意去摸它,不会感觉异样,但事实上筋仍发炎未消,患者很容易原处扭伤,此即为何有习惯性伤筋的发生。身体较虚弱者,此筋肿处,会形成筋瘤,但感觉是稍硬点,并未完全硬,仍有点软软的气塞感,且可感觉伤筋在此肿内浮游着。
       5.三个月/一年,或以后:此筋瘤会慢慢变硬,甚会错觉其为骨头突出物,伤筋已僵硬了。
以上情形只供一般性的参考,并非所有人均会如此,还是看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以及该伤处有否在处理。有些身体较虚弱的且少运动的人,一受伤那筋摸起来就像老人的筋,在医那某部分成线索的伤筋是要使劲由头到尾硬压下去的。而有些身体保养很好的老者且又经常运动,其筋即使受伤,就像年轻人,很好把筋推入槽的。
  
       一般没事时我们不会觉察到有此槽的存在,筋一移位,而把他推回去时,就可听到“康”一声的入槽感觉,庝痛就马上消失了。我一般称其为移位或异位。
筋粘黏,就是指那伤筋一条条在一处或多处层层叠上去,久之,每条发炎,那里就会積气成包,再久之就成软块而硬块。所以此处的筋粘黏并非真的黏一起,而是部分叠起来。必须把那气包弄消,才能把筋拨过去,不然,它在如气球状的包之内,伤筋在里面游离,是无法让伤筋入槽的。即使把里面的液体抽掉,它还是会长出来的,要去此包,须用疏导法,在其上下有阻塞处一一打开(即把那筋拨开),气一通过,那包就消掉,就很简单可把那伤筋归位了,而庝痛就没了
 

认识筋缩,速治颈肩腰腿痛!

(附送神奇养筋汤 + 抻筋拔骨操视频演示)

       认识筋缩

        在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中,大家常常会碰到一些病情顽固性的患者,依我的经验,凡患病多年久治不愈顽固性的患者,大多都存在“筋缩”,也就是说其肢体关节僵硬板结了,这部分患者我们用常规治疗方法是很难快速凑效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针灸推拿久治不愈的一个原因。

        可能有些朋友对“筋缩”不太了解,或不太注重,其实筋缩症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我认为搞中医针推的同行应该引起重视。据说人身上共有485道筋,这是我在一本中医书上看到的说法,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回事,我就不知道了,如果从现代解剖学角度来看,包括肌腱、肌肉、肌膜、韧带等,周身除了骨头之外的组织,大约都属于中医“筋”的范畴吧。从人体结构来说,筋最基本的功能应该就是伸缩了,是筋在牵引关节做出各种动作,所以在治疗骨关节病方面,关注患者筋的正常与否是很有必要的,这对我们的治疗效果有很大帮助。

        筋需要经常活动,也就是抻拉,才能保持伸缩力、弹性,防止老化。按此讲来,如果筋失去了活动的机会的话,那么筋缩的发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随着电脑机械化的普及,现代人的工作多以静态为主,生活节奏加快,交通越来越方便,出门就坐车,上下楼乘电梯,回到家就在电视或电脑前一坐,缺少筋骨的锻炼,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筋在缩短。

        筋缩短的结果就会逐渐引起肢体关节酸痛不适,许多人出现了症状去看医生,一直不见好转,或仅有部分疗效的,大多都是筋缩在作祟,事实上患者本人并不能意识到自已筋缩了,大多数的医生也并不认识“筋缩症”,甚至在他们心中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西医眼里,也多是认为腰酸背痛腿抽筋是缺钙引起的,所以要补钙,然而我在多年临床中发现,很多所谓缺钙的腰腿痛患者,听西医的话补了几年的钙,仍然腰酸背痛腿抽筋。其实,我分析发现颈肩腰腿痛的许多原因都是由筋缩引起的,不同部位的筋缩也会引起不同的疾病。如头晕、头痛、颈肩疼痛可由颈肩部的筋缩引起;胸闷、背痛、乏力可由胸背部筋缩引起;腰酸膝软、臀、下肢疼痛麻木可由腰、臀、大腿筋缩引起。

        产生筋缩的“筋”和正常的筋比起来,会出现很多问题。筋缩的“筋”从病理上看,会有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严重的还会出现萎缩;触摸筋缩的筋,会感觉紧张、僵硬、痉挛、肿胀,会摸到增厚甚至“筋疙瘩”,压痛明显;从功能上看,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转头受限,弯腰困难,抬腿举膝等动作大不如从前。另外,筋缩了的筋还会压迫神经造成疼痛,压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筋脉失养,麻木抽搐等一系列病症。认识到这些,咱们就明白治疗的矛头应该指向哪里了,所以在我的临床治疗中,那些所谓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之类,我多半都不去理会患者的椎体、椎间盘的变异,而是想办法让他们的筋变软恢复正常,症状也就随着改善甚至消除了。相信目前针推理疗界,很多医生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过来看,那些行之有效,疗效比较显著的治疗手段,如针刀、拨针、钩针之类,其实大多也都是围绕着“筋”在做文章,明白这一点,相信很多同道朋友就会少走很多弯路了。

        在此分析一下导致筋缩的几个主要原因:

        1、缺乏运动和锻炼
        2、习惯趴着、躺着看书
        3、经常窝在沙发或床上看电视
        4、长时间伏案工作、打电脑
        5、长期打麻将、打牌
        6、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7、长时间开车
        8、长时间弯着腰或蜷缩着工作
        9、关节肌肉损伤后治疗不彻底

        鉴于以上原因,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配合辅助锻炼,不注意调节生活方式,任由筋缩情形发展下去的话,虽然经过治疗后或许症状会暂时有所改善,但病情终究会越来越加重。所以在临床治疗中,除了我们的治疗以外,一定要重视患者的自我功能锻炼,让患者务必在治疗的同期配合抻筋的锻炼,从而达到最佳疗效。虽然许多体育活动都有锻炼筋骨的作用,但是多数远远未达到每个关节应伸展到的最大范围,只有当筋在伸展到最大的限度时,再轻微用力伸展一下,才能达到抻筋的效果。须知筋是喜温喜柔的,喜温就是要在温暖的环境中,比如在热身运动之后,待周身筋变温变软后再进行抻拉;喜柔就是要平缓柔和地抻拉,而不能猛烈抻拉。“筋缩”的治疗主要就是靠抻筋来达到,抻筋要一张一弛地进行,一个动作不可持续的时间过长,否则会影响血液循环,使代谢产物堆积,产生酸痛不适。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筋必须经常锻炼抻拉,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最好强调患者们,即使他们的病情在治愈之后,也还要经常进行抻筋的专项锻炼,如此才可保患者不易复发。

        抻筋拔骨操演示视频:

        虽然许多体育活动都有锻炼筋骨的作用,但是多数远远未达到每个关节应伸展到的最大范围,只有筋伸展到最大限度,再加轻微用力伸展一下,才是抻拉关节,也就是我们重点要做的“拔骨”。“筋缩”的治疗主要很靠抻筋拔骨。现介绍一套抻筋拔骨操,简单易行,很适合患者进行自我锻炼。

 

        招式一:钻天入地。两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伸直引领上肢上举,全身尽量往上升举,收腹抬头,头颈上仰看天,到达极限后,再用力向上抻拉一下,保持三秒钟左右;两手伸直引领向下弯腰触地,到达极限后,再用力向下抻拉一下,保持三秒钟左右;上身沿左腿转半圈回到伸手够天的位置;重复以上动作,上身再沿右腿转半圈,再回到伸手够天的位置。

        作用:抻拉平时很少活动到的腹肌、臀部及大腿后侧的肌肉,减少腹部赘肉的堆积,常常练习可消除将军肚,有益于治疗糖尿病、脂肪肝、胃肠疾病,经常伸举上肢可治疗颈肩疼痛、疲劳,缓解伏案工作造成的劳损,抻拉腰、臀、下肢后侧可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尽量上举够天可牵拉颈、胸、腰、骶、髂、髋关节,保护椎间盘,预防脊椎病,尤其是脊椎滑脱。

        招式二:搂膝拗步。左弓箭步站立,重心在左腿,左掌掌心向下、向后拉,右手以食指引领向前上抻插,两手成对拉之势,右脚与左脚平行,后腿小腿绷直(拉手掌、上肢、背部、小腿肌肉),右上肢与右小腿成对拉之势,眼看右手食指尖,右鼻尖、食指尖与左膝尖、脚尖成一直线,身体前倾。以上动作左右换脚再做一遍。

        作用:抻拉上下肢肌肉,尤其是小腿神经,活动腰膝关节,可治疗关节炎,小腿抽筋。

        招式三:后羿拉弓。骑马蹲裆式,松腰下蹲,左手如握弓般向左下,右手如拉弓弦般向右上,两上肢对拉,尽量拉开得大一些,眼看左手食指尖。

        作用:抻拉后背、肩部筋脉,有益于髋膝肩的治疗,可宽胸理气,对心血管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招式四:抱虎归山。两臂平行展开对拉,两臂上举掌心相对,臂自上而下,在胸前划半圆。

        作用:抻拉上肢,尤其腋前、肩前软组织,治疗肩周炎、肱二头肌腱炎。

        筋喜温喜柔。喜温就是要在温暖的环境中,在热身之后,周身筋变温变软后抻拉;喜柔就是要平缓柔和地抻拉。抻筋要一张一弛地进行,一个动作不可持续的时间过长,会减少血液循环,使代谢产物堆积。整个动作要舒展大方,每个动作的收式要停顿至少三秒钟,以达抻拉关节的作用。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筋必须经常锻炼抻拉。抻筋拔骨属动静相兼的运动方式,是最适合人体锻炼的养生功法。建议大家都养成抻筋的好习惯,忙里偷闲就抻一下。刚开始的一个星期左右可能会出现疼痛,但是坚持下来就会好的。

        养筋汤

        来源:  《辨证录》卷八。

        组成:  白芍30克熟地30克麦冬30克炒枣仁9克巴戟天9克
        用法:  水煎服。一剂筋少舒,四剂筋大舒,十剂疼痛、酸麻之症尽除。
        功用:  补肾养心,滋肝舒筋。
        主治:  肝肾不足,心阴亦虚,筋缩不伸,卧床呻吟,不能举步,遍身疼痛,手臂酸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秘传九把锁开启法--------起死回生之术
拨筋按摩(一)
道医传承 | 手法治疗详解
推拿中的开锁:起死回生之术
推拿秘技,推开“九把锁”经络疏通,气血流畅
推拿绝技“八把半锁”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