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硬核解密:掷弹筒的原理,是怎样的?日本的89式掷弹筒又有多猛?

掷弹筒简史

一九零四年到一九零五年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吃了俄军迫击炮的亏,战争结束后,日本就大量研制了迫击炮和掷弹筒装备军队。掷弹筒和迫击炮是一个大类的东西,掷弹筒也是迫击炮,是一种超轻型迫击炮,或者说是一种简易型迫击炮,全世界最先玩掷弹筒的就是日本。

掷弹筒结构

以日本的八九式掷弹筒为例,掷弹筒主要由炮管、调节螺杆、调节螺母、钣机、脚钣等五个部分组成。炮管就是用来装填炮弹和发射炮弹,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则是用来调整炮弹陷入炮管的深度,炮弹陷入得越深,炮弹就会射得越远。相反,炮弹陷入得越浅,炮弹就会射得越近,最终的效果就是用来调节掷弹筒的射程,钣机就是用来击发炮弹,脚钣则是用来杵在地上稳定炮身。

掷弹筒原理

我们还原掷弹筒发射一枚榴弹的全过程,大家就清楚它的原理了。第一步:炮手将掷弹筒大概对准要打击的目标,架设好掷弹筒,用手扶住炮管,因为掷弹筒没有炮架,发射的全过程都是由炮手用手扶住炮管以稳定炮身体。第二步:炮手将榴弹从炮管口装入炮管内。第三步:炮手将掷弹筒炮管上的白线对准要打击的目标,这个过程也就是瞄准了。

第四步:通过经验估算出掷弹筒和要打击的目标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调节调节螺母,让炮弹下沉到炮管内合适的深度,最终的效果就是调节掷弹筒的射程。调节这个调节螺母实际上就是调节炮管内螺杆的高度,这个螺杆是顶着装在炮管内的炮弹的,把这个螺杆调低一点,炮弹就陷入炮管深一点,相反调高一点,炮弹就陷入炮管浅一点。

其实第三步、第四步都属于瞄准这个过程。因为掷弹筒的射程只有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完全可以凭经验瞄准,而不需要任何瞄具,掷弹筒上也确实没有任何瞄具,有经验的炮手凭经验就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命中率。

第五步:炮手扣动钣机,这个钣机可以直接扣动,也可以在钣机的小环上系上一根线,从而可以拉动钣机。第六步:扳机扣动或者拉动后,就会释放装在调节螺杆内部中心位置的击针,击针弹出就能击中炮弹底部的底火,底火燃烧后,就会继续引燃炮弹内部的发射药,发射药爆炸后就会在炮管内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这些高温高压气体就把炮弹给顶住了,炮口也就是发射出去。至此,这传统的原理我们就说清楚了。

为什么炮弹在炮管内陷入的深一点就会射得远一点,相反就会射得近一点

答案是炮弹在炮管内陷入的深一点,炮弹的底部和炮管底部之间的空间就要小一点,在相对小一点的空间里,炮弹的发射药爆炸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压强压力就要大一点,专业的说法是膛压就要大一点,从而给到炮弹的推力就要大一点,最终炮弹就要射得远一点。相反,炮弹在炮管内陷入的浅一点,炮弹的底部和炮管底部之间的空间就要大一点,在相对大一点的空间里,膛压就要小一点,最终炮弹就要射得近一点。

当然这个答案的前提是炮弹的发射药剂量是一样的,实际情况中也确实是一样的,因为掷弹筒的炮弹都是统一规格的,并不存在像迫击炮的炮弹一样有附加装药。

掷弹筒战技

以日本的八九式掷弹筒为例,日本八九式掷弹筒的战技诸元如下:口径五十毫米,全炮长四百一十三毫米,也就是四十公分左右,全炮重二点七公斤,最小射程七十五米,最大射程七百米,有效射程五百米,杀伤半径八米。二战期间,日本曾大量装备八九式掷弹筒,在日军的八九式掷弹筒面前,咱们当年可是吃了不少的亏。

当时的日军使用掷弹筒作战大概是这么一个套路。第一步:和我军遭遇后,先用掷弹筒打击掉落我军机枪,从而解除我军的火力。第二步:如果我军冲锋,那日军就拿出他们的机枪对我军一同扫射。如果我军不冲锋,死守阵地,那么日军就继续使用这掷弹筒吊设射炮弹对我军阵地进行轰击。一发炮弹落下来,少说也得杀伤我军数人到十数人。

面对日军依托掷弹筒搞出来的这么一个作战套路,当时我军确实曾大伤脑壳,后来想出来一绝招,也是唯一的招,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军也大量仿制了日本的八九式掷弹筒投入战争,掷弹筒就是一种超轻型或者简易型迫击炮,它与迫击炮的实战作用效果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炮手操作失误 32斤炮弹在炮管里爆炸 6人丧命 10人重伤
连炮手都不知道炮弹会飞到哪儿去,奇特的比利时Delattre迫击炮
历史开讲
炮手装填失误 16公斤炮弹在炮管内爆炸 6人丧命 10人重伤
“二战”日军装备的步兵支援武器“掷弹筒”
军事知识·迫击炮全系统知识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