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功者都是孤独的(史上最伟大的交易)书评
次贷危机以前,保尔森这个名字更多是指亨利*保尔森,高盛的前董事长,时任美国政府财政部长。而次贷危机以后,这个名字更多是指约翰*保尔森。对,就是那个做空房屋抵押贷款获得巨额收益的对冲基金经理。在整个华尔街风声鹤唳的2007年,他掌管的基金盈利150亿美元,个人收入超过40亿美元,一举登顶最赚钱基金经理榜。2008年至2009年,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相继倒闭破产,次贷危机扩大蔓延,约翰*保尔森也继续扩大战果兑现筹码,荣膺“对冲基金之王”的称号,跻身成为可以与索罗斯、巴菲特、利弗莫尔这些人齐名的华尔街圣殿里的伟大人物。 2010年,约翰*保尔森以120亿美元的身价列于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45位。
关于保尔森赚钱的传奇和丰功伟绩,可以找到很多的新闻和描述。本质上来说,《史上最伟大的交易》这本书是保尔森的个人传记。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感受如下:
1、保尔森的父亲是会计师,母亲是儿童心理专家。父母一共生育了四个孩子,保尔森排名第三,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其家庭并不富有,属于中产阶级里的下游水平。
2、保尔森在纽约大学拿到金融学士,后来进入哈佛商学院攻读MBA。在哈佛就读期间,听了著名的并购专家KKR创始人科尔伯格的演讲,对华尔街产生了兴趣。1980年,保尔森从哈佛毕业,成绩排名班级前5%——以中国人喜欢看出身、论背景的眼光,保尔森算得上是优秀,但并非顶尖级的那种“出类拔萃”。
3、保尔森的第一份工作并不如意。他商学院毕业后进入波士顿咨询公司,主要工作是调研,然后就是和同事们聊天、和秘书们调情。
4、第二份工作才算进入了华尔街,但同样是失败。他加入奥本海默公司,寻找潜在收益的大型杠杆交易。但几年以后就暴露出经验不足、缺乏必要的金融技巧引领收购交易,于是开始重新寻找工作。
5、后来他进入贝尔斯登,仍然从事并购交易。这次才算得上有所起色,四年后成为并购部经理,算是并购交易的专家吧。
6、保尔森直到45岁才结婚。对生活纽约的年轻人而言,高薪、单身意味着什么,想必每个人都可以猜得到。他年轻的时候,热衷于花天酒地、时尚派对、流连于夜场,还投资过曼哈顿的夜总会、迪厅,还因醉酒驾车被捕。书中对此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着墨不多,但很显然,这种方式曾经是保尔森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后来保尔森成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到处寻找投资人时,他以前的生活方式给他筹资带来过麻烦——任何投资人都会判断这个基金经理是否可靠。由于四处筹资未果,他是自掏腰包200万美元才开创了自己的基金公司,公司只有自己和另外一名员工。他甚至一度自我怀疑,问自己的父亲,“自己是不是入错了行?”。
7、保尔森虽然也做过成功的个人投资,他和同事投资了一家啤酒厂,收益不错:投资2.5万美元,后来价值逾百万。1994年,他在39岁成立自己的基金公司,专注于并购套利的交易,个人资产不到一千万美元。若以圈外人、特别是中国人的标准来看,当然算得上成功人士。但以华尔街的眼光来衡量,在对冲基金那个圈子里,他是属于默默无闻、寂寂无名的小角色,如同沧海一粟,没有任何知名度,没有任何优势和特色。美国资本市场上,每天都有新的对冲基金成立,也有基金公司清盘关闭,就如同风起云涌、花开花落的季节变换一样稀疏平常。打个中国式的比方,当时的保尔森,就是一个刚从学校毕业、一个月能拿四五千块钱的职场新手而已。这样的学生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你能判断出哪个学生将来能成就大业、可以在金融历史上浓墨重彩?恐怕上帝也没有这样的眼光。
8、让保尔森做空美国房市的建议出自于另一个人:佩莱格里尼。一个意大利裔美国人,比保尔森小一岁,哈佛同学,是一个悲催的倒霉鬼、失意者。两次婚姻失败,在华尔街的职业经历毫无亮点可言,失业之后到处碰壁、求职,银行卡里分文不剩,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才于2004年春季在保尔森的基金公司里谋得一个分析员的职位——这个职位很尴尬,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是那些初出茅庐的毕业生们干的,而佩莱格里尼的年龄足以成为他们的父亲。在保尔森的基金公司里,佩莱格里尼并不受重视,出于保护饭碗和自我表现,2004年10月向自己的同学兼老板保尔森提出了关注CDS的建议。作为老板的保尔森,不轻易否决下属的建议,鼓励他深入调查研究。于是佩莱格里尼全力以赴的研究房市,寻找房市泡沫的证据,判断房市拐点。正是由于佩莱格里尼出色的基础工作,才让保尔森坚信美国房市泡沫一定会破灭的判断:买入CDS,沽空CDO,卖空ABX指数,孤注一掷做空美国房市!
9、佩莱格里尼在2007年的收入是1.75亿美元,这是保尔森付给他的薪水和奖金。从2004年加入保尔森的基金公司时的穷困潦倒,到身价亿万,佩莱格里尼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当然,这一年保尔森自己的收入是40亿美元。由于长期笼罩在哈佛校友保尔森的光环下,而且在公司里,佩莱格里尼看不到个人前途,感觉受到忽视,他于2008年12月底辞职,创办了自己的投资公司。
10、我们更多的是看到这些人功成名就后的风光。这个行业的压力之大同样令人恻目,由于保尔森在房地产火爆时敢于逆天而行,固执的卖空房市,导致他新成立的基金找不到客户,也得不到老客户的理解,为了缓解压力,他不得不通过跑步、游泳冲浪、打网球来缓解压力,调节自己的心情。最后不得不拿出自己的钱,孤注一掷。而佩莱格里尼放松的方式是,带着儿子冲浪、练车,在中央公园散步。保尔森麾下的另外一员大将罗森博格,在妻子生产时,还在产房的角落里看电脑,用电话进行交易。
11、次贷危机前,看空房市的并非保尔森一人。有些人看空得太早,或者节奏没有把握好,得不到投资人的信任,倒在了黎明来临前的夜晚,比如书中的迈克伯利。也有一些人,同保尔森一样,有着先知先觉的敏锐,看空得正当其时,通过操作大获其利、赚得盘满钵满。格雷格*李普曼为自己的公司德意志银行赚了20亿美元,个人投资者杰弗里*格林至少狂赚5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安德鲁*拉赫德这个人,简直把看空房市当做了一种信仰,用自己所有的钱沽空CDO和卖空ABX指数,最困窘的时候,他用三明治、罐头充饥,几乎付不起房租,过着贫民一样的生活,为能找到相信他的投资商简直就像西天取经一样经受磨难。用了15个月的时间,拉赫德的投资收益10倍,自己赚了1000万美元,为客户赚了1亿美金。他给自己的客户兑现了收益、发了一封公开信之后,独自退隐江湖——他经受的压力和苦难,绝对不在保尔森之下。但全力做空、赌注如此之大的,只有保尔森一人。尽管在次贷危机中的寒夜里,美国的上空仍然有许多星辰闪耀,但作为月亮的保尔森一出现在华尔街的夜空,所有的星光都黯然失色了。
12、(书外话)事后,有业内人士评价说,“从智力角度而言,看空次贷市场不是最难的,难的在于高超的交易技巧,以及面对暂时巨亏仍持续保持高仓位的勇气。保尔森基金一度账面遭受巨大损失,但他们挺过来了。至于交易技巧,大方向赌对了,小门走错,使用的工具不得当,一样白搭。”
13、2007年之前,保尔森的基金公司作为华尔街众多对冲基金中的一员,无论是从管理规模,还是收益来看,都只是普通平凡默默无闻。2007年之后,保尔森声名鹊起扬名世界,投资大师索罗斯邀请他共进午餐,美国国会发传票给他召开听证会——全世界都在关注他的言行举止,聆听他的谈话。保尔森从一个无名小卒,一下子步入了华尔街神殿,接受全世界投资者的顶礼膜拜和景仰。
书外感想。
一、我个人觉得,约翰*保尔森与现在NBA火爆的林书豪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毕业于哈佛,在成名之前都默默无闻无人关注,在自己所在的圈子里都是边缘人物,并没有太多的亮点。但他们自己每天都勤学苦练、坚定信仰、不轻言放弃,最后把握住时机,一举扬名世界——这就像梦想成真的励志大片一样,美国梦的现实代表。
二、所有的成功人士,在被奉为“神”之前,仍然和普通人一样。我们每个人身边都存在这样的人,他们可能是失意者,边缘人物,他们并不主流,属于孤独的少数,他们的看法、观点倍受冷落,甚至遭遇非议和排挤——但是,真理有时候就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遇到合适的时机,荣耀之光就会照耀他们,历史会被他们改写。的确,这有点像好莱坞大片的情节,但是,生活从来都比电影精彩,不是吗?
三、在已经过去的2011年,美国经济停滞不前,随着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全球市场都受到严重打击。保尔森由于错误地预测美国经济将会复苏而压错了赌注。2011年度,保尔森麾下的两只基金,一只亏损52%,一只亏损36%,而同期的标普500指数基本持平。
一个作家最大的错误就是最先就写出了他最好的小说。这句话如果套用在一个基金经理身上,那么或许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扬名立万的一次、唯一的一次就赚取了最大的收益。不知这句话套用在保尔森身上是否恰当?无人可以解答。
巴菲特靠着40多年的年均收益率超过20%而被封为“股神”,索罗斯狙击英镑,做空东南亚,两次横扫世界如无人之境,足以彪炳史册。保尔森的基金继续增长不难,要超越标普500指数也不难。但要想重复连续两三年收益超过百亿美元的神话,那简直就是上帝本人莅临华尔街。
谁知道呢?上帝本人还曾经亲自降落凡间打篮球呢,谁又保证上帝本人不亲自操盘对冲基金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洞见繁荣中的危机?掌握3把钥匙|史上最伟大的交易
交易无关赔赚,对冲基金大佬索罗斯,保尔森巨亏的经验总结
大佬故事 | 狂飙华尔街的数学怪才 詹姆斯·西蒙斯
【图文】最牛对冲基金经理:收益超巴菲特索罗斯
华尔街的“做空”与“逼空”游戏
带你认识《大空头》原型,做空专业户保尔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