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人礼

成人礼—从男孩到男人:人生最大的冒险

分类:人文传奇 | 标签: 成人礼  dave  哥尔  基努  鲨鱼 
2008-07-07 16:52 

成人礼从男孩到男人:人生最大的冒险

世界各民族存在着五花八门的男孩成人礼,其中,崇尚残酷成人礼的民族并不少见。非洲的50多个国家中,至今仍有30多个在不同范围内以“割礼”作为男孩的成人礼,即把男孩全部或部分阴茎包皮切除;在肯尼亚,吕欧族的男孩在接受成人礼时,要将下排门牙拔掉;秘鲁盛行“跳崖礼”,男孩需从8米高的悬崖上跳下以完成成人仪式;最骇人听闻的成人礼出自加拿大洛基地区的印第安部落,这里的男孩需生吞一条活蜥蜴……

相对于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成人礼,古中国的成人礼则显得十分儒雅高洁。在我国汉族,男孩成年时需行“冠礼”,所谓冠礼,就是用缁布帽子给年满20岁的男子“加冠”。《礼记·曲礼》云:男子“二十曰弱,冠”。整套冠礼,有筮日与筮宾、束发、加冠、醴礼与取字等程序,从形式到内容都带有温厚高雅的儒家风范。中国人“礼仪之邦”的精神特质和文化特点从中可窥一斑。

一向以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对男人的教育和启蒙。而在男孩成人礼中,这种教育和启蒙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或许这是个偏见,不过,摄影师朋友Dave却与我有着同样的见解。两年前,Dave曾跟随一个纪录片摄制组到世界各地拍摄民俗风情,见识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男孩成人礼。这些成人礼既不高雅也不残酷,但极富挑战性,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他仍为那些独特民族的精神洗礼所深深迷醉。

 

神秘岛国之死亡蹦极

摄制组的第一站是南太平洋瓦努阿图群岛的偏远小岛——彭蒂科斯特,Dave刚抵达岛上的邦兰普村,便逢上一年一度的“纳哥尔”。纳哥尔可以说是蹦极运动的前身,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名叫萨米娜的女骇嫁给了一个恶棍,这个脾气暴躁的男人经常毒打她,她实在不堪忍受,逃进了森林,男人拎着木棍在后面紧紧追赶。萨米娜爬上一棵树,男人也跟着爬了上去。萨米娜爬到树顶,纵身跳下,男人也跟着跳下。结果男人摔死了,萨米娜却毫发无损,因为她在自己的脚踝上绑了藤条,就在她快要跌落地面的时候,藤条将她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村人钦佩萨米娜的勇敢和智慧,于是建了一座木塔,让村里的女人们也像萨米娜那样跳下去。不过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女人跳下时,她们的草裙会翻过来,很不雅观。于是男人们决定由他们来跳。此后,这种活动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而那个从跳塔上跳下来的人,会被视为真正的男子汉。

瓦努阿图群岛的土著文化在近代曾受到西方殖民文化的冲击,但一些独特的风俗还是延续下来,纳哥尔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拍摄过程中,Dave认识了一个名叫塞利的16岁男孩,他已经做好了参加纳哥尔的准备。心情同样迫切的还有塞利的两个小伙伴——瓦拜克和萨里,这两个男孩都参加了去年的纳哥尔,但在最后一刻却因恐惧而放弃了。他们的恐惧情有可原,因为跳跃者的生命完全取决于绑在他们脚踝上的藤条,虽然巫师宣称神会保佑跳跃者,但还是有人因此丧生。

塞利带着Dave去观看跳塔,Dave惊讶地发现跳塔竟然有30米高,足以让56个人从塔身的不同部位跳下。Dave还奇怪地发现,跳塔周围只有男人和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转来转去,根本不见女人的踪影。后来,他才从塞利口中得知,这是邦兰普人的风俗:在纳哥尔开始之前,女人不可以走近跳塔。这个回答令Dave啼笑皆非,明明是由女人引起的活动,最后却成了男人的专利。

跳塔建好后,参加跳跃者需自己制作“哥尔”,也就是起跳板。塞利和萨里在距塔底10米高的位置制作哥尔,塞利的父亲麦格瓦的跳跃位置则在30米处的最高点。在邦兰普村,每个男人都想成为“头跳”——从最高点跳下的人,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接下来还要安装藤条。跳跃者需要两根完全一样的藤条,它们的长度要和跳跃的高度相当,跳跃过程中的拉伸程度也要考虑进去。藤条的粗细要和跳跃者的体重成比例,成年人用的藤条每根大约重40公斤,少年用的藤条每根大约重15公斤重。制作哥尔和安装藤条都是十分精细的工作,稍有偏差,跳跃者的头部就可能撞向地面。而一次成功的跳跃,头部只能擦过地面的浮土。彭蒂科斯特岛生长着好几种藤条,但只有一种能在人们从高处跳下时拉住他们而不会断裂。塞利自己不会挑选藤条,不过他的父亲却深谙此道,在父亲的指点下,塞利在邦兰普森林里找到了两根满意的藤条,他得意地拿给Dave看,笑得很开心。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Dave早早地就来到了塔下。这是一场盛大的纳哥尔,主角是跳塔上那56个哥尔的主人,他们将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跳下去。跳塔周围,人们载歌载舞,为他们助威,受到他们的感染,Dave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塞利是第一个跳跃者,他父亲细心地为他绑上藤条,叮嘱他:“不要多想,也不要在塔上待太久,否则你就不敢跳了,你就永远是个小男孩……”

塞利站在哥尔上,位置不是很高,但站在地上的Dave却看他似乎有些怯意,Dave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好在塞利忧郁了一下后,终于跳了下去,Dave和其他人一起为塞利欢呼起来。看到塞利安全落地,萨里和瓦拜克也先后跳了下来。瓦拜克的藤条不太结实,让Dave为之一惊,但幸运的是,他并没有受伤。

随着起跳点的不断升高,气氛越来越紧张。最后,跳塔上只剩下塞利的父亲麦格瓦了。他用完美的一跳,为这次纳哥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塞利对Dave说,他梦想着有一天也能像父亲那样,赢得“头跳”的荣誉。

 

浩瀚海洋之呼唤鲨鱼

到达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坦比尼村时,Dave见识了本地人一项奇异的本领——呼唤鲨鱼。巴布亚新几内亚由600 余座大小岛屿组成,岛上的土著民据说来自亚洲,早在一万年前便定居于此。在当地一些古老的部落里,人们至今过着简单的原始生活。Dave在坦比尼村见到了一位以捕鲨闻名的老人——沙拉姆。沙拉姆虽然已年过六旬,但仍从事捕鲨工作,据说他能和鲨鱼的灵魂对话。老人告诉Dave,对于坦比尼人来说,捕鲨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按照传统,每个男孩在成为真正的“劳伦”(男子汉)之前,都必须赤手空拳捕获一条鲨鱼。当Dave问老人他男子汉生涯中的第一条鲨鱼是何时捕获时,老人自豪地说:“12岁。”

这种自豪的口气和骄傲的神情使跟在Dave身边的两个小男孩——基努和胡里奥很不开心。这两个坦比尼男孩已经16岁了,他们身体强壮,在陆地上都是捕猎好手,但却从未亲手捕到过鲨鱼。离开沙拉姆后,这两个男孩悄悄地对Dave说,他们一定要逮条最大的鲨鱼,让那老头闭嘴。

基努和胡里奥花了几天工夫,用大树造了一条被当地人称为“皮罗格”的小船。乘坐新船捕捉第一条鲨鱼,这是坦比尼人的传统。之后,他们开始制作捕鲨工具,但是并不顺利,最后只得去向“多嘴的老头”求教。

坦比尼人传统的捕鲨工具有两种:一种是能发声的椰子,这种工具能制造出一种传得很远的低频声音,模仿一条受伤的鱼在水面挣扎,可诱使鲨鱼赶来尝鲜;另一种工具是特殊的套索,它由一根木棍、一块木头和一条绳索组成。捕鲨前,诱饵绑在木棍上,木头中间挖一个洞,绳索穿进去,打个活结。鲨鱼吃诱饵时,头很容易套进绳索里。沙拉姆告诉Dave,这两种工具是坦比尼男孩捕鲨时唯一可以使用的工具。Dave对此迷惑不解,沙拉姆解释说,在当地的传说中,这种捕鲨方法是马洛瓦神教给坦比尼人的“魔法”:马洛瓦神先创造了鲨鱼,后创造了人。鲨鱼有很多食物,而人却常常挨饿,于是马洛瓦神托梦告诉人们,可以捕猎鲨鱼作为食物,但在捕鲨前的一个星期内,不能吃水果及鸟碰过的食物,也不能行房事,以保证自己的纯洁。然后他又告诉鲨鱼,如果一个纯洁的人召唤它,它必须出现。鲨鱼忠实地执行了马洛瓦神的命令。为了公平起见,马洛瓦神也禁止人们捕鲨时使用鱼叉一类的工具。

在沙拉姆的帮助下,两个男孩各划一条船出海了。狗鱼是鲨鱼喜欢的猎物,狗鱼群出现的地方,附近一般也会有鲨鱼。为了找到鲨鱼,基努一直追踪着一群狗鱼,并用椰子工具召唤鲨鱼。然而,一上午的时间过起来,除了一条好奇的蝠鲼游过来查看动静,并无鲨鱼的踪影。不过,午后不久,椰子的魔力终于显现了,几条鲨鱼开始在海面上若隐若现。基努雀跃起来,他希望将鲨鱼引得更近些,然而鲨鱼并没有游过来。天色渐渐暗下来,基努只好划船回到岸上。胡里奥的情况和基努差不多,也一无所获。Dave劝慰他们别心急,他们不听,急急地跑去找巫师,希望得到巫师的指点。巫师告诉他们,是另一些别有用心的巫师封锁了大海,他会使用解封的巫术,让基努捕到鲨鱼。但一连好几天,他们都一无所获。他们一遍遍地召唤鲨鱼,有几次,鲨鱼离他们只有咫尺之遥,可当他们激动地将诱饵投进水里后,鲨鱼却倏地游走了。

鲨鱼为何不肯游近自己呢?一天傍晚,两个男孩坐在海边苦思冥想。基努突然意识到他错在哪里了——他宁肯相信巫师的巫术,也不肯去向沙拉姆求教,难免要走冤枉路。但胡里奥却觉得沙拉姆太老了,而他们足够强壮,只是欠缺运气而已。两个男孩争执起来,最后,一个起身回了家,另一个则走进了沙拉姆的小屋……

第二天,两个男孩再次出海。基努成功捕获了鲨鱼,宣告自己告别了男孩时代。胡里奥依旧空手而归,只好去向沙拉姆取经,他终于明白,要想成为男子汉,光凭力气和蛮干可不行,还要有智慧和头脑。也许,这就是捕鲨的意义所在。

 

沙漠腹地之跳公牛

还未到埃塞俄比亚奥姆河谷的哈马尔部落,Dave就听说了这里的“跳公牛”仪式。巧的是,摄制组刚到奥姆河边就遇到了哈马尔男孩扎希。扎希已经18岁了,为了正式步入“成人”行列,他正在进行一次意义重大的旅行。他3天前从自己的村落出发,横穿哈马尔领土的心脏地带,到达奥姆河,这个行程被哈马尔人称为“尤库利”。接下来,他要去部落营地,邀请族人于4天后参加他的“跳公牛”仪式。

奥姆河边有一块巨石,Dave向扎希打听这块巨石的来历。扎希说这块巨石是哈马尔部落的标志物,很久以前,哈马尔部落的一位首领曾在此与一头狮子展开了殊死搏斗。这个故事令扎希想起了现在的部落首领马塔,他告诉Dave,他也要成为马塔那样坚毅勇敢的“冬扎”(男子汉)。

扎希很善谈,他劝Dave不要理会河对岸的布米斯人,布米斯人是他们的死对头,经常在夜里偷走他们的牛,多年来,两个部落一直冲突不断。扎希最大的梦想就是拿起武器保卫家园,与布米斯人作战。然而,按照部落习俗,一个男孩只有成为“冬扎”才能获得与敌人作战的荣耀,并且获得结婚生子、拥有自己的牧群的资格,但目前扎希还只是一名“斯克亚”(未接受成人礼的年轻人)。正因为他是个“斯克亚”,所以,他手里握着的不是哈马尔勇士的步枪,而是一个被当地人称为“波克”的木制生殖器。当他看到Dave盯着他手中物时,很快地说,他很快就不必拿着它了。他就要成为冬扎了。他着重强调着。

摄制组跟随扎希来到部落营地,男人们正在为第二天与布米斯人的战斗做准备。扎希带来很多打了4个结的干草,每人发了一根。被邀请者每天都要打开一个结,当最后一个结打开时,就表明“跳公牛”的日子到了。扎希希望所有的族人都能参加他的“跳公牛”仪式,但他知道这是想想而已——在与布米斯人的战斗中,总会有哈马尔人牺牲。

随后,扎希又带着摄制组回到他自己所在的村落。在等待“跳公牛”的日子里,扎希享受着王子般的待遇,每天都有牛奶和蜂蜜食用。根据哈马尔人的传说,世界上第一个男子巴克莫罗,就是神用母牛和蜂蜜创造出来的。

4天过去了,扎希终于等来了“跳公牛”仪式。部落里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暂时忘却了战争的伤痛——与布米斯人的战斗已经结束,40多名哈马尔人被永远埋葬在奥姆河谷。那些已经跳过公牛但还未结婚的“马兹”们,将自己打扮得很漂亮,姑娘们则跳起了舞蹈,尽情挑逗马兹——这些年轻人中,会有她们未来的丈夫。马兹们开始鞭打姑娘们,姑娘们并不退缩,对她们来说,接受鞭打也是一种洗礼。她们身上的伤痕是成功与美丽的标志。扎希眼睛里露出向往的神色,他恨不得马上加入他们的行列。

在正式“跳公牛”之前,扎希还必须完成最后一项秘密仪式:沐浴。在哈马尔人的一生中,他们会在两次神圣的仪式前进行沐浴,第一次是婴儿时期的“嘎利”仪式,第二次就是成人仪式。激动的扎希郑重地洗了澡,然后赤裸着坐在新鲜的母牛皮上,木制生殖器“波克”放在他张开的双腿间。马兹们将他团团围住,一边抽打“波克”,一边给它套上8个铁制手镯。然后,一名马兹倒了些牛奶在“波克”上,这象征着接受洗礼者的新生。

黄昏时分,由部落长者挑选出的30头公牛被带到仪式现场,它们站成一排,组成一座“桥”,这座“桥”象征着从青春期步入成年的道路。浑身涂抹油和炭灰的“查科尔马兹”,也就是前一批接受洗礼的男子,围牛站成一圈。扎希站到了“桥”边,他必须4次跨越这座“桥”,如果跨不过去,或者“桥”断了,他就会被视为一个不幸的人,受到部落成员的冷落,也不会有姑娘愿意嫁给他。他可不想过那样的生活。这些话,他不止一次和Dave说过,可见他内心深处是多么紧张。

马兹们喃喃地念起了咒语。Dave看到扎希深吸了一口气,奋力奔向牛群……他成功了。片刻之间,扎希告别了他的少年时光。

 

雪地荒原之追踪驯鹿

俄罗斯的亚马尔半岛是Dave的最后一站。从炎热的非洲到冰天雪地的北国,如此大的空间转移,令Dave感觉就像被时间机器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亚马尔半岛位于北极圈内,狂风从一望无际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呼啸而过,古老游牧民族——涅涅茨人在风雪中放养着驯鹿。涅涅茨人的族源,可追溯至中国汉代游牧于萨彦岭地区的丁零人。为躲避战乱,一批丁零人沿叶尼塞河北迁,到达北冰洋沿岸,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新的涅涅茨民族。同其他生活于边远地区的古老民族一样,如今的涅涅茨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但他们并没有丢弃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在这个游牧部落滞留期间,Dave认识了塞罗塔。塞罗塔13岁的儿子萨迪放春假,从外地的寄宿学校回到父母的“休莫”(一种帐篷),令塞罗塔十分高兴。为了庆祝,他将一头驯鹿面向东方勒死,这是在向太阳和夏天的创造者,也就是天空之神“纳姆”致敬。然后,他割下驯鹿的左耳,将鲜血涂抹在萨迪的前额,祝福儿子健康、幸运、富有。但萨迪对这种血腥的习俗很反感,不过,当他吃起涅涅茨人的传统食物——驯鹿肉时,还是倍感亲切。Dave心里暗笑,孩子终归是天真的。

吃饭的时候, Dave与塞罗塔同桌,Dave招呼萨迪一起坐,被塞罗塔谢绝了。塞罗塔说萨迪尚未成年,需要与妇女、小孩坐在一起,只有在他证明了自己无愧于祖先的血统之后,才能加入男人的行列。入乡随俗,萨迪点点头表示理解。

塞罗塔所在的部族饲养了4000多头驯鹿。由于驯鹿的气息引来许多野狼,因此,夜里看守驯鹿的工作通常由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承担。轮到萨迪站夜岗时,Dave和摄制组的几个人随他一起爬上营地附近的了望哨。夜晚温度降到了零下50摄氏度,没多久,几个人就打了退堂鼓,回了营帐,只剩下萨迪一人坚定地守候在寒冷中,伴随他的,只有寒风的呼啸和野狼的嚎叫。

第二天早上,Dave是被一阵吵嚷声惊醒的,他出去一看,只见白茫茫的雪地里,驯鹿的尸体和殷红的血迹赫然入目,旁边站着垂头丧气的萨迪。Dave过去一问,方知萨迪昨晚不知何时沉沉睡去,狼群趁机咬死了3头驯鹿,还有好些驯鹿受惊跑丢了。

驯鹿为涅涅茨人提供了食物、衣料、帐篷以及运输工具,是涅涅茨人的命根子,萨迪告诉Dave,他必须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他要出去寻找驯鹿。吃过饭,萨迪驾着驯鹿和狗拉的雪橇,独自进入凶险莫测的荒漠里了。萨迪的母亲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眼里写满忧虑,但塞罗塔却毫不在意,他告诉Dave,作为涅涅茨族的年轻人,要想成为受人尊敬的男子汉,必须经历类似的考验。

两天过去了,萨迪杳无音信,Dave也跟着紧张起来。此时,冻土已开始苏醒,驯鹿不耐热,涅涅茨人该向北边气温较低的地区迁移了。若再晚些,河面上的冰层就支撑不住牲畜的体重了。摄制组本想留下来等萨迪,可是考虑到离开涅涅茨人他们根本无法在冰天雪地中生存,只得同他们一起离开。这支迁移队伍由45架雪橇和3000多头驯鹿组成,蜿蜒数公里,场面颇为壮观。

当族人在新的地点扎下营帐后,萨迪依然没有消息,塞罗塔也着急起来。对于族人的北迁,萨迪一无所知,他已经走了两天,口粮肯定已经所剩无几。他焦虑地伫立在“休莫”外,向远方凝望着,任Dave如何劝他回屋,他只是不肯。

蓦地,远方白茫茫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些小黑点。这些小黑点向营地方向缓缓移动,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是萨迪带着走失的驯鹿回来了!”塞罗塔惊喜而自豪地大声喊起来。的确,是经受住考验的萨迪回来了,Dave举目望去,见萨迪很快来到了近前,问他是如何找到驯鹿并寻回营地的,他轻描淡写地说:“涅涅茨人天生就有辨别方向的神奇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和我一起看非洲(二)哈莫族原始部落的成人礼。
【奇闻异录】这里的女人在举行成人礼时,会求男人狠狠抽她
温情一幕:蒙古男孩与他的驯鹿,希望孩子长大后也能有这般回忆。
14岁男孩家有4000头驯鹿,他在极寒中找回走失鹿群,成为真正男人
鲨鱼袜成人款钩针图解
被死神遗忘的一条鲨鱼,活了400年,从明朝到现在,让人类羡慕不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