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临床精要 (病因病机)5.2.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原创 宏五学堂 宏五学堂 2021-09-27 04:29

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原文】

《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1】,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2】。

【注释】

「1】邪之所凑∶邪气侵犯。凑,聚合,此作侵犯解。2】阴虚者,阳必凑之∶阴虚之人,阳邪易乘虚侵犯致病。

【语译】

邪气之所以侵犯人体造成疾病,其根本原因在干人体的正气已经虚亏。阴虚的人阳邪必定乘虚而入侵致病。

【经文分析】

本段经文说明疾病的发生,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即正气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邪气是发病的条件。与《灵枢·百病始生》所论"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及《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具有相同的意义,均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反映了《内经》关于发病学说的重要观点。但《内经》并没有否定外邪致病的重要性,也强调对"虚外贼风",必须"避之有时"。

【临床运用】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临床意义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观点,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从发病角度而言,正气相对不足,可成为易感某些病邪的内在因素,即发病的易感性。如《素问·痹论》指出虽然风寒湿三气是引起痹证的主要外邪,但若营卫气不虚,则不会发生痹证。《灵枢。五变》指出;"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痒"、"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均指出因人体各部正气不足,而引起相应之病证。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安作劳"的养生方法,达到"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的养生目的。历代医家治病时也重视正气的调理,如元代朱丹溪根据"阴虚者,阳必凑之"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观点,强调阴精对人体的作用,因而治病与养生上都重视保养阴精,特别强调节欲保精,提倡晚婚,"必近三十而后嫁娶"的主张,并著有《色欲箴》。

已无更多数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到养生时——健康小知识(体质学说的应用)
《黄帝内经》“病因病机”的智慧解析
:<黄帝内经1000问>(6)
黄帝内经 第四十五讲 《灵枢.百病始生篇》
病因病机163--172.
感冒的病因病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