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临床运用 (藏象经络)6.19.经脉别论

宏五学堂 2022-04-05 04:29

内经临床运用 (藏象经络)6.19.经脉别论音频:00:0007:20

临床应用

本篇重点讲述了两个问题,一是七情、饮食、劳逸、气候等多种因素在过度的情况下,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使经脉气血的运行出现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二是对水谷精微物质的输布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认为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经脉的循行来实现的。经脉中经气的循行和心肺密切相关,气血循经脉布散全身,营养人体。因此,经脉对人体新陈代谢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对血脉的循环及营养物质的交换,气血交会途径的认识与现代医学大小循环的理论虽然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生病起于过用

"生病起于过用"的观点对后世中医发病学理论的发展及临床诊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各种"过用"因素,均可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偏盛偏衰、机体功能失其常度而造成疾病。因而,医者诊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于针对"过用"之原因、部位、性质,有的放矢,适时纠正相关偏差,使之恢复正常。

《素问·征四失论》提出,诊病时如果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取寸口,何病能中?"《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说明临床诊治需密切关注气候与人体疾病变化的内在联系。《素问·八正神明论》又指出,使用针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素问·脉要精微论》则阐释"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之道理;《灵枢 。百病始生》推崇医者宜详察其所病,以知其应,得知其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等,强调治疗合于四时阴阳的重要意义。

临证遣方用药、针刺等治疗的施用,亦应当适度,勿使之"过用"伤正,补偏救弊,更宜刻刻不忘顾护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素问·至真要大论》明确表述∶"无问其数,以平为期。"盖五味各有所入,各走其所喜,故药食五味不可过之,治疗中补勿宜太偏,攻勿宜太过,否则灾祸接踵而至。《素问·藏气法时论》也认为,用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究其原因在于"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故"四时五脏,并随五味所宜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则进一步将药食对人体的作用综合分析,概括言之,五味入胃,各归所喜,因此"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而增久,夭之由也",将五味之有益功效,与过用之弊端做了深刻揭示,为临床药食遣用的重要格言而广为流传。《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倡导"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亦同法",将药食的使用与天时结合,告诫"反是者病"。文中还强调在治疗中,即使是"大积大聚"可攻之邪,也宜"衰其大半而止",勿使过之而遗后患。《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骨肉果菜,食养尽之,其原则在于"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综上所述,过度因素的致病特点、摄生防病的合理法则、遣方用药的适度施用,其理论均渊源于《内经》的"生病起于过用"。临证中要注意各种因素"过用"的致病特点,把握摄生防病的合理法则,治疗中强调"以平为期",不可"过用",倡导"无使过之,伤其正"的指导思想,对于正确遣方用药,提高疗效,防止药物不良影响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肺、脾、肾三脏与水液代谢关系的临床应用

在讲述水液在体内代谢过程时,经文着重强调了肺、脾、肾三脏的重要性,"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这段描述把肺、脾、肾三脏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地描述出来,即后世所说的"肺为水之上源,脾为水之制,肾为水脏"。后世中医临床在对水肿病辨证时,也多以此三脏功能障碍为主要依据进行诊断,如脾阳虚型水肿、肾阳虚型水肿、脾肾两虚型水肿、风水(风寒袭肺)等。治疗时,脾阳虚型水肿多以实脾饮加减治疗,肾阳虚型水肿多以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并治,风水泛滥则以越婢加术汤治疗等。

兹举例说明∶

一产妇,遍体浮肿,咳嗽气逆,难以平卧,脉象濡软而滑。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生湿,湿郁生水,水湿泛滥无所不到。肺为水之上源,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聚水而为肿也。肺病及肾,肾气不纳,肺虚不降,喘不得卧,职是故也。喘肿重症。拟五苓、五皮合苏子降气汤,肃运分消,顺气化痰,以望转机;辨证∶产后肺脾两亏,肃运失权;治法∶温肾健脾、顺气化痰;方药∶生白术钱半,肉桂心三分,炙白苏子二钱,淡姜皮六分,连皮苓四钱,化橘红八分,炙桑皮二分,川椒目十粒,粉猪苓二钱,光杏仁三钱,象贝母三钱,济生肾气丸三钱(包煎)。

按语 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牌。脾虚生湿,湿郁生水,水湿泛滥无所不到。肺为水之上源,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聚水而为肿也。肺病及肾,肾气不纳,肺虚不降,喘不得卧,职是故也。喘肿重症。拟五苓、五皮合苏子降气汤,肃运分消,顺气化痰,以望转机。(《孟河丁甘仁医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藏象·经脉别论
《特效穴位使用手册》--之三
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时辰表
大千老师续讲《内经》: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中国文化太美——《黄帝内经》
读和释《黄帝内经》四…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