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临床运用 (藏象经络)6.21.灵枢·本神

宏五学堂 2022-04-07 04:29

内经临床运用 (藏象经络)6.21.灵枢·本神音频:00:0004:18

经文分析

(一)神的意义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神的产生及其在人体的主宰作用

神的产生全赖五脏所藏的血、脉、营、气、精为物质基础,因为人类生命本源物质是精,精成形体,神随形牛,但神对形又起主宰作用。两者是物质与功能的相互依存关系,故精足则神旺,失精则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本神之义,实质也是治病求本。

2.精神活动的主要功能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魂,随心神活动而支配思维意识,属阳,依附阴血而寄于肝。魂强则昼精明而夜安寐;魂不藏则梦游、梦语或出现种种幻觉;若离开心神主宰,可使思维处干混乱状态。如神昏则魂荡

魄,感觉、动作相关的功能,寄于肺,赖肺中精气以发挥作用,反映寒热痛痒,指挥形体动作,属阴。老人目昏耳聋,记事不清,活动迟钝,乃肺气不足而魄衰的表现,若精气败坏,魄失所附,则形体感觉、动作紊乱,古称"魄散""。

心,指担任接受,并反映外界事物的功能(精神、心理活动)。意,心任物留下的第一个印象(表象,记忆),生于心而藏于脾。志,意识和经验的记存(包括"长时记忆"),生于心,寄于肾。

还有思、虑、智等,皆人类特有的功能,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综合分析的精神活动。古人将神的功能"总属于心,分属于五脏",是根据各脏生理特点决定的。此论贯通全篇及《内经》的诸多篇章,为伤神的致病机理,与察神、治神的主要理论依据。

本篇重视精神在防病中的能动性,提出摄生本神的六项原则∶一是顺四时阴阳以摄纳生气;二是适寒暑以保肺气;三是和喜怒以保心神;四是安居处以保脾胃;五是节阴阳(性欲)以保肝肾;六是调刚柔(营卫)以保气血。其目的就在干通过各项养神保精,积精存神的措施,使精神内守,五脏元真通畅。生气既旺,则可以却病延年,此亦"得神者昌"之谓。

(二)伤神的病机及治病本神的道理

1.精神活动失调,是疾病发生及变化的重要因素

七情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正常的精神活动可起到调节精气,促进脏腑功能的作用。但突然过度及长期的精神刺激,超过机体调节范围,便是精神创伤。"心藏神",故伤神首先是心,心主不明,各脏协调关系打破,则连累相应脏腑。

不同因素,其对各脏的损伤各有所侧重,本文以怵惕思虑则伤神,愁忧不解则伤意,悲哀动中则伤魂,喜乐无极则伤魄,盛怒不止则伤志,恐惧不解则伤精,归纳为情志伤脏的6个病理环节,揭示由神伤到精伤的恶性循环,指出内伤劳损的病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五脏有病,气血失调,神的物质基础就会变动

如"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等,可见由于五脏有病,气血失调,神的物质基础变动,精神情志也会异常。本段再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申明形神合参,察知内脏虚实病理变化,以为调神之法。

已无更多数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气化万物,百骸生六神
中医:“神”(二)
《黄帝内经》中的“神”是什么,该如何安养?
【本神】-黄帝内经对于精神和养生的看法 1
万事皆有因(二):情志致病的机转
早泄,心神浮越则精关不固丨从“神”论治,宁神定志可获良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