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临床运用 (疾病)9.24.素问·厥论

宏五学堂 2022-07-07 04:29 发表于天津

内经临床运用 (疾病)9.24.素问·厥论音频:00:0011:38

经文分析

本篇所论厥证,以内伤所致者为主,按其病机可分为3类:一为阴阳偏衰的寒厥与热厥;一为阳气逆乱的暴不知人;一为经脉厥逆之证。篇中突出饮食房室劳倦在厥证形成过程的重要作用。《素问·方盛衰论》指出:“是以气之多少逆皆为厥”,故阴阳不相顺接、气血逆乱,为厥证的基本病理,此与后世对厥证病机的认识基本一致。后世临床上阴寒内盛的手足寒冷,与本篇寒厥相似,而外感热病中热深厥深之热厥,则是阳热内伏,阳郁不达所致,与篇中热厥迥然不同。学习时应予注意。

本篇所论厥证,以内伤所致者为主,按其病机可分为3类:一为阴阳偏衰的寒厥与热厥;一为阳气逆乱的暴不知人;一为经脉厥逆之证.篇中突出饮食房室劳倦在厥证形成过程的重要作用.“素问·方盛衰论”指出:“是以气之多少逆皆为厥”,故阴阳不相顺接、气血逆乱,为厥证的基本病理,此与后世对厥证病机的认识基本一致.后世临床上阴寒内盛的手足寒冷,与本篇寒厥相似,而外感热病中热深厥深之热厥,则是阳热内伏,阳郁不达所致,与篇中热厥迥然不同.学习时应予注意.

篇中第四、五段论经脉厥证,既有六经之厥,又有十二经厥逆,林亿《新校正》云:“详从太阴厥逆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九卷,王氏移于此。”由于经文原非同篇,故前后重出而文有异同,学习时可以互相参照比较。

篇中第四、五段论经脉厥证,既有六经之厥,又有十二经厥逆,林亿“新校正”云:“详从太阴厥逆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九卷,王氏移于此.”由于经文原非同篇,故前后重出而文有异同,学习时可以互相参照比较.

临床应用

“厥”在《内经》里有不同含义,一是厥逆,症状,即四肢冷;二是晕厥,症状,即昏厥、晕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三是逆,病机,即气逆,气机逆乱。本篇主要论述的是症状的厥,寒厥则下肢冷,热厥则足心热,腹满、暴不知人,以及经脉(脏腑)厥等都在强调其症状表现。当然,其中也有气逆的病机存在,如六经厥即是六经气逆。从现代临床来看,很多厥都是昏迷的表现,古人在案例里记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供参考。

“厥”在“内经”里有不同含义,一是厥逆,症状,即四肢冷;二是晕厥,症状,即昏厥、晕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三是逆,病机,即气逆,气机逆乱。本篇主要论述的是症状的厥,寒厥则下肢冷,热厥则足心热,腹满、暴不知人,以及经脉(脏腑)厥等都在强调其症状表现.当然,其中也有气逆的病机存在,如六经厥即是六经气逆.从现代临床来看,很多厥都是昏迷的表现,古人在案例里记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供参考.

窦材治一人,因大恼悲伤得病,昼则安静,夜则烦闷,不进饮食,左手无脉,右手沉细。世医以死症论之,窦曰:此肾厥病也,因寒气客肝肾二经。琵中腕50壮,关元500壮,每日服金液丹,四神丹。至七日,左手脉生,少顷,大便下青白殡数升许,全安。此由真气大衰,非药能治,唯艾火琵之(原注:此症非灸法不愈,非丹药不效。二者,人多不能行,医人仅用泛常药以治,其何能生?)。(《续名医类案·厥》)

窦材治一人,因大恼悲伤得病,昼则安静,夜则烦闷,不进饮食,左手无脉,右手沉细.世医以死症论之,窦曰:此肾厥病也,因寒气客肝肾二经.琵中腕50壮,关元500壮,每日服金液丹,四神丹.至七日,左手脉生,少顷,大便下青白殡数升许,全安.此由真气大衰,非药能治,唯艾火琵之(原注:此症非灸法不愈,非丹药不效.二者,人多不能行,医人仅用泛常药以治,其何能生?)(“续名医类案·厥”)

此案乃因恼怒悲伤,寒邪直人肝肾经,因此,认为必灸不可,大便下青白脓似有肠道宿疾.

张子和治一人,痰厥不知人,牙关紧急.诸药不能下,假张见之,问侍病者曰:口中曾诸药不能下,候死而已.张见之,问侍病者曰:口中曾

涎否?日:有。遂先以防风、藜芦煎汤,调瓜蒂末灌之。口中不能下,乃取长蛤甲,磨去刃,以纸裹其尖,灌于右鼻窍中,豁然下咽有声,复灌其左窍亦然,曰:可治矣。良久,诞不出,遂以砒石一钱,又投之鼻中,忽偃然仰面,似觉有痛,斯须作要,吐胶汪数升,颇腥。砒石寻常勿用,以其病大,非此莫能用动,然无瓜蒂,亦不可便用,宜消息之。大凡中风痰塞,往往止断为风,专求风药,灵宝、至宝,误人多矣。故刘河间治风,舍风不论,先论二火也。(《续名医类案·厥》)

涎否?日:有.遂先以防风、藜芦煎汤,调瓜蒂末灌之.口中不能下,乃取长蛤甲,磨去刃,以纸裹其尖,灌于右鼻窍中,豁然下咽有声,复灌其左窍亦然,曰:可治矣.良久,诞不出,遂以砒石一钱,又投之鼻中,忽偃然仰面,似觉有痛,斯须作要,吐胶汪数升,颇腥.砒石寻常勿用,以其病大,非此莫能用动,然无瓜蒂,亦不可便用,宜消息之.大凡中风痰塞,往往止断为风,专求风药,灵宝、至宝,误人多矣.故刘河间治风,舍风不论,先论二火也.(“续名医类案·厥”)

此案系痰厥,但痰凝深固,治之不易,但该医反对作风治,主张从火治,与案例似无直接关系,乃因学术思想使然吧。

庄一生治金坛库友张逢甫内人,方食时触暴怒,忽仆地,气遂绝。一医用皂角灰吹鼻中不楷,用汤药灌之不受。延至午夜,谓必不治,医遂告去。急叩庄,过视之。六脉尚有,独气口沉伏,细寻之,滑甚,曰:肝木之气,逆冲人胃,胃中素有痰,致痰夹食,闭住胃口,气不得行而暴绝也。但历时久,汤药不入矣。急宜吐之可活,所谓木郁则达之。亟令覆其身,垂首向床下,以鹅翎蘸桐油,启齿,探人喉中,展捎引吐,出痰与食才一口,气便稍通。再探吐至两三口,便觉油臭,以手推拒,但不能言。庄曰:无妨矣。知其体怯,不宜多吐,急煎枳橘推荡之药醉之,尽剂而苏。后以平肝和胃药调理数剂复故。此因暴怒,怒则气上逆,痰因气壅,故现斯症耳。所谓尸厥也。治厥往往有误,予故表其症以示后来云(《广笔记》)。(《续名医类案·厥》)

此按与上案类似,但谓尸厥,是从其表现似死而名,两案可相参。

季虬曰:太学朱方仲内人,禀赋极弱,兼之作劳善怒,内热怔忡,胆虚气怯,已三四年矣。壬申夏,忽发厥冒,痰气上升,则两目上窜,手足发搐,不省人事。初时一日一发,三四日后则连发不止,日夜

几百次。牛黄竹沥,遍尝不效。予计已穷,意欲用多、刚哎朴, 闪大刻坍下 年后进药,黄昏发大热,适一友至,极赞其决,谓非附不可。强用附子二钱,人参六钱,作一剂投下。午后进药,黄昏发大热,

烦躁渴甚,不两日毙矣。此固非用附子而然,第症候决不宜用,蘑幸之想,毋漫试也(《广笔记》)。(《续名医类案·厥》

这是一个失败的案例,虽然患者禀赋素虚,但也应当详审现证,而口渴、大便不通是津液不足,气机不通畅的表现,尽管气虚也可致壅,导致气滞,但此分明不是至虚盛候矣。

汪石山治一人,卒厥暴死,不知人。先因微寒,数发热,面色萎黄,六脉沉弦而细,知为中气久郁所致,与人参七气汤一服,药未热而暴绝。汪令一人紧抱,以口接其气,徐以热姜汤灌之,禁止喧闹移动,否则气绝不返矣。有顷果苏,温养半月而安。不特此症为然,凡中风、中气、中寒、暴厥,俱不得妄动,以断其气。《内经》明言气复返则生,若不谙而扰乱之,使其气不得复,以致夭枉者多矣(俱不得妄动是要法)。(《续名医类案·厥》

此乃治厥一经验也,实际只待其气复反,只以姜汤灌之,似太多方药也显多余吧。

已无更多数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豫章名医姚荷生(09)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一(袁家玑)
论常用经方在涉肾疑难证中的巧用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15)
偏头痛.络病理论
吐法临证应用摘抄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