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阳而生——一个中医人的学习成长之路(自学中医心得体会34)

大家好!

作者:耿艳霞

1996年,我中考失利与正规卫校失之交臂,为圆父母一个医学梦,我就读于一所民办医学院,学习了两年中医理论,直到毕业时才知道学校没有办学资质,还好当时获得了一次参加助理医师考试的机会,我幸运通过。2005年取得了自学考试的中医专业大专学历,当时获得这种学历是被国家认可的。然后在一家民营医院学习、工作,中医课程的学习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帮助,因为医院没有中医,也没有中药,所学知识遗失殆尽。

结婚后我跟随老公回到他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开诊所,只是用西药对感冒、腹泻等常见病做些对症处理。开诊期间,曾有患者说他反复便秘,我能做到就是轮流给予芦荟胶囊、开塞露、甘油定等。也有患者阳痿早泄了,我就说到医院检查一下吧,因为我没有好的治疗办法,确切的说是没有治疗办法。

2013年因为孩子要上学了,我们举家搬到我的家乡,当地的教育相对好一些。我在中医院找到一份病案管理员的工作,这是一家二级医院,职工有一百多人。虽然名为中医院,实际是以西医为主,真正从事中医工作的只有两位中医师,均已60多岁了,门诊冷清,大多时间只能维持收支平衡。几个中医和中西医专业的毕业生都在从事医技工作或更边远的岗位,大家聚在一起,难免会抱怨选错了专业,只能做一些鸡肋工作。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学中医,也不会用,完全没有思路。

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刷到了倪师的教学视频,如获至宝,一发不可收拾的看完了所有视频,觉得自己学有所成。一天有位患者来复印病历,我看到他额上的疣说,知道你的疣是汗出当湿引起的。他觉得很对,说你既然知道怎么得的,就一定知道怎么治。我当时懵了,因为并不知道怎么治。患者说那你也比他们强,我看过很多医生,他们不知道病因,我只能反复做激光消除手术,可总有新疣长出来。我才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学会,而且连处方权也没有。

管理病历的日子里,我时常会到科室抽查病历,曾见到一个年轻人说周身刺痒,以上半身为主,遇寒加重,洗热水澡可减轻,但不能消除。医生看他皮肤正常,说是隐性过敏,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现在想起来患者应该是汗出遇冷,表汗不能透发,停于皮下,使用麻黄汤后避风出汗就可以了。还有一位患者男性,50岁,身体肥胖,只要身体静止,分分钟就睡着了,医师说多睡眠综合症,没法儿治。检测到睡眠后血氧饱和度减低,建议家属购买无创呼吸机回去给他戴上继续睡觉就可以了,现在看来可能是少阴证,需要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但当时第一反应是中医可以治,仔细一想又开不出方子,觉得自己像一个鸡蛋,没手没脚什么也做不了,知道自己学艺不精,需要继续努力。

两年后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我对自己有了信心,开始为自己诊病。我经常左侧偏头痛,多于经期受凉劳累后发作,畏光,脘腹胀满,必须上吐下泻至胃肠皆空,入睡休息后才能缓解。平素怕冷,经常便秘,经前期烦躁,乳房胀痛,周期延后,量少色暗,肌肤甲错。诊断为心火不足,小肠寒冷,胸腹内有陈寒,子宫内有干血。给予桂枝汤加细辛、川芎、乌药、牛膝、瓦楞子、枳实、厚朴、白术、茯苓同煎,并配合大黄蜇虫丸口服,经期则改用小柴胡颗粒加川芎乌药颗粒冲服。

一段时间后各种症状好转许多,但并没有完全消除,停药一段时间,各种症状就逐渐出现了,我就不能判断是辩证、组方、用量还是疗程问题。心中还是有疑问的,是寒实便秘引起浊气上逆?还是中焦瘀阻?中膈水饮?亦或是从病在少阳考虑?尽管如此,同事们还是觉得我效果显著,纷纷找我来美容养颜,多半还能开些方子出来。也有同事说想要减肥,我就想到倪师说使用生石膏降胃火可使食欲下降,但对于正常人,尤其是待嫁的小姑娘能不能使用,用多大量,我心里就没底了,不知道过于寒凉对她的肠胃、月经及日后生育会不会造成影响。也有同事说想要丰胸,我想应该使用小柴胡汤加天麻,但是对于天麻用量、疗程就不明确了。

因为自觉有些效果,我开始观察我老公,发现他啤酒肚,舌苔白,午饭后必须马上睡觉,酒量小,一瓶啤酒就必须睡一觉,足后跟粗糙,像从来不洗脚一样。我判断他是脾湿,给予麻杏薏甘汤加苍术、泽泻、桂枝、炙甘草,同时重用厚朴。我试着加大他的药量,当麻黄用到15克时,他晚上就不能入睡了,再减到10克以下就没事了。我的弟弟是头皮屑特别多,轻微脱发,睡眠也不好,也使用了上述方剂加侧柏叶。他们都有效果,只是吃到不想再吃中药了,也没有痊愈,我就不能判断问题出在哪儿了。

我的孩子患有鼻窦炎,每次感冒后大白鼻涕一流就是一个月,给予苍术、辛夷花、石菖蒲、干姜,为了改善口味加了姜枣,效果挺好。因为不愿喝汤剂,改成中药颗粒装胶囊吃,效果也有,就是差些。因为孩子住在学校,吃药难免有不及时的时候,平时没什么症状了,只要一感冒还是大白鼻涕流不停,需要重新吃一遍。

接下来我治疗了母亲的失眠,使用酸枣仁汤加减效果还好。我的父亲几年前因为急性心梗放入两个支架,目前高血压、频发室早,每天服用二十几片药物,后来逐渐耳聋,牙齿也开始掉落。使用瓜蒌、薤白、炙甘草、桂枝、枳实、厚朴加姜枣为进行调理,没有使用米酒,第一付药感觉挺好,吃完第二付自觉心烦不适,就赶紧停药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也不敢停用西药。

还有一位同事临近更年期,月经淋漓不止,我给她使用了胶艾汤,效果出奇的好,后期我只知道可以使用桂枝汤调和阴阳,对于下一步月经怎么处理,我就迷茫了。

三年前,医院要成立康复科,我有幸到一家二甲医院进修,期间有两位患者让我记忆犹新。一位是50多岁的女性,入院时坐着轮椅,问诊后才知道,她在一个多月前完全是个正常人。因受寒后发热,体温一直波动在38度左右,做了各种检查不能确诊,后来饮食减少,逐渐不能走路了,大小便也在床上解决。我问带教老师她是真寒假热症吗,老师说也许吧,可是犹豫再三,还是开了些清虚热的中药,患者病情好转了一些,期间还下床走了几步,两三天后体温再次维持在38度,又躺回床上去了,老师没再用药,患者办理了出院。

另一位病人是顽固性偏头痛,十几年了,天天吃止痛药也不能缓解,住院医师进行了局部神经阻滞效果不佳,也转诊到其他医院了。当时我想倪师的针法一定管用,可是进修生只能跟诊,况且那时我也不会扎针。于是趁着休息时间,我到隔壁的针灸科观摩。科室有三个针灸师,轮流到内科病房为偏瘫患者进行针刺治疗。他们针法相同,只扎患侧,虽然也针刺了肩髃、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全部使用1.5寸的针,有的只扎进去一寸左右。我私下问他效果,他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反正他们也好不了。这次进修,除了必须学会的西医技能,我的中医所得就是亲眼看到毫针刺到了患者身体里。

真正实践倪师针法是在做了康复科住院医之后,我的第一个患者当时已经中风五年了,人真的很好,他说扎吧我不怕疼,你不是说针法不一样吗,新方法也许能让我变好一些呢。于是我开始了针灸师的职业生涯,除了针刺,我还进行艾灸,并给他服用小续命汤加减,效果并没有我期待的好,但他自己说好些了,也许只是觉得我对他的治疗尽心尽力吧。后来找我治疗的人越来越多,但我心里对自己的取穴、进针深度和角度,扎针频率及中药汤剂的运用等并不是十分的有把握,一直是摸索前行,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感觉进行调整,大多病人到我手里已经得病好几年了,效果不是很明显。

在康复科另一个值得记录的患者是位50多岁的女性,最初自觉行走不稳,随后出现大小便失禁,短短十天就双下肢瘫痪了,去了多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说椎管内占位,不能手术。回来后住在科里,我当时考虑督脉不通,可以使用鹿茸、龟板、鳖甲、芒硝,枳实、厚朴、当归、炙甘草等,还间断使用了麝香,并配合督灸。因为对鹿茸、麝香和芒硝的剂量没有把握,是根据患者反映逐渐加量的。

一个月后患者双下肢出现不自主抽动,两只脚像极了鹿头在动。再后来患者出现持续发热,使用白虎汤退而复热,不知道原因,患者转诊到上医院,发现是出现了褥疮,当时复查核磁显示占位较以前缩小了,专家说是肿瘤时间长了,肿胀的组织缩水了。不过患者和家属还是很认可我的治疗,褥疮痊愈后,再次住到科里,但下肢已经不再抽动,再使用上述药物效果也不明显了(因为自费,这次购买的鹿茸和麝香便宜了很多,不知道有没有关系),之前屡次外出已经花去二十多万,最后放弃了治疗,很是可惜,虽然不一定能治好她,总觉得不放弃就有希望。

我最满意的治疗案例是一个面瘫患者,病因和症状都很典型,更可喜的是她在发病后第三天找到我,发病后没有治疗过,我使用了桂枝汤加葛根,配合倪师针刺方法,每付药葛根用量达到90克,是煎药机代煎的,她说服用后感觉轻度头晕,微微头热汗出,我觉得剂量可能刚刚好。患者于8天后基本恢复正常,停服中药后,又针刺人中和承浆两天定位,怕针刺一次效果不好。治疗期间家属不放心,同时使用了甘露醇、阿昔洛韦及地塞米松静点,但我觉得功劳属于中医,没有西药同时治疗效果应该会更好。但是再看视频,又觉得结果虽好,治疗周期太长了,这个案例成功吗,我就疑问了。

去年有位偏头痛患者,间断发作已经二十年了,第一次治疗时恰逢头痛,我使用了太阳透率谷治疗,效果很好,告诉她下次痛时再来。结果第二天她就来了,并不头痛,只是怕不连续治疗影响疗效,于是我参照倒睫的治疗方法,给予攒竹、丝竹空、太阳及耳尖放血,患者感觉很舒服,接下来的4天她天天来,我就天天放,直到最后一次放出的第一滴血颜色是偏红的,告诉她可以停了,下次头痛时再来,后来没有再来过,很后悔当时没有留下联系方式追踪一下。

去年医院成立疼痛科,我抽调出来参与了新科室,接诊过风湿和痛风的患者,科室并没有好办法,我想乌头汤一定会有效果,想要试一试。可事实是找了多家店铺,也没有买到黑黑的,大如拳头的生附,更不用说乌头了。邮寄来的都是鸽子蛋大小,试着做了乌头蜜,什么药力也没有,蜂蜜也很难买到真品的。询问了四川江油的附子种植户,他说当地的附子从来都是当年采收,等到第二年附子块就烂在田里了,直到现在乌头蜜也只是个传说。还有就是生硫磺,我从网上买了20克,花了几百块,说是国外进口的原始硫磺,可以内服。后来在药店发现硫磺特别便宜,但是经过加工了,店员反复强调只能外用,不能内服,直到现在东西仍放在家里不敢试吃,不知道哪个能吃,吃多大量,怎么吃。

前几天治疗了一位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使用了炙甘草40克、生白芍90克作为主力,服药三天,患者找到我说自觉心慌,测心率110次/分,我知道是药量用大了,追溯病史她以前因为心肌供血不足服用过扩冠药物,想起倪师反复强调胸满不用白芍,临证还是会犯错,我告诉患者停药等症状消失后,减半服用,她自己害怕,减到了1/3量,目前这位患者还在治疗中,效果有待继续观察。

最近我重读了内经和伤寒,又有一些新的收获,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

1.以前觉得伤寒很凌乱,明明是太阳篇,却讲了阳明、少阳的方子。重读后明白了,太阳篇的中下篇是着重讲了表症未解,反入里或下陷后的各种变证。

2.课程中不断出现“误攻下”,以前我想临床中医大多温补并没有常常使用泻下药,西医并不注重通便,除非患者反映便秘才会开些通便的药,怎么总是强调误攻下?现在明白了所谓误攻下,是指一些不当操作或西医治疗都可能造成表症入里的后果。

3.以前用药没有注意到药物组合,比如麻黄配桂枝,麻黄配细辛,不同的药物组合会改变药性,改变治疗方向。

4.对于麻黄、石膏等应该使用剂量不清楚,还常常加大甘草、杏仁等用量。现在发现药物剂量很重要,配比错误治疗效果就会出现偏差。

5.对于大小陷胸汤症和心下痞,现在能够理解到两者均是表邪下陷,结胸病位在阴在脏,心下痞病位在阳在腑。但还不能明确到和实际见过的患者联系到一起。

6.伤寒进入三阴篇还是可以听得懂,临症用药时因为理论不清晰,框架搭的不完整,总是考虑不够周全。实际工作中,我不能马上写出处方,需要坐下来写写画画,修修改改。究其原因还是书还是没有读透。

这次新冠对于祖国和民众是一次劫难,对我来说却是因祸得福,第一次刷到倪师弟子几个字的时候,我激动的从床上跳了起来,像失散多年的孩子找到了家人。激动过后我又深深的懊悔,以前总是放松自己,没有抓紧时间打基础。我希望重读金匮之后,整理笔记,汇总好问题,能够参加老师的培训课程。希望通过努力,我们医院能成立真正的中医科,并成为医院的中流砥柱,让我们医院成为真正的中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煌:如何用活柴胡剂(绝对值得收藏)
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治咳方证大总结
胡希恕桂枝汤加术附使用经验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两味,调治牙疼效果好
记录丨中医经方查房第27期
直播课笔记 | 林大栋:我的中医学习之路(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