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倪海厦讲《针灸大成》笔录第四十一篇

滟姐 医道正己 2022-07-14 07:01 发表于四川

-------------------------------------------------------------

引气法与呼吸法

诸位呢,现在我们回到《针灸大成》卷六,在树上是123页,卷六。我们要开始介绍针刺的手法。针刺法。
我们在介绍很多的补泻之前,先要有个观念:什么叫做引气?我们下针以后呢,要等到气到了,我们再去做补泻。“那老师,什么叫做气到了?”这就是师徒相传的。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知道气到了。针下去以后,先还没有做补泻,你平补平泻,就捻捻针,放在一边,大概几分钟,你就看到穴道口,下针的地方,一圈,粉红色,气就来了。如果看到一圈青色,你根本扎到血管了,内出血。一定要看到粉红色。你没有看到粉红色,气没有到。气没有到的时候,我们要把气引到才有效果啊。引气就有引气的手法。一种引气的是施针者。我下针,病人气没有到,我要用我的气去把他的气提出来。那是用在这个病人极度的虚弱的时候。我们握到针,施术的人要呢要(自己的)气打到对方身上去的时候,轻轻握针,不要重握,重握气就不传。我们的气是在身上,气要“通关”,通过多少关节才能到手传到对面去,所以关节要放松。轻轻握到针然后观想,丹田,慢慢地吸气,然后吐气。当吐气的时候,就是灌气的时候。观想气慢慢地通过手臂通过针传过去。我们为什么用金属的针?因为肺属金,五行里面是属金,而肺管的气,所以金可以导气。那你做的塑料针,不导气啊。一定要是金属的针。这是我们施针的导到对方身上去。还有呢,我们在下针的时候如果碰到动脉血管,那个血肿起来。比如说我们太阳透率谷,你透到情敌,透完一拔,那个太阳穴肿得很大,对不对?那个太阳穴肿起来,好像被打个包一样。那怎么办呢?我们用手掌,病人躺在那边,手掌轻轻压到肿的包上面,慢慢呼吸,你的阳气在手上面,阳气一行,血就跟着行,大概六呼,六吐,包整个就平掉了,瘀血都没有了,就是这么快。下次我demo给你看。我故意。找个比较倒霉的。这是一种引气。

引对方的气,我们怎么引?(第二种引气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我们是针左右捻转,捻转一下,哦,好酸好酸。病人有针感,感觉到酸麻胀的感觉,就是气到了。有一种人天生他没有酸麻胀的感觉,你怎么引气,气到了他都是“痛”,其实他不了解什么是酸麻,他形容不出来嘛。“痛,痛,痛”,那你就只好等那个皮肤表面上那个粉红色看到了。你扎哪边他都是痛。当病人有酸麻胀的时候,你知道气到了。一定要你等到气到了,再开始做补泻。如果你捻转,气还是不到,说明病人的气脉很弱。画图。比如说,我们的脚,内踝,这是复溜穴。我们都知道,复溜是肾经的母穴。针下去腹溜,补肾。老师说先天,这个一定要很好。我要给他灸。这个人很讨厌,我们不给他灸,灸了房间都是味道。然后他又很爽,躺在那边,不痛啊,温温的,下面烧着很舒服啊。灸复溜很舒服的。平常我们灸复溜,坐在那边脚盘起来,两个复溜朝上,生姜放上去在上面灸,那是养生的啊。你给他下针,针下去以后,额,没有气啊,引不到气,白白的,也没有粉红的气晕。上下抽戳两下左右戳两下,针没有被吸住的感觉,气到了施针的人会觉得针很沉,有弹性,有种被“吸”到了的感觉。待会做的时候给你看吸到的感觉是什么。

(第三种引气的方法)。捻转法也不来,那怎么办?上下,我们用手去搓他上下的穴道。稍微去推它一下,用你的手去慢慢推,你的气和他的气会感应到。气在表,座椅你不用像按摩一样按得很重。手皮肤上轻轻地去搓一下,气就来了。气来了以后,你再去捻转,气就到了。这是用(施针人)你的身上的气去导引病人的气。一摸,这是一个引气的方法。
(第四种引气的方法。)如果引了半天气还不到,这个人大虚。对不对?那我们用呼吸法,呼吸的法来引气。我们叫呼吸引气术。叫病人吸气,你把针拔出来。他吸气的时候你在拔针的时候,就好像气就直接到腹溜嘛,把气引到这边。吐气,气吐出去,你就慢慢慢慢进针,这样进针、出针,跟着他的呼吸走。吸的时候进针(口误,是出针),吐的时候,出针(也是口误,应是进针)很慢,当然很缓嘛。但是你在皮层里面,不要把它整个拔出来了在皮层里面做。做个几呼以后,顺着病人的呼和吸,做引气的动作。病人“哇,好酸了”气就到了。
如果呼吸法啊什么样子还是没有气,你怎么弄都引不到气,也不用针了,针拿起来,你给他灸好了。灸比较方便嘛。病人元气已经大伤,病人很重病的时候都引不到气。
这是先要学到的是引气。
卷六,第123页。这几个哈,十二法,到十二戳针啊什么,诸位先不用看,后面我会讲回来。你先把它舍掉。古书啊,我们读古书很麻烦,他写得很多,像老太婆的缠脚布一样。所以,我教你们怎么去读。因为我们有过这个经验。

烧山火与透天凉

诸位从125页开始看。第一口诀,第一个我们下针的口诀呢叫做“烧山火”,第二个我们称为“透天凉”。这个“烧山火”和“透天凉”使我们大补或大泻。顾名思义嘛,这个“烧山火”取的就是很热嘛。“透天凉”是用在里面有热证,病人很燥热,大热的时候,我们用“透天凉”的手法。病人里寒很重的时候,我们用“烧山火”的手法。
“烧山火”的方式呢,怎么做?画图,针呢扎到皮层以后,进针以后,在皮层如果引不到气,把针再扎深一点,如果还是引不到气,再把针下得更深一点。所以,第一个,先引气。
气一到,针周围出现粉红色,或者病人感觉酸麻胀。气引到以后,开始把针往上提到皮肤表面上,心想底下(针头以下)呢还有一寸的距离,这一段呢分成三部分,叫做天、人、地。当你在天部的时候,进针,数时九,做九次插提。什么叫补?补就是“紧按慢提”。在天部这个部位,三分之一寸的距离里面做九次;九次做完以后,再把针插到人部,在人部这三分之一寸的地方,再做九次;再到地部这三分之一寸的距离里面,也是再做九次。三九,二十七次的补。这就是烧山火,顾名思义的烧山火,火很大。
痛就在皮下五分的地方,快速穿过那个区域就不痛。
病人胃家的寒症,呕吐,胃酸。老师,你怎么知道是寒?那脸色发青嘛,淡嘛,灰灰的,寒证。你一望就知道。问病人口渴不?回答:不渴。就算喝也要喝热水,因为里面就是冷嘛。那你在中脘上可以做(烧山火)。如果人很瘦,肚子是平的,中脘就不适合,就在足三里——胃经的本穴做,你要找肉多的地方做。足阳明胃经是属土,按照井荣俞经合五俞穴的话,是金水木火土。所以足阳明的厉兑穴是它的井穴,井穴也是母穴,对不对。怎么会在厉兑上做烧山火?那这是拷问犯人用的刑罚。你不要那么傻嘛,怎么,老师在厉兑上做?在足三里上做,肉多的地方做,知道我的意思吗。我们有很多穴道是可以做,可是哪有那么傻的跑到厉兑上做的?做完以后脚趾头肿很大,胃是被气好的,吓好的,痛好的,不是真的好了。所以,要在足三里上做,以此类推。
若老师,这个人脚是冰冷的,不是说脚冷不好嘛?我们脚就有一票经,到底在哪个穴道呢?三阴交嘛。这是三条阴经的交会,三阴交肉又很多。你不要在所有的井穴上做烧山火。所以你要灵活的运用它。如果这个人是肾家的寒症,肾本来是黑的,看病人脸都黑的,然后手脚冰冷,这是肾的寒。那我们在肾的母穴上,做烧山火,好不好?很好。但是你做要小心,复溜那边,有人很瘦,我所谓的一寸,并不是真正的一寸,是指你针下去从皮肤到骨头的距离。你知道我意思吧,把它观想的一段距离。
我们下针的人呢,一定要胆大心细。你不要怕,针要扎进去。有的人呢,很怕啊,针要进又不敢进的时候,结果针下去刚好一点点在皮上,针会倒来倒去,是最痛的地方。所以呢,那个痛的就是皮下五分的地方,你赶快穿过去就不痛了。那人很怕啊,又不敢深针,又不敢不扎,结果刚好针就吊在痛神经的位置。针挂在那里,痛死。所以针下去要胆大心细,不要怕。这是强补,最强的补,没有比这个更强的了。老师,我这个烧山火烧完,我再给他灸。那个人是我爸,我要我爸长寿。哇,那个身体会很好。
反过来呢,就是“透天凉”,这是大泻。“烧山火”反过来就是“透天凉”。
同样的,我们下针,针下去以后,不管是什么补泻,一定要先引到气。气没有引到,你给他做补泻做了半天,不会好。
烧山火,你如果在本穴上,比如胃家的寒证,我们在足阳明胃经的本穴足三里上做的时候,哇,整个热起来,病人会感觉到哇,好热,里面,真的是这样。那做复溜上做的时候,他感觉到肾上有人在按摩,肾脏非常的滚烫。好像滚水一样,会做到这种程度。那你说,我不要在复溜上做,我在肾俞上做,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只要你找肉厚的地方做都可以。涌泉?整人哈,也可以,可以是可以,你为什么要扎涌泉嘛?对不对?有很多选择的。情敌,对。(有效但痛死)。

我们在做“泻”的时候,反的。针引到气以后,先扎到底下(观想的天人地的“地”部)。因为我们要把它泻出去嘛,所以从底部开始做。先在“地”部做。数是六。插提法的时候,反过来。你心里想,我要把气抽出来。是不是很快地拔,再慢慢慢慢扎进去?不要把气再打回去了,对不对?所以,泻的手法就是“紧提慢按”,推针进去的时候,慢慢慢慢推进去,不要把气打回去了。所以,要用观想,用悟的方法,你不要去记,你怎么记啊?还要左转右转还没有到呢,你左转右转,还要插提,你背了半天,出来还是错的。所以你要观想,打气,你怎么把气从轮胎拿出来,想想篮球怎么把气放掉一样的。地部先做,从底下开始做。很快地提起来,慢慢回去;很快地提起来,再慢慢回去……(做六次)。让气往上走。病气、邪气在底下,把它从底部提到人部。人部呢再做六次,做完以后再做天部,天部再做六次。三六共做18次。天部做的时候要小心啊,不要把针一提,出来了。如果你不幸一提,针出来了,不要按针孔,让气不断地往外走。我们会有“扪法”。所谓“扪法”是什么?就是,如果说扪针,针拔起来,如果说我们做补的时候,如果针提起来的时候要把针孔按到,不要让气跑掉;泻的时候不要去按他,让气往外走。
地部先做,再到人部,再到天部,做数是六,方法是“紧提慢按”。这就是“透天凉”。壮热的时候用。比如说,“老师,这个人胃口非常地强,吃一百碗饭肚子还是饿,”中消啊,对不对?下中脘,下足三里,反着做。病人胃口已经很强了,你心里想的是做“透天凉”,结果做出来是“烧山火”,那个更强。燥渴、大渴、病人发烧,透天凉啊,都可以用。“老师,这个病人发烧咳嗽的实证,里面发烧,在哪里做?”尺泽啊,你再尺泽上做“透天凉”。
这是两个,强补强泻,原则就是找肉多的地方(穴道)做。

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

再来呢,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这两个是一组的。烧山火与透天凉是一组,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是一组。所谓阳中引阴,就是病人先寒后热。那阴中引阳呢,就是先热后寒。所谓的先热后寒和先寒后热,实际上就是先补后泻跟先泻后补。那两个讲了半天,你说“我看不懂”。教你个观念很重要。寒比较多热比较少(寒多热少,表症),先补后泻,酸多痛少(经络上),也是先补后泻。当一个人呢,热多寒少,或者是痛多酸少,就是先泻后补。如何知道他寒多热少或者是热多寒少?问他就晓得啦。他会告诉你,“我常常往来寒热,有时候一下热一下冷。”问他,那你热的时间比较多,还是寒的时间比较多?病人都会讲得清楚。除非你不知道这样问他,否则病人知道啊。

为什么要写两个?寒多热少发在表证,比如感冒发烧;酸多痛少这个是经络的痛。
“老师,我背痛,”那你去看,老师教过我,膀胱经的实证下束骨,膀胱经的虚证下委中。实证是痛啊,初痛。虚证是久病是酸。那问你,“你是酸还是痛?”“我都有。”想打他一个耳光,对不对?跟我老师说的不一样。那是你没有把我的课听完。(痛和酸)都有是对的啊,你就问他是酸比较多?还会痛比较多?他就会讲了,大部分都是酸。痛的时候是我常常站起来的时候痛,走一段时间痛又没有了。可是酸还在那边。这个时候呢,是酸比较多,痛比较少,你就先补后泻,先扎委中,去大补它,扎到委中,补完以后,然后再下束骨去泻它。有的时候整个就下束骨,一个穴道泻和补做完。飞扬穴,络穴,一个穴道补泻都做。膀胱经的原穴也可以啊,一个穴道一针,同时可以做两边。针灸非常的活,所以你一定要会活用啊。有时候你给病人扎了委中,想扎束骨又发现他没有束骨啊。那有飞扬。对不对?你不能预计嘛。所以针灸是很活的。不要死板板的,“老师,没有那个穴道,我就不要扎”。没有。应变的方法很多。回到第二堂课我拿给各位看的那个球,我从各种角度都可以达到病灶的地方。这才是好的医生。
阴中引阳,病人先热后寒,实际上就是先泻后补。热比较多寒比较少,痛多酸少,都是先泻后补。
126页,大家看留气法、运气法、提气法,中气法,后面还有什么苍龙摆尾啊,赤凤摇头,这都是我们历代相传的针刺手法

-------------------------------------------------------------

中医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承载着先祖们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
针灸汇总:治症部分笔记文字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7)手太阴肺经经穴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
针刺手法:烧山火与透天凉
“烧山火”与“透天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