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临床发挥 (发病观及其临床指导意义)4.5.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第三节 《内经》的发病观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疾病的发生,固然是因为遭受了致病因素的侵害,但感受致病因素以后,“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素问·经脉别论》),其中机理何在?《内经》对此做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准确阐明疾病发生机理的发病观。

一、“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发病观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是《内经》关于外感疾病发病机理的基本认识。《灵枢·百病始生》对疾病,特别是外感病的发病机理做了精辟论述∶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

两虚,指虚邪贼风和身形(正气)之虚。该句意谓∶虚邪贼风等外界致病因素必须与人体正气内虚互相配合(相得),才能侵入人身而发病。由此可见,《内经》认为疾病,特别是外感病的发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外界致病因素的侵害

外界致病因素是大多数疾病(除了因先天禀赋失常引起者外)发生的必要条件,《内经》对此有明确的认识和充分的论述∶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灵枢·百病始生》),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灵枢·口问》)

都强调指出外来致病因素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亦正因作为外来致病因素的虚邪贼风能够导致疾病发生,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之说,而《灵枢·九宫八风》亦强调“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

(二)正气内虚,不能抗拒邪气

《内经》认为,光有外界致病因素还不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有“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之说,《素问遗篇·刺法论》亦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内经》清楚地认识到∶正气能够抗邪于外,使之不能入侵为害,虽然邪气存在仍不致病;只有正气不能拒抗邪气,才为邪气人侵致病提供内在条件,成为疾病发病的内在原因。

因此,邪气侵犯人体,是疾病发生的外在原因,而正气不能抗拒邪气内侵,则是发病的内在原因。疾病发生与否,取决于邪气伤正、正气抗邪这一对立斗争过程中,邪(虚邪)和正(机体的抗病能力)之间的盛衰胜负,这就是《内经》的“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发病观。

(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又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细审该句经文,其义有二∶(1)邪气因正气之虚而入侵为病∶“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邪气通过正气之虚而得以侵犯人体,发挥其致病作用,这是中医发病观的突出论点。这种在重视外在致病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体内正气抗病能力的发病观,既是中医养生防病学说的思想基础,亦是后世"扶正以祛邪"这一治疗方法的理论根据。

(2)正气因邪气之入侵而致虚∶《灵枢·口问》∶“邪之所在,皆为不足。”邪气入侵人体后,必然影响人体正常功能,损伤正气,造成正气的虚衰不足。正因邪气能损伤正气,故《内经》称之为“虚邪贼风”,并强调对于“虚邪贼风”必须“避之有时”、“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

正气能抗邪,而邪气又能伤正,邪正之间是既互相斗争、互为消长而又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两个对立面,邪因正虚而入客,正因邪侵而愈虚。邪正之间的盛衰消长决定了病情的缓急进退。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的“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实际上就是因邪致虚,而又因虚致邪的发病过程。《素问·评热病论》的“阴阳交”,亦是因为正气无力抗邪,致阳热邪气内犯深入阴分以后,又更进一步损伤阴精、胃气而变生危重病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邪”气是不正之“斜”气
说中医疾病的发生
《内经》对发病的认识
邪气入内,正色乃衰
万事皆有因(四):致病内因,正气不足外,故邪内伏
中医发病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