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故事——《​巴豆篇》王肯堂与李中梓

《巴豆篇》王肯堂与李中梓

中医故事——《巴豆篇》王肯堂与李中梓音频:00:0003:41合集#中医故事184个

不但李时珍善用巴豆治疗冷积泻痢。明代有个著名医家叫王肯堂,八十多岁了,有一次患了泄泻,食生冷之物加重,自己用了健脾除湿之品治不好,把周围的医生也请过来,治了几个月都没治好,病情日渐加重。于是他就写信请当时的名医李中梓为他诊治。李中梓经过平脉辨证,仔细诊察,翻看前面医生所用过的处方,发现这老爷子本来年高体衰,肠道有积滞,要排排不出去,所以才泻痢以自救。但前面这些医生开的处方大都是补益之品。他们以为年老体衰,只能吃补不能吃泻,这也是一个用药误区,不能见到老人就用补药,不分寒热虚实。如果是实证,不管老人,甚至孕妇,都可以用攻下之药。

《黄帝内经》早给大家说了,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可能大家不容易读懂这句话。大家要有一些古文功底,背诵古文很重要,古文功底扎实,不单文学造诣上去,更能方便阅读各类古医籍,能够迅速领会古人的精髓。

古人说作诗的功夫在诗外,其实学医的功夫也在医外。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很重要,人文的修养更是不可缺少。

秦伯未老先生曾经说过,刚开始在丁甘仁老师门下学医,丁师首先都要求众

弟子背诵《古文观止》中220篇文章,每天一篇,天天如此,尤其是《出师表》《桃花源记》《前后赤壁赋》等千古名文,更要求背得滚瓜烂熟。当时我觉得有些乏味,却不料古文功底与日俱增,从而博览群书,觉得没有什么困难。

文学功底对于医学很重要,古人说不识文断字不足以为医,不穷理通辨不足以为医,所以秀才学医,如笼中抓鸡。

鉴于此,我们编写了《医门日诵早晚课》,收录了一些经典的名文名篇。大家不要以为跟医学不相关就忽略之,殊不知你文学修养与日俱增的时候,你医术就像水涨船高一样,通通都被顶起来了。

大家回过头来看,《黄帝内经》这句话是讲什么呢?它讲的是有病则病受的道理。不怕你身体亏虚,或者年老体衰,只要有食积挡道,就要先把它搬开。《黄帝内经》说,小大不利,当治其标。

王肯堂虽然年老,拉肚子因为有冷积在前,是身体在排病自救,想给邪以出路,但刚开始不以为体虚留积,便用补益之法,想不到一补益,反而关门留寇,邪浊停滞、排不出去。这时李中梓心中就有了谱,但李中梓是后辈,王肯堂是前辈,加之王肯堂年事已高,名气也大。李中梓想要力排众议用通因通用之法给他治疗,颇有难为之处,便对王肯堂说,公体肥多痰,当用通利涤荡之法,你会怀疑吗?王肯堂点了点头说,当世之医,唯君与我,君定方,我服药,又何疑也?

李中梓便一反以前用的健脾补虚之法,独用巴豆霜一味,下痰涎数升,其疾顿愈。这就是《药性赋》里说的,巴豆利痰水、能破寒积的道理。这些寒积冷滞,都通过温通峻下,化为痰水,排出体外。

巴豆治泻痢,用通因通用之法,的确神奇,所以前人说,大寒凝内,久痢溏泻,反复缠绵,经年历岁者,法当以痢下,则寒去而痢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转载]功效卓越的补益资生丸
治法汇 八卷 张三锡纂 王肯堂校
李翰卿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11
理中降痰汤
​神授丹《中医治法与方剂》
测测古文功底:史上最脍炙人口的100句经典(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