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端午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祭祀节日。它起源于古代部族举行的图腾祭祀,素有辟邪祛毒,祈愿安康的习俗。端午节,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底蕴,更体现着千百年来大众对古圣先贤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节将至,有些老祖宗留下的习俗和忠告,还是值得学习借鉴的。下面略作简述:

在传统习俗中,素有端午节“三不,三要”的讲究。具体的“三不”是:一不穿红衣。自古以来,红色就是喜庆的代表,在春节、婚嫁等值得庆祝的节日,人们会穿上吉利的红色衣服来互相送祝福。但是,端午节是祭祀的节日,这一天屈原报国无门含恨投江,伍子胥自刎后被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江。因此,端午节也是个肃穆庄严的祭祀节日,所以不穿红色衣服。此外,在端午节这天,也不互祝“端午快乐”,而是要说“端午安康。”用真诚的问候来祈愿家人朋友健康平安,没有病痛。二不去河里玩耍游泳。老话说:不怕七月十五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因为在端午节前后雨水多,而且还是主汛期,各地自然灾害在6月份属于高发多发时期。此时下水,非常容易出意外,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要下水的好。三不去招惹五毒。民间有谚语:端午节、天气热;五毒出、不安宁。五毒指的便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动物。端午前后,温度高、湿度大,老一辈的人认为此时是是各类毒虫繁衍出没的时节,也是毒虫毒性最强的时候。因此平日里遇到这些毒虫能避则避,更不要上去捉弄,一定要注意防范,以免受到伤害。

除了上述三不,还应注意“三要”:一要挂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前后,人们把挂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堂,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或佩戴、焚烧艾草驱瘴,以招纳百福。还可以将艾草做成“艾虎”和“艾人” ,压在小儿床头,以此来祈愿孩子健康平安,茁壮成长。二要戴五彩绳。五彩绳又称“长命缕”,由青、白、红、黑、黄,5种吉祥颜色的丝线组成。五色分别象征着五行中的木、金、火、水、土,又与东、西、南、北、中对应。彼此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五行平衡,气场通达,可驱邪安康。三要喝雄黄酒。《本草纲目》里记载:少量服用雄黄可以泻内毒,外敷有杀菌镇痛的功效。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五日是“恶日”“毒日”,此时蛇虫繁殖,疾病瘟疫横行。在端午节前后喝雄黄酒,则可以达到消毒防病,虫豸不叮的效果。不能饮酒的小孩,大人会在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民风民俗各具特色,不一一叙述。

在此,提前祝福大家端午节安康!(2023.06.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节将至,牢记1不穿,2不去,3要做,老传统不能弃!
端午将至,老话都说“二吃,三挂,四不宜”,指的是啥呢?
端午,为什么要祝安康,而不是快乐?
端午,被现代人误解最深的一个节日
端午节驱“五毒”,这五种毒虫都是妖怪
端午节丨五毒醒,不安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