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的男人怎么扎辫子?7张照片告诉你!别被清宫剧骗了!

清朝入关之后,为了巩固统治,颁布了“剃发令”,要求汉族、蒙族以及南方其他少数民族,改剃成满族人的发型。但是汉族人强烈反对,这一“剃发令”被废除。然而顺治二年,清军进入江南,多尔衮再次颁布了“剃发令”,限十日之内全部剃发,还提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然而,许多汉人拼死抗争,宁死不剃发。对汉人而言,自古就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另外,一旦剃了发,就意味着彻底向清朝投降。为了保持汉节,拒不降清,很多有血性的汉人被杀,包括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当然,清政府推行的“剃发易服”最终在全国推广,对清政府200多年的统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今还流传的“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就与当时的剃发令有关。因为不能明着反抗,只好暗着来,至少在正月里,前额头不是光的。而且“死舅”与“思旧”谐音,意为思念旧国。

辫子是留了,可是扎辫子、洗辫子就成了一件难事,那么清朝男人是怎么扎辫子的呢?扎辫子这事,本来就是女人的活,男人根本做不来。有媳妇就算了,还能让媳妇帮帮忙,单身汉想扎辫子,还真是个问题。于是,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剃头业(在清朝以前,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所以没有剃头这一行当)。

走街串巷的剃头匠,挑着一副扁担,一头放着火罐,上面烧着热水,一头是个小柜子,放着各种理发工具。剃头匠不仅仅是剃头,还要会梳发、编辫子、刮脸、清眼、按摩等等。自己不会编辫子或者没法编辫子的人,就只能等着剃头匠来了。

另外,留辫子还有一个卫生问题。老百姓是不可能经常洗头发的,每天活都干不完,哪有时间天天扎辫子,一两个月不洗辫子是常事。再说了,辫子散开洗了,还得找人编,多麻烦。再加上干活的时候,辫子总碍事,老百姓总喜欢把辫子盘在头顶,或者缠在脖子上,导致辫子看起来都是跟一团草似的,既凌乱又扭曲。我们看清朝的老百姓,总感觉很邋遢,这就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

老百姓不好搞卫生,当官的也不好搞,朝廷每隔10天要放一次假,目的就是让这些当官的回家,把个人卫生搞一搞,要不然上朝时,味该多大呀。

电视里的清朝人,辫子都是油光发亮,显然是不可能的。有钱有势的人家,会在头发上抹油,老百姓别说抹油了,能把辫子扎好就不错了。所以,清宫剧可以看,但是别被清宫剧骗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男人为啥都留大辫子
悟空问答
老北京的剃头挑子(专辑)
清朝的辫子有多脏?英国的一位贵妇回忆:令人作呕,吃饭难以下咽
清代人如何剃头打辮?
清朝辫子留与不留都无数人头落地 清军杀了太平军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