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书法一孙过庭书谱译读(五)【附《书谱》楷草对照帖及注释】

听书法孙过庭书谱译读(五)


【原文】代有《笔阵图》七行,中画执笔三手,图貌乖舛,点画湮讹。顷见南北流传,疑是右军所制。虽则未详真伪,尚可发启童蒙。既常俗所存,不藉编录。至于诸家势评,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今之所撰,亦无取焉。若乃师宜官之高名,徒彰史牒;邯郸淳之令范,空著缣缃。暨乎崔、杜以来,萧、羊已往,代祀绵远,名氏滋繁。或藉甚不渝,人亡业显;或凭附增价,身谢道衰。加以糜蠢不传,搜秘将尽,偶逢缄赏,时亦罕窥,优劣纷纭,殆难覼缕。其有显闻当代,遗迹见存,无俟抑扬,自标先后。

【译文】史上流传的笔阵图七行,中间画有三种执笔的手式,图像拙劣,文字谬误,近来渐在南北各地流传。推测为王羲之所作。虽然未能辨其真伪,但还可以启发初学儿童。既然为一般人收存,也就不必编录。至于已往诸家的论著,大多是华而不实,莫不从表面上描绘形态,阐述不出内含的真理。而今,我的撰述不取这种做法。至于像师宜官,虽有很高名望,但因行迹不存,只是虚載史册。邯郸淳也为一代典范,仅仅在书卷上空留其名。以至崔瑗、杜度以来,萧子云、羊欣之前,这段漫长的年代,书法名家陆续增多,其中有的人当时就负盛名,人死后书作流传下来。声望愈加荣耀;也有的人,生前凭借显赫地位,被人捧高身价,死了之后,墨迹与名气也就衰落了。还有某些作品糜烂虫蛀,毁坏失传。剩下的已被收购,秘藏将尽。偶然欣逢鉴赏时机,也只是一览而过。加之优劣混杂,难得有条不紊地鉴别。其中有的早就扬名当时,遗迹至今存在,无需高人褒贬评论,自然会分辨出优劣的了。

【原文】且六文之作,肇自轩辕;八体之兴,始于嬴政。其来尚矣,厥用斯弘。但今古不同,妍质悬隔,既非所习,又亦略诸。复有龙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乍图真于率尔,或写瑞于当年,巧涉丹青,工亏翰墨,异夫楷式,非所详焉。代传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文鄙理疏,意乖言拙,详其旨趣,殊非右军。且右军位重才高,调清词雅,声尘未泯,翰椟仍存。观夫致一书,陈一事,造次之际,稽古斯在;岂有贻谋令嗣,道叶义方,章则顿亏,一至于此!又云与张伯英同学,斯乃更彰虚诞。若指汉末伯英,按:原帖缺损括号内的一百六十六余字:【时代全不相接;必有晋人同号,史传何其寂寥!非训非经,宜从弃择。……】

【译文】关于六书的始作,可以上溯到轩辕时代。八体的兴起,自然源于秦代嬴政,由来已很久远。历史上应用广泛,引起过重大的作用。因为古今时代不同,质朴的古文和妍美的今体相差悬殊,且已不再沿用,也就略去不说。还有依据龙、蛇、云、露和龟、鹤、花、草等类物状创造出来的字体,只是简单描摹物象形态,或写当时的祥瑞,虽然笔画巧妙,但缺作书技能,又非书法规范,也就不详细论述了。社会流传的王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文词鄙陋,论理粗疏,立意乖戾,语言拙劣,详查它的旨趣绝非王羲之的作品。且羲之德高望重、才气横溢,文章格调清新,辞藻优雅,声誉依然高尚。翰椟仍存于世。看他写一封信、谈一件事,即使仓促之时,还是注重古训,岂会在传授家教于子孙时,在指导书法规范的文章中,竟然顿失章法以至如此地步。又说他与张芝是同学,这就更加荒诞无稽了。若指的是东汉末期的张芝,时代完全不符。那必定另有同龄的东晋人,可史传上为何毫无记载。此书既非书法规范,又非经典著作,应当予以抛弃。

附《书谱》草楷对照帖及注释:

30.(效所明①;庶欲弘既往之风规②,导将来之器识③,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④。)代有《笔阵图》七行⑤,中画执笔三手,图貌乖舛⑥,点画湮讹⑦。顷见

注释:

①  效:显示,呈现。

②  庶: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弘:扩充,光大。既往:过去。风规:风度品格,指文学作品风格。

③  导:启迪。器识:器度识量。

④  睹:看见。迹:前人遗留下的事物。

⑤ 代:本应作“世”。因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为“代。”《笔阵图》:传为晋卫夫人所作,王羲之书。⑥乖舛:谬误,差错。

⑦ 湮讹:残缺错讹。

31.南北流传,疑是右军所制。虽则未详真伪,尚可发启童蒙。既常俗所存,不藉编录①。【点删:“其有显闻当代,遗迹见存,无俟抑扬,自标先后。”】

注释:

①  不藉编录:表示无需在此抄录。

32.至于诸家势评①,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今之所撰,亦无取焉。若乃师宜官之高名②,徒彰史谍③;邯郸淳之令范④,空著缣缃(jiān xiāng)⑤。暨乎崔⑥、

注释:

①  誓评:顺从形势而作的评论。按,所谓“势,表示因王羲之的大名 趋炎附势的的意思。”

②  乃若:至于。师宜官:中国东汉书法家。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东汉灵帝至献帝间。籍居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为袁术部将,工书法,尤擅长八分书。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说他是灵帝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说他写字,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今山东巨鹿宋子有《耿球碑》为袁术所立,其书甚工,传为师宜官所书。唐张怀《书断》说汉灵帝征集天下工书者于鸿都门,至数百人,八分书以师宜官为最。师宜官的书法,南朝庾肩吾《书品》列为上品之中,唐张怀《书断》列他的八分书为妙品。

③  彰:明显,显着。谍:通“牒”。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史牒:史册,史书。

④邯郸淳:一名竺,字子叔,或作子淑。三国魏颖川人,魏文帝时为博士,给事中,精于古文,晋卫恒《四体书势》:“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邯郸淳书应规入矩,方圆乃成。”唐代张怀瓘《书断》列邯郸淳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入妙品,谓其“八体悉之,师于曹喜,犹精古文,大篆、八分、隶书。”令:美好,善。令范:良好的典范。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成万世之良规,实百年之令范。”

⑤缣缃(jiān xiāng):供书写用的浅细绢绢帛,泛指书册。唐代颜真卿《送辛子序》:“惜乎困于缣缃,不获缮写。缣:双丝的细绢。缃:浅黄色的帛。

⑥暨:到、至,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暨乎今岁,天灾流行。”崔:崔瑗。崔,是东汉另一位章草书法名家崔瑗,而崔瑗是杜度的学生。三国时魏人韦诞说杜度的书法是“杰有骨力而字画稍瘦,若霜林无叶,瀑水飞迸”(张怀瓘《书断》引)。晋卫恒《四体书势》说:“齐相杜度号善草书,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梁时庾肩吾《书品》列其书品为上之中,唐张怀瓘《书断》列其章草为神品,草书大家怀素称他的章草“天然第一”。撰有《草书势》。

33.杜以来①,萧、羊已往②,代祀绵远③,名氏滋繁。或藉甚不渝④,人亡业显;或凭附增价,身谢道衰⑤。加以糜蠢不传⑥,搜秘将尽,偶逢缄赏⑦,时亦罕窥,优

注释:

①  杜:指杜度。杜度,字伯度。东汉政治家、书法家。号称“草圣”的张芝,曾经说自己的书法“上比崔、杜不足”。这里说的杜就是杜度。

②  萧、羊:指萧思话和羊欣。萧学书于羊,以隶书见长。羊则受书法于王献之。(或以萧为萧子云,不合。)萧思话(公元406—455年)兰陵人,宋文帝元嘉中为青州刺史,后至散骑常侍、中书令、丹阳伊、郢州刺史。工行、隶、草书、南齐王僧虔《论书》:“萧思话全法羊欣,风流趣好,殊当不减,而笔力恨弱。”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萧诗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宣和书谱》谓萧思活书:“风流媚好,殊不在羊欣下。”羊欣(公元370—442年)字敬元。泰山南城人,历官中散大夫、义兴太守等。王献之外甥,尝从舅学书,善隶、行、草书。范晔、萧思话、王僧虔皆师其书。南朝齐王僧虔《论书》:“欣书见重一时,行、草犹善,正乃不称。”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谓羊欣真书“一时绝妙。”

③ 代祀绵远:时代久远。祀:世、代。绵: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

④  藉甚:(声名)盛大卓著。《史记》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不渝:不改变。

⑤凭附增价,身谢道衰:此句表示生前因凭借权势声名而增价,死后则日渐衰落。

⑥糜蠢:糜烂虫蛀。

⑦缄赏:缄密宝赏,不轻易示人。

34.劣纷纭,殆难覼(luó)缕②。其有显闻当代,遗迹见存,无俟抑扬,自标先后。且六文之作②,肇(zhào)自轩辕③;八体之兴④,始于嬴正⑤。其来尚矣⑥,厥

注释:

①覼(luó)缕:详细而有条理地叙述。缕:麻线。

②原帖“六”之前衍“心之所达不”数字。六文:指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这是古人所归纳的六种造字法。但按照今人的研究观点,“假借”和“转注”并非造字法。 

③肇(zhào):开始,起始。轩辕: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据传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建国于有熊,又号有熊氏。此句表示文字是黄帝时所创。

④八体:指秦代八种不同用途的书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自尔秦书的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一说指书史上八种主要的书体。说法不一。 

⑤嬴正:即秦始皇。

⑥其来尚矣:其来历十分久远。

35.用斯弘。但今古不同,妍质悬隔①,既非所习,又亦略诸。复有龙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③,乍图真于率尔③,或写瑞于当年④,巧涉丹青,工亏翰

注释:

① 悬隔:相隔很远。

②龙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指上古时模拟物象而作的书体。即龙书、蛇书、云书、垂露篆、龟书、鹤头书、花书、芝英书等。

③乍:或。暂时、短暂。率尔:随便,轻率,指趁一时之性而作。

④ 写瑞于当年:图写当时的祥瑞。瑞:吉祥。

36.墨,异夫楷式①,非所详焉。代传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②,文鄙理疏,意乖言拙,详其旨趣,殊非右军。且右军位重才高,调清词雅,声尘未泯③,翰

注释:

①原帖“异”字前衍“既”字。异:不同于。 

②《与子敬笔势论》:相传是王羲之为王献之所撰写。对该文的真伪,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孙过庭运用“内证”证明该文之伪。 

③声尘未泯:声名和形迹未灭。尘:世间。泯:消灭,丧失。

37.(翰)牍仍存①。观夫致一书,陈一事,造次之际②,稽古斯在③;岂有贻谋令嗣④,道叶义方⑤,章则顿亏⑥,一至于此!又云与张伯英同学⑦,斯乃

注释:

①翰牍:尺牍书翰,指墨迹手札。 

②造次之际:仓促之间。此处形容王羲之传世的一些随意写成的书札。造次:匆忙,轻率。

③稽:考证、考核。《荀子·正名》:“无稽之言。”

④贻谋: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诒(yí)厥孙谋,以燕翼子。”“诒”字《鲁诗》作“贻”,为正字。后以“贻谋”指父祖对子孙的训诲。贻:遗留,留下。令嗣:对他人子嗣的美称。

⑤叶:通“协”,协谋。此处含商量、传授的意思。义方:本指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后多指家教,此处用作名词,指儿子。

⑥章则:行事的规范准则。

⑦原帖“又”字前衍“其有显闻当”数字。与张伯英同学,说见《书苑菁华》卷一《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并序》:“今述《笔势论》一篇……初成之时,同学张伯英求见之,吾诈云失矣,盖自秘之甚,不苟传也。” 

38.更彰虚诞。若指汉末伯英,按:原帖缺损括号内的一百六十六余字,下同:【时代全不相接;必有晋人同号,史传何其寂寥①!非训非经②,宜从弃择③。……】

注释:

①寂:静,没有声音。寥:稀少。 

②训:典式、法则。

③择:选择、挑选。《荀子·性恶》:“择良友而友之。”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过庭《书谱》第三篇:书牒论
[推荐]孙过庭《书谱》解读
书谱讲解----4--5
草书训练
孙过庭《书谱》原文、注释和译文9
世上最精准孙过庭《书谱》释文、译文及其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