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大方图解》上卷007
太阳、阳明两经全病,头项强痛,背赤牵强,脉浮,无汗恶风者,及表不解,下利而呕者。
头痛项强,背亦牵强,皆太阳表证也。而不及阳明表证,恐有脱文,当补目疼、眉棱骨痛、鼻干等证,乃与方中葛根为君相符。胃足阳明之脉,起于山根之下,内通于鼻。风寒壅闭,鼻内必干。旁纳太阳之脉,下通鼻外,则是环目而过,故病目疾,眉棱骨痛也。
葛根四两(准今法四钱已多) 麻黄二两(准今法二钱以下)
桂枝二两(准今法二钱以下) 芍药二两(准今法二钱)
甘草二两(准今法二钱) 生姜二两(准今法五大片)
大枣十二枚(准今法四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十剂”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观此章与麻黄同煮,去沫,知其发扬之力大矣。推斯意也,治阳明风寒,或可不煮,治疟、治痢,必须煮之去沫也。
云说:葛根汤与14条桂枝加葛根汤的区别在于后者病位仅在太阳,且汗出恶风;而前者病位同时在太阳、阳明两经,无汗、恶风。如果是不下利只有呕,就用33条葛根加半夏汤。
关于阳明表证,《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有目疼,鼻干;182条有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从何氏小字看,这就是经络循行相关。具体可以看后图。

原文:《伤寒论》
31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jinjin),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金鉴》注曰:是方也,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麻黄佐桂枝,发太阳营卫之汗。葛根君桂枝,解阳明肌表之邪。而以葛根命名者,其意重在阳明,以呕、利皆属阳明也。非温覆取汗、未易解也。
呕、利阳明腑病,今邪未入腑,而已兼二证者,乃经病则腑不和也。阳明经络为风寒所闭,闭于上,则失其发扬之机,胃气迫而下趋,故变利闭于下,失其转输路,故上涌而变呕急散其在经之,则腑自和,二病皆止矣,不可认为已入腑也。
又,方下原解只云:头项强痛,背亦牵强,而未及腰者,盖邪有轻重,或及腰,或不及腰,故不言耳。且太阳之传阳明也,其脉络相通,皆在睛明、太阳二穴之间。上截既传经,则下截之邪气自薄,故腰疼者少耳,不可谓必无腰疼也。图中仍一线填下,以免初学拘泥。
南方土薄人弱,遇此证以羌活易麻黄,即可汗解。不敢轻用麻黄,即变法也。余药不可妄为增减。
云说:江南有重视羌活之习,何氏前文桂枝汤亦有相关介绍。当年颜大师在世时,云曾登门问H7N9流感的防治建议,大师云,“羌活蛮好的”,可见江南对羌活的重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汤与感冒
葛根汤
太阳无汗恶风-葛根汤
我的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许振寰)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华医世界《讲透经方》笔记之何庆勇教授不传之秘/桂枝加葛根汤与疑难病治疗(二)
《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