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海经——大荒西经
读到最后有惊喜!
【原文】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①,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②,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③。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④。
【注释】
①大荒:最荒远的地方。②不周负子:不周山。传说共工曾怒触不周山。③寒暑之水:指冷水和热水交替涌出的泉水。④共工国山:山名,指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的地方。
【翻译】
        在西北海之外,最荒远之地的角落,有一座不能合拢的山,名叫不周山,有两个黄色的兽守卫着这座山。山中有一条水,名叫寒暑水。水的西面有座湿山,东面有座幕山。此外,还有一座大禹攻打共工国时的山。  

【共工怒撞不周山】
        传说共工是神农氏的后裔,属于炎帝一族,长着人的面孔、蛇的身体。共工是水神,当黄帝的后人颛顼做了部落首领之后,共工一直不服气,想要与颛顼争夺帝位,结果在大战中惨败。 共工一怒之下用头撞塌了不周山。不周山乃是天地间的支柱,这样一来,天空破了一个大洞,开始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所有的江河都向东南方向汇集。 幸亏人类的母亲女娲炼制五色石修补苍天,又将芦苇烧成灰洒在地上堵住了洪水,才将人类从这场灾难中拯救出来。

【原文】

        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①。

【注释】

①颛顼之子:指颛顼之子淑士的后代。

【翻译】

        有个名叫淑士的国家,该国是由颛顼之子淑士的后代组成的。

【原文】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②。

【注释】

        ①女娲之肠:女娲肠,神名。女娲: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她与伏羲结合而产生人类,又有她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传说。②横:侧,旁边。

【翻译】
      有十位神人,名叫女娲之肠,这些神人是由女娲的肠子变幻而成的,他们居住在栗广的原野上,在道路的旁边。 
【女娲造人】
       女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人首蛇身的女神。传说天地开辟之后,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草木山川、虫鱼鸟兽。女娲在天地间游玩,刚开始的时候看到草木青翠、百鸟齐鸣,很是开心。可时间久了,又不免觉得有些寂寞。一次,女娲百无聊赖地走在河边,偶然在水中看见自己的倒影,她笑,水中的影子也朝她笑;她假装生气,水中的影子也朝她生气。她灵机一动:世间生物万种,单单没有和自己长得一样的生物,为什么不造一些呢?想到这儿,她就顺手从河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模样捏了起来,最后捏成了一个有五官、有手有脚的娃娃。女娲把它放到地上,说也奇怪,这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而且开口就喊:“妈妈。”女娲高兴极了,给他取名叫“人”。她昼夜不停地捏泥人,想让这些小生物布满大地,可是大地太辽阔,女娲捏得胳膊都麻了,还是没能达成愿望。她失望地看看周围,忽然看到崖壁上的藤条。“有了。”女娲折下一根藤条,伸进泥潭,沾上泥浆向地面一甩,点点泥浆落地后就变成了一个个小人儿,欢呼雀跃地喊着妈妈。女娲见新方法奏效了,越洒越起劲,很快大地上就布满了人。可这些人是泥捏的,最终免不了会死亡。女娲就参照其它生物传种接代的方法,把小人分为男女,又建立婚姻制度,让他们繁衍后代。

【女娲补天】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以后,日月星辰各司其职,人类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后来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失败,他一怒之下用头撞向不周山,折断了这根天地之间的支柱,结果导致天空破了一个大洞,向西北方倾斜;支撑四极的柱子折断了,大地向东南方塌陷,山林燃起了大火,大地上洪水泛滥,人民流离失所,各种猛兽则趁机四处吞食人类。
      女娲看到自己创造的人类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心痛难忍,于是决定炼制石浆以修补苍天。她周游四海,最后选择了东海上五座仙山之一的天台山,因为只有那里才出产适合用来炼制石浆的五色石。
      在辛苦修补完天空以后,女娲又砍断了神鳌(传说中海中的大乌龟)的四足,以代替天柱支撑四方。接着,女娲斩杀了祸害人类的黑龙,收集了许多芦苇,烧成灰后洒在大地上,制止了到处蔓延的洪水,总算将人类从危机边缘拯救了出来。
       不过,这场惊天动地的灾祸毕竟还是留下了一些痕迹:从此,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于是日月星辰每天从东方升起;大地则向东南方向塌陷,于是江河里的水都向东流去,最后奔腾入海。

【原文】

      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①。

【注释】

①司:掌管。

【翻译】

      有个名叫石夷的人,风吹来的地方叫做韦,他处在西北角以掌管日月运行时间的长短。

【原文】

        有五采之鸟①,有冠,名曰狂鸟。

【注释】

①五采之鸟:羽毛五彩斑斓的鸟。

 

【翻译】

        有一种鸟,身上五彩斑斓,头上有冠,它的名字叫做狂鸟。 

【原文】

        有大泽之长山①,有白氏之国。

【注释】

①大泽之长山:山名。一说指沙漠。

【翻译】

        有一座大泽之长山,有一个白氏国。

【原文】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东①,有长胫之国②。

【注释】

①赤水:水名。一说指金沙江;一说指额尔齐斯河。②长胫之国:长胫国,因其国中之人小腿较长而得名。

【翻译】

        在西北海之外、赤水的东面,有一个叫长胫国的国家。

【原文】

        有西周之国①,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②,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③。有双山。

【注释】

①西周:古部落名,姬姓国,始祖为后稷。②后稷:周族的始祖,名弃。虞舜任命他为农官,教民耕稼。③赤国妻氏:人名。一说为地名。

【翻译】

        有一个西周国,这个国家的人姓姬,以谷物为食。国中有人个正在耕田,这个人名叫叔均。帝俊生了后稷,后稷把各种谷物的种子从天上带到了人间。后稷的弟弟名叫台玺,他生下了叔均。叔均代替他的父亲和后稷播种各种谷物,这才有了耕作。有一个人名叫赤国妻氏。还有一座双山。 

【后稷与叔均】 

        后稷是周朝的始祖,传说是姜原踩巨人足迹受孕而生。他从小喜欢农艺,常常观察作物生长,研究耕种方法,总结了一套种植经验。后稷生活的时代,人们主要靠打猎和采集野果为生,有时候不免会挨饿。后稷就教百姓学习耕种,从此人们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帝尧知道了他的本领,就聘请他做掌管农业的官,教全国的百姓学习耕种。还把一个叫邰的地方封给他,这里就是周朝兴起的地方。 叔均是后稷的侄子,他也喜欢农业耕种,并继承了后稷的农业成果。在长期的劳作中,他发现野牛被驯服后温顺听话,而且力气很大,于是他试着训练它们替人们承担一些重活,开始用牛代替人力耕作,使农业生产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原文】

        西海之外①,大荒之中②,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

【注释】

①西海:水名。一说可能指青海湖。②大荒:最荒远的地方。

【翻译】

        在西海之外,在最荒远的地方之中,有一座山名叫方山,山上长有一种青树,它的名字叫柜格之松,这里是日月升降出入的地方。

【原文】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①,有先民之国②,食谷,使四鸟③。

【注释】

①赤水:水名。一说指黄河;一说指金沙江。②先民之国:先民国。一说应作“天民之国”。③鸟:这里指兽。

【翻译】

       在西北海之外,在赤水的西岸,有一个先民国,这个国家的人以谷物为食,能驱使四种野兽。

【原文】

        有北狄之国①。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注释】

①北狄之国:北狄国,国名。狄:我国古代对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

【翻译】

        有一个北狄国。黄帝的孙子名叫始均,始均生了北狄。

【原文】

        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①,老童生祝融②,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③。

【注释】

①颛顼: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老童:耆童,颛顼之子。②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名重黎,是颛顼的后代。祝融是掌火之官。③乐风:乐曲。

【翻译】

        有芒山和桂山。还有座榣山,山上住着一个人,名叫太子长琴。颛顼生了老童,老童生了祝融,祝融生了太子长琴,太子长琴住在榣山之上,开始创作乐曲。

【原文】

        有五采鸟三名①:一曰皇鸟②,一曰鸾鸟③,一曰凤鸟④。

【注释】

①五采鸟:羽毛五彩斑斓的鸟。②皇鸟:即“凰”雌凤凰。③鸾鸟: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④凤鸟:雄凤凰。

【翻译】

        有三类五彩斑斓的鸟:一种叫凰鸟,一种叫鸾鸟,一种叫凤鸟。

【原文】

        有虫状如菟①,胸以后者裸不见②,青如猿状。

【注释】

①菟(tù):通“兔”。②裸:指不长毛。

【翻译】

        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与兔子相似,胸部以下裸露着,但又看不出是裸露,这是因为它的皮色发青,与猿猴的皮色差不多。

【原文】

        大荒之中①,有山名曰丰沮玉门②,日月所入。

【注释】

①大荒:最荒远的地方。②丰沮(jū)玉门:山名。

【翻译】

        在最荒远之地中有座山,名叫丰沮玉门,这是日月降落后进入的地方。

【原文】

        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①,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注释】

①十巫:指前面列举的十个巫师。朌(bān):一作“盼”。

【翻译】

        有一座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这十位巫师,从这里升到天庭或是下到人间,这里是各种各样的草药生长的地方。 

【原文】

       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①。有沃之国②,沃民是处。沃之野③,凤鸟之卵是食④,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爰有甘华、甘柤、白柳、视肉、三骓、璇瑰、瑶碧、白木、琅玕、白丹、青丹⑤,多银、铁。鸾凤自歌⑥,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

【注释】

①王母之山:应作“有西王母之山”,西王母山,山名。②沃之国:应作“沃民之国”,即沃民国。③沃之野:即“诸夭之野”,传说中的一片沃野。④凤鸟:雄凤凰。⑤甘华:植物名。甘柤(zhā):植物名。白柳:柳的一种,柳叶的背面为苍白色或有白粉。视肉:传说中的一种兽。三骓(zhuī):马名。璇瑰:美玉名。瑶:美玉。碧:青绿色的玉石。白木:树名。一说指枝干呈白色的树木;一说指白乳木。琅(lánɡ)玕(ɡān):美石。丹:这里指一种可用来制药的矿物。⑥鸾凤:应作“鸾鸟”,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翻译】

       有西王母山、壑山和海山。有一个沃民国,沃民就在这里生活居住。他们生活在沃野之上,以凤鸟的卵为食,以甘露为饮品。凡是他们想吃的东西,这里都应有尽有。这里还有甘华、甘柤、白柳、视肉、三骓、璇瑰、美玉、青绿色的石头、白木、琅玕、白丹、青丹,另外还有许多银和铁。鸾鸟自由地歌唱,凤鸟自在地起舞,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野兽,它们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这里就是所谓的沃野。

【原文】

        有三青鸟①,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②,一名少鵹③,一名曰青鸟。

【注释】

①三青鸟:三只青鸟。②大鵹(lí):鸟名。③少鵹:前应有“曰”字。

【翻译】

        有三只青鸟,它们都长着红色的脑袋、黑色的眼睛,一只名叫大鵹,一只名叫少鵹,还有一只名叫青鸟。

【原文】

        有轩辕之台①,射者不敢西向射②,畏轩辕之台。

【注释】

①轩辕之台:轩辕台,可能是纪念皇帝的台。②西向射:“射”为衍文,意思是朝西射箭。

【翻译】

        有一座轩辕台,射箭的人不敢向西射箭,这是因为他们敬畏轩辕台。

【原文】

        大荒之中①,有龙山②,日月所入。有三泽水,名曰三淖③,昆吾之所食也④。

【注释】

①大荒:最荒远的地方。②龙山:山名。③三淖(nào):沼泽名。④昆吾:指昆吾人。

【翻译】

        在最荒远之地中有座山,名叫龙山,这里是日月降落后进入的地方。有三个连在一起的大沼泽,名叫三淖,这里是昆吾人获取食物的地方。

【原文】

       有人衣青,以袂蔽面①,名曰女丑之尸②。

【注释】

①袂(mèi):衣袖。②女丑之尸:女丑尸,人名。

【翻译】

       有个人身穿青色的衣服,用袖子遮住脸,这个人名叫女丑尸。

【原文】

       有女子之国①。

【注释】

①女子之国:女子国,国名。

【翻译】

       有一个国家叫女子国。

【原文】

        有桃山,有虻山①,有桂山,有于土山。

【注释】

①虻(ménɡ)山:山名一说即“芒山”。

【翻译】

        有桃山、虻山、桂山和于土山。

【原文】

        有丈夫之国①。

【注释】

①丈夫之国:丈夫国,国名。

【翻译】

        有一个国家叫丈夫国。

【原文】

        有弇州之山①,五采之鸟仰天②,名曰鸣鸟。爰有百乐歌儛之风③。

【注释】

①弇(yǎn)州之山:弇州山。一说指崦嵫山。②五采之鸟:羽毛五彩斑斓的鸟。③儛:跳舞。弇州山

【翻译】

有一座弇州山,这里有一种五彩斑斓的鸟仰面向天,这种鸟名叫鸣鸟。这里有各种音乐及唱歌跳舞的风俗。

【原文】

        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①,不寿者乃八百岁。

【注释】

①江山:山名。一说在四川省境内;一说指江和山。

【翻译】

        有一个轩辕国。在江山的南边居住可以获得吉祥,这里的居民不长寿的也能活到八百岁。

【原文】

       西海陼中①,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②,践两赤蛇,名曰弇兹③。

【注释】

①陼:同“渚”,水中的小洲。②珥:用作动词,这里指(用两条青蛇)作耳饰。③弇兹:传说中的神名。

【翻译】

       在西海的小洲中住着一位神人,这位神人长着人面鸟身,他以两条青蛇作耳饰,脚踏两条赤蛇,名字叫做弇兹。

【原文】

        大荒之中①,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②。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③,名曰嘘。颛顼生老童④,老童生重及黎⑤,帝令重献上天⑥,令黎印下地⑦,下地是生噎⑧,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⑨。

【注释】

①大荒:最荒远的地方。②天枢:天的枢纽。③山:应作“上”。④颛顼: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老童:即耆童。⑤重:传说中老童之子,掌管天上的事物。黎:传说中老童之子,管理地下的事物。⑥献:这里是举起的意思。⑦印:通“抑”,抑压,按下之意。⑧噎:一说即上文的“嘘”。⑨行次:运行次序。

【翻译】

        在最荒远之地有一座山,名叫日月山,这里是天的枢纽。吴姖天门,是太阳和月亮降落后进入的地方。有一位神,他长着人一样的脸,没有手臂,两只脚反转着生在头上,名叫嘘。颛顼生了老童,老童生了重和黎,天帝命令重上天庭,又命令黎下凡间,黎到凡间后生了噎,噎住在大地的最西端,掌管着太阳、月亮和星辰的运行次序。

【原文】

        有人反臂①,名曰天虞。

【注释】

①反臂:胳膊反着长。

【翻译】

       有一个人的两只胳膊反着生长,名叫天虞。

【原文】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①,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注释】

①帝俊:这里指帝喾。 

【翻译】

        有一个女子正在给月亮洗澡沐浴。帝俊的妻子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这是她开始为月亮洗澡。

【嫦娥奔月】

后羿一下子射落了九个太阳,天帝便将他和他的妻子嫦娥一起贬下凡间以示惩罚。因为在凡尘中难免生老病死,后羿为了一直和妻子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于是决心去向西王母求取传说中的不死药。
        后羿跋山涉水,最后终于登上了昆仑山。西王母为后羿的英雄事迹所打动,于是慷慨地给了他两人份的不死药,并叮嘱他说,一人服一份就可以长生不老,一人服两份则会即刻升天成仙。
        后羿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将西王母的话转述给妻子,并将不死药交给她珍藏。
       嫦娥在凡间时常常怀念天上的生活,一直想重新回到天上做神仙,但又舍不得自己的丈夫。终于有一天,她再也忍不住诱惑,趁后羿外出打猎,偷偷拿出不死药,全部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后,觉得整个身子变得轻飘飘的,随即便从窗口慢慢飘出,向天上飞去,一直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向哭诉了嫦娥成仙的事情。后羿悲痛万分,冲到窗口,仰望着夜空不停呼唤爱妻的名字。
       嫦娥到了月亮上,发现这里凄清寒冷,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一只白兔为伴,又听到丈夫的呼唤声,心中顿生悔意,但是一切都已经回不去了,她只能千年万载地待在月宫中,独自忍受寂寞的煎熬。

【原文】

        有玄丹之山①。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爰有青鴍、黄鷔、青鸟、黄鸟②,其所集者其国亡。

【注释】

①玄丹之山:玄丹山。一说因山中产黑丹而得名。②爰:这里;那里。鴍(wén):传说中的一种鸟。鷔(áo):传说中的一种鸟。

【翻译】

        有一座山名叫玄丹山。有一种五彩斑斓的鸟,它长着人一样的脸,头上长着发。这里有青、黄、青鸟、黄鸟,这些鸟在哪个国家聚集,哪个国家就会灭亡。

【原文】
        有池,名孟翼之攻颛顼之池①。
【注释】
①孟翼之攻颛顼之池:池名。孟翼:人名。

【翻译】
        有一个水池,名叫孟翼攻颛顼池。

【原文】
        大荒之中①,有山名曰鏖鏊钜②,日月所入者。
【注释】
①大荒:最荒远的地方。
②鏖(áo)鏊(ào)钜(jù):山名。

【翻译】
        在最荒远之地中有座山,名叫鏖鏊钜,这里是太阳和月亮降落后进入的地方。

【原文】

        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蓬①。

【注释】

①屏蓬:即并封,传说中的一种兽。 

【翻译】

        有一种兽,身体的左右两侧各长着一个脑袋,名叫屏蓬。 

【原文】

       有巫山者。有壑山者。有金门之山,有人名曰黄姖之尸①。有比翼之鸟②。有白鸟,青翼、黄尾、玄喙③。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

【注释】

①黄姖(jù)之尸:黄姖尸,人名。②比翼之鸟:比翼鸟。③玄:黑色。

【翻译】

       有一座巫山。有一座壑山。还有一座金门山,山中居住着一个名叫黄姖尸的人。有比翼鸟。也有白鸟,它长着青色的翅膀,黄色的尾巴,黑色的嘴。有一种赤色的狗,名叫天犬,它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战争发生。

【原文】

       西海之南①,流沙之滨②,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③。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④,其外有炎火之山⑤,投物辄然⑥。有人,戴胜⑦,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⑧。此山万物尽有。

【注释】

①西海:水名。一说指青海湖;一说指今新疆的罗布泊。②流沙:古时指中国西北的沙漠地区。③昆仑之丘:昆仑山。④弱水之渊:弱水渊。弱水:传说这种水轻得无法浮起鸿雁的羽毛。⑤炎火之山:炎火山,今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⑥然:即“燃”。⑦胜:古代妇女的饰物。⑧西王母:传说中的女神,亦称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中。

【翻译】

       在西海的南边、流沙的旁边、赤水的后面、黑水的前面,有一座大山,名叫昆仑丘。有一位神,他长着人面虎身,身上有白色的斑纹和白色的尾巴,居住在昆仑山中。山脚下有弱水渊环绕,深渊之外有一座炎火山,只要将物品投到这座山上,就会燃烧起来。有一个人,头上戴着头饰,长着虎一样的牙齿、豹一样的尾巴,住在昆仑丘的洞穴中,名叫西王母。世间万物,这座山中应有尽有。

【原文】

       大荒之中①,有山名曰常阳之山②,日月所入。

【注释】

①大荒:最荒远的地方。②常阳之山:常阳山,可能在今陕西之南、四川之北。

【翻译】

       在最荒远之地中有座山,名叫常阳山,这里是日月降落后进入的地方。

【原文】

       有寒荒之国。有二人:女祭、女薎①。

【注释】

①女薎(miè):人名。一说指女戚。

【翻译】

       有一个国家叫寒荒国。国中居住着两个人:女祭和女薎。

【原文】

       有寿麻之国①。南岳娶州山女②,名曰女虔。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寿麻。寿麻正立无景③,疾呼无响。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注释】

①寿麻之国:寿麻国,国名。②南岳:人名。一说指黄帝;一说为与黄帝同属一系的人。州山:山名。一说是地名。③景(yǐnɡ):“影”的本字。

【翻译】

       有一个国家叫寿麻国。南岳娶了一位州山的女子为妻,这位女子名叫女虔。女虔生了季格,季格生了寿麻。寿麻立正在在太阳底下不会出现影子,大声叫喊却没有声音。这个国家的天气异常炎热,人们无法前往。 

【寿麻国】 

       寿麻国中的人没有影子,而且当地的气候异常炎热。寿麻国地处西方,它有可能处在今天的中亚腹地沙漠一带。据说寿麻国的祖先原来居住在南极附近,当时国内发生地震,地壳震动断裂,洪水肆虐,万物随着大地沉入水中。寿麻带领国中的百姓一路向北奔逃,一直逃到现在的寿麻国才安顿下来。大家信服寿麻的能力,感激他的救命之恩,便拥立他做了国君,建立的国家就叫寿麻国。几年后,他们派人回乡打探,才发现原来族人居住的地方已经不存在了,余下的乡人亦不知生死,很可能是随大地一同沉下去了。

【原文】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①。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②,克之,斩耕厥前③。耕既立,无首,走厥咎④,乃降于巫山⑤。

【注释】

①夏耕:人名,可能是夏桀的臣属。②成汤:名履,又叫武汤、汤,商部族首领,打败夏桀建立了商朝。夏桀:夏朝最后一位君主。③厥:他,这里指夏桀。④走厥咎:指逃避自己的过失。⑤降:指逃奔。

【翻译】

       有一个人没有脑袋,手执矛和盾站立着,这个人名叫夏耕之尸。原来成汤在章山讨伐夏桀,打败夏桀后,当着他的面砍下了夏耕的脑袋。夏耕的尸体站立在那里,没有脑袋,为了逃避罪责,他就躲到了巫山之中。

【原文】

       有人名曰吴回,奇左①,是无右臂。

【注释】

①奇左:指只有左臂。

【翻译】

       有个名叫吴回的人,只有左臂,而没有右臂。

【原文】

       有盖山之国。有树,赤皮支干,青叶,名曰朱木①。

【注释】

①朱木:木名。一说指红木。

【翻译】

       有一个国家叫盖山国。有一种树,树皮呈红色,枝干也呈红色,叶子呈青色,这种树名叫朱木。

【原文】

       有一臂民①。

【注释】

①一臂:指一臂国。

【翻译】

       有个一臂国,国民只长着一只手臂。

【原文】

       大荒之中①,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

【注释】

①大荒:最荒远的地方。

【翻译】

       在最荒远之地有座山,名叫大荒山,这里是日月落下后进入的地方。

【原文】
       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①,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②。
【注释】
①颛顼: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②大荒:最荒远的地方。

【翻译】

       有一个人,长着三张脸,他是颛顼的后代,有三张脸、一只手臂,这种三面人永远不会死。这里就是所谓的大荒之野。

【原文】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①,有人珥两青蛇②,乘两龙,名曰夏后开③。开上三嫔于天④,得《九辩》与《九歌》以下⑤。此天穆之野⑥,高二千仞⑦,开焉得始歌《九招》⑧。
【注释】
①流沙:古时指中国西北的沙漠地区。
②珥:动词,用作指(用两条青蛇)作耳饰。
③夏后开:夏后启。
④嫔:通“宾”,宾客。
⑤《九辩》、《九歌》:都是乐曲名。相传原为天帝的乐曲,后被夏启带到人间。
⑥天穆之野:地名。一作“大穆之野”。
⑦仞: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⑧《九招》:即“九韶”,传说为虞舜时的乐曲。

【翻译】

       在西南海之外、赤水的南边、流沙的西边,有一个人,他以两条青蛇作耳饰,骑着两条龙出行,这人名叫夏后启。夏后启三次上天庭做客,他把天上的乐曲《九辩》和《九歌》带到人间。在这高达二千仞的天穆野之上,启才得以开始歌唱乐曲《九招》。

【原文】
       有互人之国①。炎帝之孙名曰灵恝②,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注释】
①互人之国:互人国,国名。一说应作“氐人之国”。
②炎帝:上古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灵恝(jiá):传说中的人物。

【翻译】
      有个互人国。炎帝的孙子名叫灵恝,灵恝生了互人,互人能自由地上天或从天上下来。

【神农氏】
       炎帝神农氏是继伏羲以后,又一个对中华民族贡献颇多的传奇人物。远古时期,人们过着渔猎和采集的生活,他发明了木耒和木耜,教会人民农耕技术;还曾尝遍百草,发明了医术;更是发明了历法,开创了九井相连的灌溉技术。
       《拾遗记》记载,神农氏曾遇到一只周身通红的丹雀,衔着一棵五彩穗谷从他的头顶飞过,正好掉落了几颗。他把种子搜集起来种植,谷物成熟后从中选出了稻、黍、稷、麦、菽五种作物,教百姓耕种,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农耕时代,后人尊称神农氏为“五谷爷”。
      传说神农氏的肚子如水晶般透明,能看见五脏六腑,哪里出了问题,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远古时代的人们还不会用火加工食物,常吃生的东西,因此常常得病。神农氏为了解除人们的病痛,就亲自品尝各种草药的药性,尝尽百草。据说,他一天之内曾中毒七十二次,全靠茶来解救。但最后一次,他看见一种开着黄色小花的草,其实是剧毒无比的断肠草,他摘了一片叶子放在嘴里咀嚼,不一会儿就感到肚子疼,来不及解毒,就看到肠子一节一节地断开了,再也无药可救。
       神农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他发现的能治病的药物却流传开了,人们尊敬爱戴他,每年都会为他祭祀,纪念他的功绩。

【原文】
       有鱼偏枯①,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②。风道北来③,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注释】
①偏枯:偏瘫。
②颛顼: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③道:从。

【翻译】

       有一种一侧身体瘫痪的鱼,名叫鱼妇,颛顼死后就立即复苏(不再瘫痪)。大风从北方吹来,天上便下起像泉涌一样大的雨,蛇在这时变为了鱼,这就是鱼妇。颛顼死后就立即复苏。 

【原文】
       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鸀鸟①。
【注释】
①鸀(chù)鸟:传说中的一种鸟。

【翻译】

       有一种青鸟,它长着黄色的身子、红色的脚,还长着六个头,这种鸟名叫鸀鸟。

【原文】
         有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①,有偏句、常羊之山②。
【注释】
①大荒:最荒远的地方。隅:角落。
②偏句:山名。

【翻译】
       有一座大巫山,还有一座金山。在最荒远的地方的西南角,有一座偏句山和一座常羊山。

【原文】
       按:夏后开即启,避汉景帝讳云①。
【注释】
①汉景帝:西汉皇帝刘启。

【翻译】

       按:夏后开即指夏后启,是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海经大荒西经第十六
神位表
上古八大正神,北属黑水,南属大荒!
大荒西经
山海经·海经·大荒西经
《山海经》之大荒西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