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则(五):调理脏腑

、调理脏腑

  脏腑是机体功能活动的中心,各种病证的发生也常归结在脏腑,因此,调理脏肺在治疗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调理脏腑虚实


1.补脏腑之虚

  脏腑之虚多表现为脏腑气血阴阳精津的亏虚及相应功能的减退。

  治以'虚则补之'—补脏腑之虚,主要是根据各脏俯具体的阴阳气血精津的亏虚情况分别于以补之,如肺气虚,补肺气;肾精虚,补肾精;心血虚,补心血;肝阴虚,补肝阴;脾阳虚,补牌阳等。

2.泻脏腑之实

  脏腑之实。则多为外感六淫或内有痰饮、療血、食积、虫积、结石等有形的病理产物及相应的功能进或障碍。

  治以'实则泻之'—泻脏腑之实,一是泻有形之实邪,如化痰、祛湿、活血、排石、祛虫、消食等;二是泻无形之实邪,即过亢的脏腑功能,如清心火、平肝降逆等。
  

  由于六腑主受盛和传化水谷,易阻塞纳邪而多见于实证,故泻实较多用于腑病。

(二)顺应脏腑特性

  脏腑各有其生理特性,顺之则功能畅达,逆之则病。故治疗时须顺应它们各自的生埋特性。

  心为阳脏而恶热,表现为心对火邪、暑邪等有着特殊易感受性,以及发病后易往热的方问发展的特点。因此,心泻火、清暑安神等法在心病较为常用。

  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为刚脏,体阴而用阳,病则易郁、阳气易亢而阴血易亏。因此,疏肝、柔肝、平肝是肝病的常用之法。

  脾喜燥而恶湿,以升为健,病则表现为对湿的易罹性、气的易陷性。因此,治脾病常配以祛湿及升阳之法。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主宣发肃降,病则易感外邪,失于宣肃。因此治肺病常用宣降及祛邪之法。

  肾主蛰藏,为水火之脏。病则精气阴阳易亏。因此,治肾病常用补益及固精之法。

  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病则多见阻塞不降之证。因此,治腑病常用通降之法。

三)协调脏腑关系

  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病理上则常互为影响和传变,因而在治疗上应注意协调脏腑之间的关系。

1.协调脏与脏的关系


(1)协调五行关系:

  脏与脏的疾病在五行间的传变有乘、侮、及子、犯母等形式,据此而立的治则有'抑强''扶弱''补母''泻子'。例如,佐金平木、抑木扶土、泻南补北、培土制水等属于'抑强扶弱';滋水涵木、培土生金、益火补土、金水相生等属于'虚则补其母';肝实泻心、心实泻胃等属于'实则泻其子'。

(2)协调功能关系:

  一些生理功能的完成是脏与脏功能协调的结果,故治疗时须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水液代谢方面,是肺、脾、肾功能协调的结果,故水湿痰饮为患,当协调肺、脾、肾功能;呼吸方面,肺主呼吸、肾主纳气,故呼吸功能减弱,常调治肺肾;血行方面,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藏血又主疏泄,脾统血,治疗则根据血行失常的具体情况而协调诸脏的关系。

2.协调脏与俯的关系


(1)协调表里关系:

  表里相关的脏腑功能上相互配合,病理上常相互影响,故治疗上须协调两者。例如,肺实咳喘可通利大肠,膀胱气化不利可调肾,心火可泻小肠,胆道不利可疏肝,脾胃的纳运、升降可共同调治等。
(2)实可泻腑、虚可补脏:

  五脏主藏精气而不泻,以藏为贵。故脏腑虚证,常可补脏,五脏精气充则虚可填。例如,膀胱气虚不摄可补肾固摄。六腑主受盛及传化水谷,实邪易于留滞,祛邪泻实,经腑而去,谓之邪有去路。故脏腑实证,常从腑而泄,如肺实泄大肠、心火泄小肠等。

3.协调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

  由于奇恒之俯所藏之精源于五脏,其功能亦多从属于五脏,因而奇恒之腑的病变多从五脏论治。例如,肾主骨生髓,故骨与髓之病,多从肾论治;脑为髓海,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血,故脑之病常从心、肾论治;女子胞的功能与天癸、血等相关,故女子胞之病,多从肾、肝、脾、心论治;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脉之病可从心肺而治,或据具体病机而治。胆则在'六俯'及'肝与胆'的关系中论及。


4.协调俯与腑的关系

  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故协调六腑功能,以通降为多。例如,大肠便秘,除通利大肠外,常借助胃的降浊功能;又如泄泻属肠道病变,可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之法;水肿病变,祛水之法,除利尿外,尚可峻下逐水,使水从肠道而去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脏病治腑
【学术论坛】浅析间接治法的运用规律
浅谈五脏六腑与十二正经(上)
咳嗽就买抗生素?看完这篇你就有数了!
藏而不泻
《龙图中医讲堂》第六讲 脏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