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课笔记」:形体结构临床分析实践2

1、肌源性颈椎病演化过程:

颈椎肌肉劳损→疼痛痉挛→

颈椎肌肉力量平衡改变→颈椎结构变化→颈椎关节慢性损伤、炎症、椎间盘退化→刺激神经、血管、脊髓→出现颈肩部大面积的酸痛、眩晕、手指麻木无力等复杂症候群→颈椎肌肉力量平衡改变(恶性循环回去了)

2、颈椎病的类型:

①颈肌型:颈部肌肉出现张力失衡,造成各种各样问题

(1)病变:颈肩肌群软组织损伤、气血瘀滞

(2)高发年龄段:30-40岁(现在也可在低龄人群中出现;目前30-40岁上班族颈椎病患者中,70%以上由于劳损导致的颈肌型颈椎病)

(3)主要症状:

颈部强直、疼痛,或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

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受限;

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②神经根型:伴有上下关节突关节错位,造成神经根受挤压,出现手麻手胀等

(1)病变:椎间孔变窄致颈脊神经受压、多见于4-7颈椎

(2)高发年龄段:30-50岁

(3)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为颈痛和颈部发僵;

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疼痛和麻木沿着受压神经根的走向和支配区放射,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

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

(4)解决办法:刮痧艾灸不解决根本问题,可以通过先充分松解附近肌肉,再进行正骨复位,使神经根孔空间变大,改善对神经根的压迫;还可以用针刺激,改善周围组织张力。

③椎动脉型:颈肌型造成关节突变化,使椎动脉血流畅性变差

(1)病变:骨质增生、血管变异或病变导致供血不足

(2)高发年龄段:30-40岁

(3)主要症状:

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

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

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④交感神经型:交感神经受到颈椎位置和形态的影响

(1)病变:各种颈部病变激惹了神经根、关节囊或项韧带上的交感神经末梢

(2)高发年龄段:30-45岁

(3)主要症状:

头晕、头痛、睡眠差、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眼胀、视物不清;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

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

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

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

⑤脊髓型:椎间盘受到挤压向外突出,挤压到脊髓,使脊髓信号传导出现问题

(1)病变:颈部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炎症、水肿等

(2)高发年龄段:40-60岁

(3)主要症状:

下肢麻木、沉重、行走困难、双脚有踩棉花感;

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持物易落;

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

⑥混合型:上述类型的几种混合在一起出现的颈椎病类型

3、诊断步骤:

①视:视察病患的姿势、动作

②问:问病患哪里不舒服、难受多久了、刚开始什么感觉、现在什么感觉等等。

③看:看病患的X光、CT、MRI片子

(1)X光:适用于检查移位骨折、脊柱滑脱、脊柱畸形、脊柱失稳、骨质改变的骨病、关节部位骨性病变、不透光异物存留、心肺器质性疾病、消化系统梗阻等疾病。

(2)CT:在显示横断面方面、尤其是对密度高的组织显象具有优势。适用于测量骨性结构之间的距离(比如脊柱骨折、椎管病变、关节突关节病变)、血管走向、血管病变、肿瘤等。

(3)MRI(核磁共振):主要用于发现软组织病变,在骨科主要用于发现椎间盘病变、脊髓病变(脊髓畸形、脊柱肿瘤)、半月板病变、炎性病变(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结核、骨肿瘤等)和出血性病变等。体内有非钛质金属患者无法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④触:触摸病患的骨骼和肌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颈椎病分型及对症治疗—有度网:上班族颈椎健康专家
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脑梗塞,脑缺血性病变
浅谈颈椎病的中医诊疗技术PPT
如何把颈椎病治疗做得更好?你需要这份手册!
【颈椎Ⅱ】颈椎病不是“一种”病,而是“七种”
颈椎病防治攻略,低头族的福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