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4)》学习笔记六十

      认识世界,从认识自身开始。
      呵护家人,从呵护与调理自己开始。
     热爱生命,从了解生命的运行规律开始。
      热爱生活,从懂得与体悟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开始。
      自修医经,不一定成为医家,只为明了世间之大道,顺便学着认识自己,修正与调理自己。
      学习医经,不一定能治病救人,只求把握大道与真理的粗略,在人生与自我保健时不至于迷失大方向。如此,呵护自己与家人,也不至于南辕北辙。
     下面蓝色字体的部分,即为“笔记内容”。


      今日学习“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4)”【原文】:
      帝曰:六气之复何如?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厥阴之复,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偃木飞沙,倮虫不荣。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则入脾,食痹而吐。冲阳绝,死不治。
      (注①:黄帝问:六气来复而致病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答:您问得真详细啊!厥阴风气来复,会使人出现少腹部坚满、腹胁内拘急暴痛等病状,在自然界就会出现树木倒伏、尘土飞扬、身无羽毛鳞甲的虫类不得繁育等现象。人们还会因病气逆于心而心痛,多汗,呕吐,饮食不下,或进食即吐,筋脉抽痛,眩晕,手足逆冷,甚至风邪入脾,食入痹阻不能消化,吐出乃至。如果冲阳脉断绝,则多属不治之死证。)

      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燥鼽嚏,少腹绞痛,火见燔焫,嗌燥,分注时止,气动于左,上行于右,咳,皮肤痛、暴喑心痛,郁冒不知人,乃洒淅恶寒振栗,谵妄,寒已而热,渴而欲饮,少气骨痿,隔肠不便,外为浮肿,哕噫。赤气后化,流水不冰,热气大行,介虫不复。病痱胗疮疡,痈疽痤痔,甚则入肺,咳而鼻渊。天府绝,死不治。
      (注②:少阴火气来复,则懊侬烦热从内部发生,使人出现内心烦躁、鼻塞、打喷嚏、少腹绞痛等症。火势旺盛现于,则会出现咽喉干燥、大便时而泄泻时而止息、气动于左腹而向上逆行至右侧、咳嗽、皮肤疼痛、突然声音嘶哑或失音、心痛、昏迷,甚至恶寒战栗、胡言乱语、发寒过后又发热、口干渴欲饮、少气、骨软萎弱、肠道阻塞、大便不通、肌肤浮肿、呃逆、常常嗳气等症状。少阴火热之气生化推迟,流水不结冰,热气流行,有甲壳的虫类不伏藏。这时人们多病痱疹、疮疡、痈蛆、痤、痔等外症,热邪过甚就会入肺,引发咳嗽、鼻渊等病。如果天府脉断绝,则多属不治的死证。)

      太阴之复,湿度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大雨时行,鳞见于陆,头顶痛重,而掉瘛尤甚,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窍泻无度。太溪绝,死不治。
      (注③:太阴湿气来复,则湿气变化而大行,在人体多发身体沉重、胸腹满闷、饮食不消化、阴气向上逆行、胸中不爽、水饮发于内、咳喘有声等病。如大雨时常下降,洪水淹没田地,鱼类游行于陆地,人们多病头顶痛而沉重、抽痛瘛疭加剧、呕吐、神情默默、口吐清水,甚至湿邪入肾,引发泄泻不止症。如果太溪脉断绝,则多属不治的死证。)

      少阳之复,大热将至,枯燥燔热,介虫乃耗。惊瘈咳衄,心热烦躁,便数憎风,厥气上行,面如浮埃,目乃闰(目旁)瘛;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呕逆,血溢血泄,发而为疟,恶寒鼓栗,寒极反热,溢络焦槁,渴引水浆,色变黄赤,少气脉萎,化而为水,传为胕肿,甚则入肺,咳而血泄。尺泽绝,死不治。
      (注④:少阳热气来复,则大热将来,干燥灼热,有甲壳的虫类死亡。人们多病惊恐、痉挛、抽搐、咳嗽、衄血、心热烦躁、小便频繁、怕风、厥逆之气逆行、面如土气、眼跳不止。火气内生,向上表现为口干、呕逆、吐血,向下表现为便血。传变为疟疾,就会有恶寒战栗、寒而发热、咽喉干燥、口渴善饮、小便黄赤、少气、脉萎弱等现象。气蒸热化则为水病,发为浮肿,甚至邪气入肺,引发咳嗽、便血等病。如果尺泽脉断绝,则多属不治的死证。)

      阳明之复,清气大举,森木苍干,毛虫乃厉。病生胠胁,气归于左,善太息,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心,病在鬲中,头痛,甚则入肝,惊骇筋挛。太冲绝,死不治。
      (注⑤:阳明燥气来复,清冷肃杀之气流行,树木苍老枯败,兽类多生疫病。人们多发病于腋下至胁部,燥气偏胜,行于左侧,使人常常叹息,甚至心痛痞满、腹胀而泄泻、呕吐苦水、咳嗽、呃逆、内心烦乱。病在膈中,头痛,甚至邪气入肝,引发惊骇、肢体痉挛等病症。如果太冲脉断绝,则多属不治的死证。)

      太阳之复,厥气上行,水凝雨冰,羽虫乃死。心胃生寒,胸鬲不利,心痛否满,头痛善悲,时眩仆,食减,腰脽反痛,屈伸不便,地裂冰坚,阳光不治,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唾出清水,及为哕噫,甚则入心,善忘善悲。神门绝,死不治。
      (注⑥:太阳寒气来复,则寒气上行,水凝结而为雨和冰雹,禽类死亡。人们则多患心胃生寒气,胸腹滞塞堵闷,心痛痞满,头痛,易伤悲,忽然头目眩晕而跌倒,饮食减少,腰臀部疼痛,屈伸不便等症。如大地开裂,冰厚而坚硬,阳光不温暖,人们就多病少腹疼痛牵引睾丸并连及腰脊,逆气上逆于心,导致反吐清水或呃逆嗳气,甚至邪气入心,使人易忘、易悲。如果神门脉断绝,则多属不治的死证。)

      帝曰:善。治之奈何?
      岐伯曰: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少阴之复,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以咸软之;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少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软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发不远热,无犯温凉,少阴同法;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
      (注⑦:黄帝说:说得好。如何治疗这些疾病呢?
       岐伯答:厥阴之气来复而引发的疾病,用酸寒药主治,以甘辛药辅助,用酸味药泻其邪气,用甘味药缓其急;少阴之气来复而引发的疾病,用咸寒药主治,用苦辛药辅助,用甘味药泻其邪气,用酸味药收敛,用辛苦药发散,用咸味药软其坚硬;太阴之气来复而引发的疾病,用苦热药主治,用酸辛药辅助,用苦味药泻其邪气,以燥去湿,以泄去湿;少阳之气来复而引发的疾病,用咸冷药主治,并辅以苦辛药,用咸味药软其坚硬,用酸味收敛,用辛苦药来发汗,发汗的药物不用回避热天,但不可触犯温凉天气,治疗少阴之气来复所致的疾病时,使用发汗药物跟这个方法一样;阳明之气来复所致的疾病,用辛温药主治,用苦甘药辅助,用苦味药渗泄、通下,用酸味药物补虚;太阳之气来复所致的疾病,用咸热药主治,用甘辛药辅助,用苦味药坚其脆弱。)

      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注⑧:治疗由各种胜复之气所引发的疾病时,属寒的用热药,属热的用寒药,属温的用清药,属清的用温药,气散的用收敛之药,气抑的用发散之药,燥的用润泽之药,急的用缓和之药,坚实的用软坚之药,脆弱的用固本之药,衰弱的用补药,亢盛的用泻药。用各种方法安守正气,便其清静安宁,邪气就能消退,各归其类属,而且没有偏胜之害。这是治疗的基本法则。)

      帝曰:善,气之上下何谓也?
      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半,所谓天枢也。
      故上胜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胜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所谓胜至,报气屈服而未发也。复至则不以天地异名,皆如复气为法也。
      (注⑨:黄帝说:说得好。气分上,下是怎么回事?
      岐伯答:身半以上,气有三,是人身与天相应的部分,由司天之气主管身半以下,气也有三,是人身与地相应的部分,由在泉之气主管。上和下表示它的胜气和复气,气表示人身的部位和疾病。所谓“半”,即指天枢而言。
       因此,上部的三气胜于下部的三气而全部发病的,用地气之名来命名人体发病的脏气;下部的三气胜于上部的三气而全部发病的,用天气之名来命名人体发病的脏气。上面所说的,是就胜气已经到来而复气还在伏藏没有发生的情况而说的;如果复气已经到来,不能用司天和在泉之名区分的,就应该以复气为依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帝内经--素问(4)
关于中药之“味”的经典争议(三)
怎样排出肺中的寒气?
经方药症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氏
芒硝——中医识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