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12节 白疕

第十二节 白疕

白疕是一种较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在皮疹上

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搔之脱屑,故名'白疕”。《外

科大成》说:'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屑,俗称蛇虱

。”其状又象松皮,敌又名“松皮癣”。本病男女老幼皆可患病,

但以青壮年为多,男性略多于女性。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但

以四肢伸侧、头皮、或背部较重,一般夏季减轻或完全缓解,

冬季加重或复发。

〔病因病机〕

本病总由营血亏损,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①初起多挟有

风寒或风热之邪客于肌肤,以致营卫不和,阻于肌表而生。②

或兼因湿热蕴结,阻于肌表而发。病久外感风、湿、热邪渐化

,而气血耗伤,则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更为明显。③或因营血

不足。④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致使营血亏损,③、④二

者使气血运行受阻,以致瘀阻肌表而成。⑤少数因治疗不当,

致使热毒鸱张、入于营血,内侵脏腑,造成气血两燔的证候。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一是本病较为复杂,可分为寻常型、特殊型,应抓住主证,明

确诊断。

1.寻常型:是最常见的一种,起病多为急性泛发,好发于四肢

伸侧、头皮、发际、骶部,亦可见于指(趾)甲、龟头等,初

起为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可逐渐扩大融合成片,边界

清楚,周围有红晕,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刮除表

面鳞屑则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轻刮薄膜见散在

的小出血点,呈露珠状,这三种现象是本病的特有征象。在病

变的发展过程中皮损可表现为多种形态,如点滴状、钱币状、

地图状等等。进行期皮损周围绕有红晕,鳞屑呈油脂状黄色,

刮去鳞屑仍为银白色,若正常皮肤受到机械性刺激可在受刺激

部位出现新的皮损。皮损周围红晕消失,呈白色鳞屑环,病情

稳定,此称静止期。若皮损基底红色变淡,鳞屑变薄变小,边

缘和中心鳞屑逐渐消失,此称消退期。皮损完全消退后可留有

临时性色素脱失或色素沉着斑。身体各处均可发生,发于头部

,皮损边界清楚,覆有厚的鳞屑性丘疹,毛发呈束状。发于面

部类似白屑风。发于掌跖处呈对称性角化斑片,中央厚边缘薄

,斑上可有小点状白色鳞屑。发于皱褶处皮肤潮润,无鳞屑或

呈湿疮样改变。发于粘膜者,多见于龟头或包皮内有边界清楚

光滑干燥的红斑。累及指(趾)甲则指(趾)甲呈点状下凹,

肥厚,游离端甲床剥离。

2.特殊型:①关节型:本型约占白疕病人的3〜5%,伴有关节疼

痛,多在四肢小关节,最终关节变型,造成功能障碍。②脓疱

型:多发于掌跖部,在红斑状皮损上出现不易破碎的小脓疱,

约经十天自行干涸结痂,脱痂后出现小鳞屑,鳞屑下又有新的

脓疱出现,向四周扩散变成大的脓疱性鳞屑斑片,重者伴有发

热,关节肿胀和疼痛。③红皮症型:本病是少见的一种严重性

银屑病,多因治疗不当或用较强的刺激性外用药后迅速出现,

全身皮肤弥漫性红色或暗红色,脱屑、浸润、病情顽固、常数

周不愈,多有发热。

二是根据皮损表现、增减趋势和全身症状辨析为各种证候。

三是应与慢性湿疮、风热疮鉴别。

1.慢性湿疮:多数生于四肢屈侧,剧痒,色素沉着,鳞屑少,

不呈银白色,抓之无出血点。

2.风热疮:多发于躯干,皮损是鲜红色斑片,鳞屑少,多数1〜

2个月可自愈。

(二)论治要点

本病进行发展阶段的治疗重点是清热、祛湿、解毒,临床上常

用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生苡仁、槐花等药,疗效可靠;在稳

定静止阶段治疗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常用治法。

(三)常见证治

1.血热证:皮损潮红、新疹不断出现,旧疹不断扩大,鳞屑增

厚,皮疹周围绕以红晕,筛状出血点明显,瘙痒,怕热,有口

干舌燥,便秘,舌红而干,苔薄白,脉弦滑或弦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或凉血地黄汤加减。

痒甚者,加蝉衣、白藓皮。热甚者,加白花蛇舌草、槐花。2.

血虚风燥证:皮损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干燥增厚

,关节伸侧有时皲裂,刮后点状出血点不明显,可伴有头晕眼

花,面色㿠白,舌质暗淡,脉沉细或沉缓。

治法:养血祛风润燥。

方药:四物汤合消风散。

皮肤干燥者,加胡麻、何首乌。

3.湿热蕴结证,多发在腋窝,腹股沟等屈侧部位,红斑糜烂,

浸渍流水、瘙痒,或掌蹠部有脓疱,多阴雨季节加重,伴有胸

闷纳呆,下肢沉重,或带下增多,苔薄黄腻,脉濡滑。

治法:清热利湿,和营通络。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

渗液多者,加土茯苓、猪苓;红斑脓疱重者,加白花蛇舌草、

银花、槐花;带下多者,加怀山药、猪苓。

4.火毒炽盛证:全身皮肤发红,或呈暗红色,甚则稍有肿胀,

皮肤灼热,或密布散在小脓疱,伴有壮热口渴、便干溲赤,苔

薄,舌红绛,脉数。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清营汤加减。

便秘者,加大黄;壮热口渴者,加生石膏、知母、白花蛇舌草

;小便短赤者,加土茯苓、生苡仁、车前子。

(四)外治法

寻常型者可选用牛皮癣膏药外贴或疯油膏或10%硫黄膏,外搽

患处,每日二次。

(五)临证权变

关节痠痛畸型者,加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病久,鳞屑

厚,色素沉着、舌紫者,加丹参、莪术、益母草、鸡血藤;皮

疹与月经、妊娠有关者,加当归、仙灵脾、仙茅、菟丝子。

〔应用例案〕

李XX,女,18岁。1976年以全身红斑、瘙痒不堪而来诊治,诊

断为银屑病进展期。辨证属热入血分,气血两燔。药用:紫草

(代犀角)15克、生地15克、赤芍9克、丹皮15克、双花15克、

土茯苓30克、生苡仁30克、蛇蜕12克、黄连6克、荆芥炭6克、

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服

药二剂则皮疹颜色变淡,瘙痒明显减轻。

:用上药作为基础方治疗进展期银屑病10余例,一般4〜6剂

即可明显见效,大都在10〜15剂之间临床治愈。盖因本方重用

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恰中病机之故。(节选自《千家妙方》

内蒙朱宗元)

〔简便验方〕

1.大胡麻125克、防风62克、威灵仙62克、石菖蒲62克、白附子

31克、独活31克、甘草15克,共为细末,酒打糊丸如桐子大,

每服6克,日3次,10天为一疗程。选《沂蒙医药》1979年1月

2.鲜山查捣烂取汁,用汁擦患处,每日3次。选《赤脚医生》山

东昌潍,1976年2月

3.不论何型均可用:抗银片每次2片,饭后即吞服,每日3次;

或当归片、地龙片,每次各5片,每日二次。(节选自《中医

外科学》)

〔文献摘录〕

1.《外科大成·卷四·白疕》“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

白疕。俗呼蛇虱,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宜搜

风顺气丸,神应养真丹加白蛇之类。”

2.《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卷七十四·白疤》:“此证俗名蛇虱,生

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起白皮,由风邪客于皮肤

,血燥不能荣养所致,初服防风通圣散,次服搜风顺气丸,以

猪脂苦杏仁等分,共捣绢包擦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屑病,牛皮癣
银屑病的辨证分型
银屑病辨证论治绝技5
张志礼医案选析——银屑病(6例)
第五章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第九单元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