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中医所说的“传变”,有哪些规律?



文化养生谈

2021-11-26 07:15作家,江门杰富意磁性材有限公司,健康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收录于圈子:中医传统养生圈

传统中医认为疾病的发展过程,大概就是遵循一个病起、传变、康复的规律。其中的“病起”,也就是受内外因的影响,导致机体阴阳气血失衡。

而“传变”就是在体内的传递和变化,这也是一个动态过程。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传”的一个概念,比如《素问.热论》: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

这就很清晰地提出了外邪在体内的“传”,但还没有涉及到“变”。

黄帝内经

已完结

常学辉

|

健康养生

36万人在读

查看更多

但对中医“治未病”的观念而言,所谓“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更全面地掌握好疾病的“传变”,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那额,疾病在体内的传变,会有哪些规律可言呢?如果全部掌握了,是不是就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应对各种疾病?

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医理论对于疾病在体内的传变也有一个系统的认知。从病因的内外来说,内因所致的各种病症,其传变规律相对固定,而外因证候的传变,就要复杂多变了,本文主要就“外因”类证候来简单介绍一下各种传变的规律。

说到外因证候的传变,对中医稍有了解的朋友就会想到“六经传变”,也就是所谓的“伤寒日传一经”之说。

在伤寒六经里,三阳经主表,三阴经主里。三阳之中,太阳为一身之表,被称为“一身之藩篱”,意思就是身体最外围的屏障,所以被认为是“主表”;少阳为半表半里,阳明却主里。

在三阴经里,太阴主表,其次为少阴,最后为厥阴。

外感寒邪循六经在体内的传变,正常情况下,是一个由表入里、逐渐深入的过程,也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么一个顺序。

如太阳病就是风寒初客于表,于是出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

如果此时未能及时疏散外邪,邪气入里,传入阳明就成为“阳明证”,诸如但热不寒,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甚而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神昏谵语等则为阳明病。

外邪依旧未能疏散,继续深入少阳则就会成半表半里之证,出现少阳病的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三阳经病以热证实证为主,这时候邪气虽然势盛,但机体正气未衰,正邪相争比较弥明显。

文章

精读《黄帝内经》,理解“治未病”,走近健康与长寿

经过三阳经的传变之后,如果机体正气逐渐势衰,无力抵御外邪,外邪就会传入“三阴”:

1、太阴病:出现一些脾虚湿盛之证,如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者。

2、少阴病:外邪及于少阴心肾而成少阴病,有一个典型的证候就是“脉微细,但欲寐”。根据机体体质不同,少阴病又分为少阴寒化和少阴热化两种。寒化证为少阴虚寒本证,热化证则尚有心烦不得卧等。

3、厥阴病:邪入厥阴,及于肝、胆、心包、三焦,此时的病机特点就是寒热错杂,出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等。

总而言之,六经的传变,反映的是疾病由表入里、由阳入阴、由轻变重的发展趋势。当然,六经传变只是典型规律,此外还有越经、表里、直中、合病、并病等非典型传变。

在六经传变之外,还有“卫气营血”的规律传变。这是温病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六经传变而言,卫气营血传变就稍显简单,也就是遵循: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个基本规律,但是有顺逆之分。

卫气营血的传变,反映了温热病邪由表入里、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轻而重的演变过程,也是病变的不同程度和阶段。

文章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

简而言之,卫分证病位在皮毛和肺,以发热恶寒为其临床特点,病势较轻浅。

气分证病位在肺、胸膈、胆、胃肠、脾,以但热不恶寒为特点,为邪已传里,病势较重。

营分证的病位在心和心包,以舌质红绛、心烦不寐为其特点,提示邪已深入,病势更重。

血分证的病位在心、肝、肾,以舌质红绛及耗血、动血、阴伤、动风为其临床特点,也是邪气更深入,最为严重。

当然,受病邪性质、轻重以及病者的体质不同的影响,温病的传变也有一些特例,不受“卫、气、营、血”这个约束的。

比如邪在卫分就康复了,后面的三个证候根本就不会出现;也有直接从气分或营血开始发展的。此外,还有卫气同病、营卫合邪、气血两燔等;

最后,还有一个“三焦传变”的说法,主要也是和温病相关。

三焦传变规律认为,温热之邪进入机体之后,从上焦手太阴肺开始,如果传入中焦脾胃则为顺传,如果传入心包则为逆传。中焦之后再传入下焦肝肾是为“下焦病”。

这个传变理论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一方面,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皮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

而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于是,从肺入心包就是逆传。而上焦之邪未能及时疏散,继续传变就到了中焦脾胃,最后到下焦肝肾。这就是三焦传变的典型规律。

当然,在三焦传变的过程中,也有上焦证未罢而见中焦证的,也有中焦证未除又出现下焦证者,这些都是一些非典型传变,也需要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疾病传变规律
三焦传变
论火神派之内涵
跟师李可心得
跟我学中医| 病势走向——三焦是如何传变的
中医治疗病毒的秘诀之温热病毒:病毒怎么进来,中医让你怎么出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