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菜农销售难市场买不到 有机菜出路在哪里,蔬菜技术,中国蔬菜网技术频道

  今年的秋菜市场出现了很多耐人寻味的事。本应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有机菜却遭遇“危机”:呼兰区徐堡乡蒲井蔬菜专业合作社的2500亩有机蔬菜遭遇销售困境,有机白菜六分一斤没人买——
  
  “资深菜农”遭遇经营危机

  十月,正是收获季节。听闻哈尔滨市首批有机秋菜已经上市,记者慕名前往呼兰区徐堡乡蒲井蔬菜专业合作社,了解有机秋菜的销售情况。与一路上菜农热火朝天抢收秋菜的景象截然相反,这里几百亩的白菜和大葱依然还在大田里,在秋收时节,显得格外冷清。作为哈尔滨第一个拿下有机蔬菜认证的合作社负责人,蒲井合作社社长董长玉既心痛又无奈——

  董长玉是个“资深菜农”。几年前,他搞无公害蔬菜种植,顺风顺水。2007年,有机蔬菜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董长玉。2008年,董长玉和蒲井合作社的社员们贷款500万元,租了2500亩土地,盖了加工厂房,修了储藏窖,准备大干一场。
  危机一:有机蔬菜产量低卖相差

  由于种植有机蔬菜对土地、选种、施肥、除草除虫都有严格要求,董长玉专门请来市里和区里的农业专家对种植进行全程指导。2008年12月,蒲井合作社一举拿下来白菜、胡萝卜、大葱、大蒜等7种有机蔬菜转换认证,成为哈尔滨市首个拥有专业认证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可时至今日,种了两年有机蔬菜的董长玉粗略一算竟然赔了300余万元。

  董长玉解释说,种有机蔬菜,不能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用驱虫灯驱虫,人工除草。这些费用就比普通大田高出几倍。由于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化肥催发,蔬菜都是按照自然规律在生长,所以亩产低,卖相差。一亩有机白菜的产量比普通大田要少2500公斤,个头也小,好像没长开。虽然以前搞过无公害蔬菜种植,但是有机蔬菜如此低产仍大大超出了董长玉的预想。
  危机二:大白菜六分一斤没人买

  销路差是最让社员们始料未及的,本想走在哈市有机蔬菜种植前沿抢占高端市场的董长玉发现,在哈尔滨竟然只有一家经销有机蔬菜的超市,且有独立的采购渠道,他根本无法进入。他也找了其他几家超市谈合作,可超市都要求全年供应,目前以大田种植为主的蒲井,显然无法保证反季节供应。若拿到菜市场上卖,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要贵几倍,百姓不认。董长玉说,去年种的600亩胡萝卜全都烂在地里。今年,他们总结去年种了过多“细菜”的教训,种了几百亩的白菜和大葱,也有大连、青岛的加工企业前来订购。情况看似有了转机,可董长玉说,外埠企业收购的白菜仅是产量的一半,价格为3元/公斤。剩下的一半白菜,因为没有订单,他只好以每斤六分的价格处理给一家企业做酸菜。今秋白菜上市,市场上普遍的价格是5元/公斤。董长玉种的这些“娇贵”白菜,竟“沦落”到如此低价。他说,白菜卖出去后,他要把大葱进行加工,弄个礼品葱花,春节时候上市,今年就能收支平衡。然而这如意算盘仅过了十几天就成了泡影。数日前,董长玉和记者联系说,加工酸菜的企业对他“落井下石”,收购价格从每斤六分,压到每斤三分。一气之下,他决定不卖了。秋收已到尾声,一算账,今年亏了200多万。
  危机三:贷款压身计划改道

  2500亩的良田非但没有让董长玉长袖善舞,却令他陷入蔬菜销售不畅的困境。“市里给我们这里补贴了80万,我们贷款500万想要搞好有机蔬菜。可哈尔滨目前没有高端市场,老百姓买菜还只捡便宜的买,健康意识没跟上去。我们种的有机蔬菜拿到上海每斤能卖三四元。和一线城市比,咱们这老百姓还是差钱!”董长玉认为:“即使我进了超市,一天销量也不会高,一年最多销售十几万元。”

  干了两年有机蔬菜种植的董长玉有些后悔了。他说,如果当初继续种无公害蔬菜,种2500亩地,这两年赚个几百万没问题。现在身上压着500万的贷款,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不得不退一步。明年,他打算只种800亩有机蔬菜,毕竟认证已经下来了。剩下的地种植级别低一些的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

  3日,董长玉和记者取得联系,他地里200多万公斤白菜被哈市一家企业以3元/公斤的价格收购了。虽然赔钱,但他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

  探寻有机蔬菜踪迹 市售有机蔬菜竟产自省外

  有机蔬菜在哈尔滨市到底有无市场?带着疑问,记者开始走访蔬菜销售市场——
  批发零售有两家

  10月中旬,在经过连续多日走访哈尔滨市的蔬菜销售市场后,记者发现哈市无公害蔬菜销售店十分常见,道里菜市场、南岗奋斗副食,无公害蔬菜销售火爆,价格比早市要贵 1~2倍。可有机蔬菜的确市场难觅,记者仅找到麦德龙一家超市在做有机蔬菜零售,哈达果菜批发市场虽然也经销有机蔬菜,但都是批发销售。

  记者在麦德龙蔬果销售区里看到,这里有近20种有机蔬菜是以盒装贩售,且“身价昂贵”。茄子31.98元/公斤、黄瓜37.98元/公斤、洋葱 25.98元/公斤。据生鲜楼层经理方岚介绍,麦德龙销售有机蔬菜也不过半年时间,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七八个品种,因为销售势头不错,所以不断扩充品种,现在已经比较齐全了。虽然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要贵十几倍,可是目前已经有固定消费群体。哈市的一些高档酒楼、生活在哈尔滨的外籍人士和高收入者成为有机蔬菜消费的主力军。对于有机蔬菜如此昂贵的身价,方经理解释说,他们卖的有机蔬菜是北京产的,运送过来成本很高。由于有机蔬菜的保鲜期在5~7天,超过保鲜期就要被处理掉,成本很高,所以价位比普通蔬菜贵也不足为奇了。

  而作为主营蔬果批发业务的哈达农副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其蔬菜经营管理部副经理武凤文则说,哈达经销的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大部分都批发给哈尔滨市周边地区的蔬菜经销商,最多时每天销售量能达45万公斤,进入秋冬季节,每天也可销售5万公斤。
  高价蔬菜受欢迎

  虽然只找到一家销售有机蔬菜的超市,但在哈市其他大型超市里,记者还是见到了高价蔬菜的身影。在好百客超市,记者看到某品牌的无公害蔬菜,黄瓜 10元/公斤、尖椒11.6元/公斤、菜花23.6元/公斤、南瓜27.2元/公斤,虽然价格与有机蔬菜相差不多,但购买者不少。好百客行政部经理张跃军说,超市经营该品牌已经有4年,虽然价位较高,但是其销售额却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今年全年销售额预计达200万元。其销售群体多集中于 30~40岁,主要为家里的老人小孩买。这两年,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不少年轻人也加入到购买的行列。随后记者又到了中央红、麦凯乐等几家大型超市,高价蔬菜在这里也同样大有市场。

  销售前景被看好

  目前,虽然从整个市场看,有机蔬菜的销量仅占普通蔬菜的极小部分,业内人士也坦言超出普通蔬菜四五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是造成有机蔬菜无法推广,但其销售前景却依然被一致看好。

  一位蔬菜销售人员说,有机蔬菜现在“价高和寡”和当初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和销售遭遇困境是一样的。消费者需要有了解的过程,但有机蔬菜的市场更需要多个行业的共同努力。

  现如今哈尔滨市已经普及无公害蔬菜种植和销售,可绿色、有机蔬菜的销售渠道仍太少。健全购销网络是目前推广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正在推动绿色、有机菜的生产、检测、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的建设。一旦有了一条让有机蔬菜进入超市的便捷通道,市民也可以尝到本地有机蔬菜的特殊味道。

  对于高价蔬菜进超市的销售前景,好百客行政经理张跃军认为,蔬菜价格高并非不可逾越的门槛,经销者的经销理念也非常重要。首先要把好进货关,生产厂商拿出经权威部门认证的检验合格证。其次,在产品进入销售环节后,要及时按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整,这是培养消费群体的重要手段。哈尔滨国际知名超市众多,他们在经营管理方面经验丰富,高价蔬菜进店销售,前景绝对没问题。
  给“董长玉们”支招——找定位创品牌

  不少超市和蔬菜经销商听到董长玉目前的境遇,都不约而同地指出浦井合作社目前的经营理念出了问题。作为专业人士,他们为董长玉支了几招:

  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有机食品认证与管理科科长 袁克双

  ●当农民不能只脸朝黄土背朝天,要了解市场,找准定位,找好出路。

  金鹊巢销售经理 巴俊龙

  ●高价蔬菜要进超市打品牌,再找批发渠道以求大批量出货。

  ●把住质量关,要有品牌意识,做长远生意。

  麦德龙生鲜楼层经理 方岚

  ●有机蔬菜种植者想要进超市除了要具有国家权威部门出具的认证书以外,还要能保证四季供货,品种多样。

  远大好百客行政经理 张跃军

  ●种菜要同时衡量百姓需求和经济价值,取兼具二者特点的蔬菜种植肯定赚钱,例如,甘蓝、芹菜、青笋、豆角、黄瓜等。白菜虽然销路广,但是价格低;大葱也多做葱花调味,性价比较低,消费者可能不会买账。

  吉兴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 何金成

  ●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的主流客户是高收入群体。这个群体有消费能力,了解相关知识。如果采用直销方式,既省事又赚钱,不妨尝试去大型企业推销。

  三堂蔬菜营销课

  经过十余年的菜篮子工程建设,从无公害蔬菜普及,到扶持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种植,我们餐桌上的蔬菜在不断提高安全级别。面对广阔的蔬菜销售市场,不少人投入其中,想要掘金,有失败、有成功。记者在采访有机蔬菜销售时,接触到一些成功的蔬菜营销者,他们用自己生动的经历给记者上了三堂蔬菜营销课。

  第一课 好菜农也要懂市场

  级别:无公害蔬菜

  产地:哈尔滨市松浦镇松浦村

  被采访者:金鹊巢销售经理巴俊龙

  1996年,松浦村的菜农们摊上了一件好事情——哈尔滨市政府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相中了松浦村400余亩的菜地。既然有市里扶持,村里人欣然接受。转眼到了2004年,松浦村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已渐成气候,但让菜农苦恼的是,由于仅靠批发利润太薄,优质产品没能优价卖出。于是村里的能人开始想办法自己打市场,“进超市”是他们定下的重要目标。然而进超市需要哪些条件,需要到哪些部门办理什么手续,菜农们完全不知道。跑了足足一年,被多家超市拒绝,菜农们已经要放弃时,竟柳暗花明地进了远大好百客。就在这一年,松浦村的菜农成立了公司,注册了自己的品牌“金鹊巢”。

  然而“金鹊巢”第一年在好百客销售的业绩并不好,菜农们心里失望极了。但好百客的负责人鼓励他们说,再坚持一年,你们供给超市的种类,要听从超市的安排。经过5年的发展“金鹊巢”在哈尔滨超市的销售额从第一年的几十万元增长到数百万元。巴俊龙说,第一年的超市经历给我们上了一课。从那时起,我们意识到蔬菜种植也要了解市场,懂营销。如今松浦村的无公害种植基地已经扩展到1650亩。800座大棚常年种植几十个品种,四季不断上市,销路覆盖高中低三级市场。

  第二课 金点子带来好销路

  级别:绿色蔬菜

  产地:阿城区大岭乡

  被采访者:吉兴绿色蔬菜基地负责人何金成

  何金成行业经历很丰富,做过教师、公务员这些很“白领”的职业。2008年,人到中年的他,突然拉了一伙人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弄来60亩地,改行当起了农民。

  吉兴的绿色蔬菜正在认证中,虽然还没有正式上市,可老何说蔬菜销路很好,完全不愁卖。记者问他有啥秘诀,老何嘿嘿一笑,娓娓道来:吉兴蔬菜种植基地是省里的农业开发项目试点。为了办好绿色蔬菜种植,国家和省里提供了扶植资金120万。有了资金,盖大棚、盖温室,四季种菜。阿城区还帮老何请来了省农科院和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不但帮老何搞绿色蔬菜种植,还帮他将吉兴绿色蔬菜基地定位为生态采摘园。由于吉兴就在横头山景区附近,每年有大批游客路过。吉兴就成为游览横头山的一个景点,游客亲眼见到绿色蔬菜的安全种植方法后都会买些蔬菜回家。靠这种零售方式就解决了吉兴绿色蔬菜一半的产量。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有些来旅游的哈尔滨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吃过老何种的蔬菜后,赞不绝口。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食堂都来向老何下订单。

  老何说,等吉兴的绿色蔬菜认证下来后,他要搞品牌,进超市。

  第三课 以循环经济提质

  级别:有机蔬菜

  产地:肇州壮大沼气公司

  被采访者:壮大沼气工作人员老孙

  肇州镇壮大村是肇州县的养牛专业村。养牛就有牛粪,所以以前也是有名的埋汰村。2007年东北三省规模最大的沼气工程——肇州镇壮大沼气工程投入使用,牛粪一下“变废为宝”。

  利用沼液、沼渣作肥料,壮大村与省农科院园艺分院合作,规划建设了壮大千亩有机食品基地,形成了“科研院所 公司 基地 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壮大公司的老孙对记者说,现在壮大村已经建立40栋温室,100栋白色大棚。日光温室每栋安装8个沼气炉,10个沼气灯。冬季生产采用沼气炉取暖,沼气灯用于补光、补热、补气(CO2)。一栋温室冬季每天用气约90立方,温室冬季生产用沼气与用煤相比每栋可节约3500元。在生产上全部采用沼液、沼渣作肥料。循环经济让他们极大的节省了成本,现在每栋大棚的种植效益一年可达4万元。

  2008年12月,“壮大”已经通过了17个蔬菜品种的有机转换认证。虽然他们所种的有机蔬菜以卖给蔬菜批发公司向外埠销售为主,但老孙透露说,“壮大”已经开始接受订单。他们和省农科院达成种植协议,明年2月要在12~15个大棚里种黄瓜,预计明年四五月份能上市。

  链接

  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同时还必须经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审查。所以有机蔬菜的生产必须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环境、质量要求和生产技术规范来生产,以保证它的无污染、富营养和高质量的特点。

  绿色蔬菜“绿色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后残留在蔬菜里的农药残留物指标低于国家或国际规定的标准。比如“绿色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土壤、地下水的污染,能源的节能;“绿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是安全健康的,对环境是无损害的,“绿色产品”在消亡过程中也是对环境没有污染,能迅速降解。目前绿色食品的评定标准分为A级和AA级。

  无公害蔬菜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

  有机蔬菜认证解疑

  虽然有机蔬菜的种植标准高,质量好,但也要通过权威部门的认证,才能身价陡增。然而对于这个认证标志,有不少消费者说不知道谁来认证、谁来监管,担心不能买到优质的蔬菜。再加上常在市场见到“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由于不懂这两者与有机蔬菜的区别,消费者有些茫然。

  隶属于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姜举娟说,有机蔬菜是有机食品的一部分,是需经专门从事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食品。从事有机食品认证的机构需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获取认证资质后方可进行认证工作。

  姜举娟说,有机蔬菜的种植要求很高。除了只允许使用有机肥外,种植有机蔬菜对农场的环境、生产管理、质量监控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空气、水源必须无污染,整个种植过程绝不能喷洒化学合成的农药,除虫主要靠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方法。有机蔬菜的认证对于土壤的要求尤为严格,对于初次申请认证的地块需要一定时间的转换期,例如一年生作物至少需要两年的转换期,多年生作物至少需要三年的转换期。在转换期内申请认证的蔬菜通过认证机构认证后可以将“中国有机转换产品”标志印制在获证产品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材料上,可以按比例放大或者缩小,但不得变形、变色。经过转换期后,蔬菜经抽样检测合格后可以在产品上加贴“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在市场上销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机蔬菜真的比普通蔬菜更“好”?
咋选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逛超市一定用得到!
中国菜篮子寿光:农业高新技术的角逐平台
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的区别 | 赣州市政府信息公开
有机蔬菜认证的黑幕 只要给钱就“有机”(图)
央视调查:高价“有机蔬菜”物有所值吗?真的更放心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