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庆敏:实习生说:她想象中的报社不是这样
实习生说:她想象中的报社不是这样 [原创 2011-10-11 16:49:15]
 
 
字号:

只待了一天,实习生就离开了报社。

原本是说要待上两个来月的。

一名刚读完大一的学生,说实在的,不会学到太多东西。上过大学的人,没几个会觉得大学生有多大本事。

我很认真地向实习生介绍了报社的情况,临了,特别提醒她:有些人的工作作风很不好,不要跟他们学。

她说,她想跟记者一起去采访,看看真正的记者是如何工作的。我说:记者现在一般不愿带实习生,一来是因为带实习生不像原先那样有一些金钱方面的补助,二来,大家都有各自的写稿任务量,如果带着实习生在稿件上署名,工作量就要减半,增加他们完成任务的难度。

其实,我心里清楚,这并不是记者不愿带实习生一起采访的全部理由,最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记者早已放弃了所谓的“采访”。

翻看报纸,有多少稿件是记者“采访”出来的?有的是在互联网上搜索之后胡乱拼凑而来;有的则是对会议文件、相关讲话或媒体报道的摘抄;有的是在所谓“新闻通稿”或通讯员来稿上添加一个名字;有的则干脆将通讯员的名字换掉拉倒。

能在稿件中找到一些真正属于记者自己的东西,已经算是不错的稿件了。至于全篇都是采访而来,这样的稿件完全可以用“珍品”来形容。

当版面上充斥着如此稿件的时候,所谓的记者还有机会带实习生吗?

如果只是跟着记者编写一些“没有采访”的稿件,实习生如何能体验到真正的采访?

我对实习生说:一百个人有一百种采访方式,关键的是,应把采访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处理好:

采访前,除特殊情况,如突发事件等,应尽量多搜索一些采访对象、事件的资料,熟悉情况,有的放矢,将可能有用的段落或语句予以保存,然后,根据掌握情况及自己对人物或事件的分析、认识,并结合自家媒体的定位,列举出若干问题并排好顺序使问题之间有所关联,层层递进。需要注意的是,除需核实的一些问题外,尽量不要问人家已经对其他媒体回答过的问题。同时,稿件的标题及开头、结尾、篇幅、结构等都须有若干套预案。

采访中,我的做法是,从拉家常即聊天开始,这样,容易令采访对象放松戒备,敞开心扉,无话不谈,毕竟报纸采访不是电视的现场直播,没必要一本正经。关键的是,要把采访变成一种沟通、探讨而不是单纯的“我问你答,你说我记”,要站在媒体受众的角度,适时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及对某个问题的认知、观点告诉对方,调动对方的谈话兴致,帮助其开阔思路,使对方和自己都能在采访过程中获得新的信息,共同进步,让采访本身在对方看来是“有用”的。需要注意的是,既定的问题未必一成不变,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相关问题予以修正或追问。很多时候,对方的某句话就能成为稿件的标题或中心思想。

采访结束后,如果不是马上刊发,未必要急于动笔。不妨先将采访记录予以梳理,比对事先的预案,形成一篇腹稿,然后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看自己是不是在吃别人嚼过的馒头——尽量与别人的稿件有所区别。写作过程中,尽量不浪费任何采访而来的东西,成稿后再作减法,去掉那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使稿件控制在适当篇幅。在一番推敲、修改之后,如果时间允许,应尽量先将稿件交给采访对象审读。对方予以删减或修改的部分要特别予以重视,如数字、单位名称等,以对方修改稿为准,至于添加部分,则可区别对待,与主题有关但采访时没有提及的内容可适当添加,至于罗列荣誉称号及一些溢美之词等,则可不予理会。

稿件刊发后,应及时将发稿情况告诉采访对象,或将样报给对方送过去,以奠定较为长久的关系。

遗憾的是,现在的很多记者既无专业背景也不谦虚好学,胡写乱写,登在报纸上的稿件或者用词不当,或者语句不通,有的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出现错乱。

令实习生不解的是:这些水平并不高的所谓记者甚至连班也不上。她疑惑地说:“你们的记者既不采访又不上班,难道大家都在家里看电视、睡懒觉?我想象中的报社不是这样。”

我心目中的报社也不是这样。

20多年前,我曾在赵县广播电视局的广播站和河北日报社实习过,也曾到人民日报社、杂文报社、保定市报社、建设日报社、石家庄日报社、青春岁月杂志社送过稿件,人家那里的气氛真的不是实习生眼前的景象。

我在河北日报社实习的时候,没有外出采访的编辑一律按时上班,每个人都伏在案头看报纸或编写稿件,偶有交谈,话题也都与报道有关。实习生更是不允许东跑西颠交头接耳,甚至不允许阅读与工作无关的书籍。记得和我同时实习的有一位复旦大学的实习生,因为准备考研,便把书藏在抽屉里,趁编辑不注意的时候拉开抽屉看两眼。此事偶被部门负责人看到,那位实习生被严厉地批评了一顿。

那时候的新闻单位,气氛有点沉闷,但却充斥着文人气息。而如今,展现在实习生眼前的,有流氓,有市侩,有混混,有无赖,唯独缺少文人。此情此景,怎不令她感到失望——不只是为眼前的这家新闻单位,而是为她自己:选择新闻专业难道错了?毕业后难道也要走进眼前的环境中?

实习生选择了不辞而别。或许在她看来,逃离能让她的梦想不至于破碎得过于彻底。或许,她觉得龌龊的只是眼前的这家报社,别的报社可能不是这样。

其实,有句话想对实习生说:不要埋怨环境,你自己在这种环境中做了什么?

想当年,我实习的时候,每天都要在编辑们上班之前打好水、扫好地、从收发室取回报纸逐一摆放到编辑们的桌上。这些,现在的实习生们做了吗?

想让人带你采访,先要让人喜欢你、觉得你能帮上忙,你为此做了什么?

别人不上班,但没人让你也不上班啊?你可以早来晚走,可以找些题目写,为什么没有呢?

自己不争气,埋怨别人,早晚也会成为被埋怨者的一部分。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文化单位推行所谓的“走转改”,即“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于新闻记者而言,推行“走基层”活动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记者不就是天生的基层工作者吗?难道美国、英国的新闻单位也搞什么“走基层”活动?

既然搞了,说明问题已很严重,已经到了非搞不可的地步,或者说,国内的新闻记者已经沦落为一个漂浮的群体了。

问题是,运动式的“走转改”活动能实现它的初衷吗?即使短时间内轰轰烈烈,又能保持多久?

为什么很多人不学无术也能混个记者当,为什么很多记者不下基层也能完成写稿任务甚至获奖,归根结底还是体制问题。

体制问题不解决,“走转改”必然只是一阵风,报社也很难成为实习生想象中的样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会驱赶蚊子的报纸
细致入微地反映百姓的需求
【乡土情缘】周阳:情系农垦报
再见,西瓜园!你好,广报中心!
记者,不是强者,而是弱者
那年 那些人 那些事 崔少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