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色即是光,光即是印象

?

编者按

一说巴黎的博物馆,大家会首先想到卢浮宫,其实奥赛博物馆才是巴黎人民乃至法国人民的最爱。这座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博物馆,坐落于塞纳河畔,1986年底建成开馆,由建筑师维克多·拉鲁(Victor Laloux)为 1900 年万国博览会设计修建的火车站改建而成,主要陈列 1848 年至 1914 年间创作的西方艺术作品。


1


认识一个“地道”的巴黎小哥哥,他强烈建议好几次,一定要去奥赛博物馆。还有一位教法国文化的老师,每次提奥赛都神采奕奕。惹得我一到巴黎就心心念念,终于安排好时间来逛,迈进大门就已经开始感受到“心满意足”。



圆弧形的玻璃穹顶是奥赛博物馆的特色之一,整个走廊充满自然的光线,两边陈列着许多雕塑珍品。不似卢浮宫富丽堂皇熙熙攘攘,奥赛博物馆的参观感觉非常好。



一进馆先看到一个特别熟悉的雕塑,没错,就是那个由法国人民送给美国人民当做独立100周年礼物,矗立在纽约哈德逊河口那位女神。奥赛博物馆的这个2.74米的迷你版是同一个作者——巴托尔迪(Frédéric Auguste Bartholdi)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以自己母亲的外貌为设计来源创作的,最早安置被在巴黎卢森堡公园,是那尊“赠品”的原型。2012年迁入奥赛博物馆。女神正对着博物馆的大门,大门上方还保留着火车站时期的钟表。


虽然租了中文讲解器,又拿了地图,开始参观还是觉得眼花缭乱,无从下眼。鉴于我的全部美术知识都来自于中小学美术课本,所以只有“哇哇哇”的份。随便进了一间展厅,转身就看到了这幅安格尔的《泉》。虽然未着寸缕,但是画中少女依然恬静纯洁。76岁的安格尔花了36年构思完成这幅作品,当真经典。安格尔是法国的古典主义绘画大师,曾经在意大利留学多年,深受文艺复兴影响。



也有不少美术书里没见过的画吸引了我的目光,比如这幅象征主义大师夏凡纳的作品——《梦》。一个饥寒交迫的旅人躺在路边,三个分别象征着爱、荣耀和财富的圣灵在向她抛洒花瓣,梦境中的旅人需要选择其中一个的恩赐。然而当他醒来,这不过是南柯一梦。



夏凡纳的代表作《贫穷的渔夫》也在旁边。夏凡纳善于画“宁静”,通过静态表现思想和情感的“动”。画面上渔夫在前面垂首默默祈祷能捕到鱼,后面是采花的妻子和熟睡的孩子,结合画的创作背景是普法战争战败后的第二年,似乎有寄希望于后辈的感觉。



斜对面的这幅爱德华·伯恩·琼斯的《命运之轮》同样很触动人心。命运女神手持命运之轮从裸露无助的凡人身上碾过,任谁都难逃命运的责难。果然是世纪末的悲观主义情结体现。看过一句话,“当一个人开始认命,那么他已经开始老去”。



2


走了几个厅之后,人突然多了,看着其他参观者的表情,我知道,“大作”来了。

果然——梵高!



因为去年去过梵高长期生活过的南法小镇阿尔勒,所以看到梵高的作品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这幅《梵高的卧室》梵高一共画了三幅,每幅运用的颜色都不太一样。梵高和高更、塞尚都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色彩,是整个印象派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回来看了不少关于印象派的介绍,说印象派是最得人心的一个绘画流派,因为多数画作大多运用明快的色彩和鲜亮的光线,多表现幸福的主题,使得印象派作品很适合放在居家的卧室客厅或者餐厅。幸不幸福这事要分人另说,不过通过在博物馆观察,确实梵高的人气很足。



梵高的这幅自画像前挤满了跟他合影的人。如果梵高生前就如此受人拥护,不知道他还会不会那么寂寞。当然,也许不再寂寞的梵高,也画不出那样孤寂的《星空》了。



有梵高,自然少不了他的好基友高更。这二位堪称相爱相杀的CP典范了。高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这幅《塔希提少女》。也是回来查资料才反应过来,塔希提就是“大溪地”,现在国内蜜月游的大热门之地。据说当年梵高约大家一起去塔希提岛写生,最后只有高更来了,俩人从此相识。看到这里不禁想yoooooooop一下,好吧,这都是野史YY,目前正史说法“无确凿定论”。高更到岛上试图寻找原始的美,结果大受失望,因为此时殖民者已将现代文明带入岛上。高更用自己的画笔,做出了自己的抗争。



3


奥赛博物馆馆藏最多的绘画作品是印象派的。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官方沙龙落选画展”。参展的这群画家被主流媒体讽刺为“印象派”,这名字他们倒欣然接受了。该画展仅在随后的16年里举办了10余场,但是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印象派的主要特点就是重视光线与色彩,所谓“光即是色,色即是印象”。



一边逛博物馆一边刷朋友圈,有朋友回复笑说“莫奈、马奈,奈何奈何,有点无奈”,风格相似,名字也相似,果然无奈。这幅《草地上的午餐》作者是马奈,被誉为“印象派之父”,但是他的作品并没有参加过印象派展览,是他的艺术创作态度影响了后来的这几位。出身很好,父亲是内务部首席司法官。叛逆少年马奈没有遵从父亲的意愿学习法律或当海军军官,而是选择了绘画。这幅《草地上的午餐》一经展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前的裸体都是出现在宗教性的绘画上,表现神圣,而不是像这样表现男女关系复杂的尘世环境。



我更喜欢马奈的这幅《手持紫罗兰的贝尔特·莫里索》,气质美女哇。这位美女也是一位印象派画家,同时还是马奈那幅著名的《阳台》的女主角之一,还是马奈的弟媳。特别喜欢她的眼睛,透着一股灵气,觉得她似乎是个很果敢的人。那个年代,能够突破家庭和社会的偏见,选择艺术为职业,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女性的呢。



不能怪大家总是莫奈马奈分不清楚,因为莫奈也画过一幅作品叫《草地上的午餐》,偏偏就挂在马奈的斜前方。有猜测说莫奈是受马奈的启发,也有人说是为了一较高下。不过原画因为莫奈交不起房租,把它抵押给房东,放到地下室受潮损坏了,现在只能看到这两个局部,怪可惜的。



印象派的名字来自于莫奈的《日出·印象》,可惜这幅画在巴黎莫奈博物馆,不在奥赛。在奥赛可以看到莫奈的《干草垛》等其他作品。莫奈主张在室外作画,认为色彩的变换是因为光的变化。不同的光线下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莫奈通过明亮的色彩描绘这两幅伫立在草地上的女子,以表现太阳刺眼的光芒。莫奈打算尝试把人物当做风景的一部分来绘制。女子的脸上包着纱巾,看不清容貌,裙摆轻飘,好惬意的一个夏日啊。



与醉心自然光线的莫奈不同,德加更关注室内的人工照明。芭蕾舞是德加很喜欢选用的题材之一。虽然人物的面目细节并不清楚,但是瞬间动作还是相当传神。



4


除了绘画,还展出了德加的一些雕塑作品。这个名为《十四岁的小舞蹈家》的作品,是德加唯一一座彩色蜂蜡雕像。因为实在太真实,在作品第一次展出的时候,就有不少人以为是人类学标本愤而离场拒绝观看。我总觉得这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猴子,后来听讲解器,也有很多人认为她像猴子,好像作者也是借由这种丑陋的面容,来表现当时芭蕾舞者不堪的私生活。




越来越觉得有时候汉语在翻译外国人名时候真费劲啊,我过了好久才知道Cézanne居然就是塞尚。这位苦大仇深的大妈画像就是著名的《咖啡壶边的妇女》。



被翻译坑的最厉害的是雷诺阿,我百度之后才知道,这几天在博物馆一直看到署名为Renoir的是雷!诺!阿!可是法语的发音是“赫诺瓦赫”QAQ差一点就错过了。比起大妈,我更喜欢看小萝莉,特别是弹钢琴的小萝莉,软萌!


顶级的艺术品就是即便成堆出现,也可以一眼从人群中认出它来。比如这尊罗丹的《行走的人》。开始我的注意力全部在画上,随着人群走动,并没有多注意中间的这尊塑像,擦肩而过的时候心里觉得有些不对,往前走了两个展厅,心里还在惦记它,突然灵光一闪“罗丹!”匆忙折回来,一看标牌,果然。这便是大师作品的魅力吧。



吸取经验之后,接下来我看的就比较仔细了,果然又发现了罗丹的另一个精品《青铜时代》。“青铜时代”代表着人类的启蒙时期,罗丹用这位好像刚睡醒的裸体青年男子来体现人类刚从蒙味、野蛮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逐渐具有清醒的意识,即将进入文明智慧时期。实际上模特是一位身材优美的年轻士兵,但是由于罗丹雕刻得实在逼真,尺寸又正好是真人大小,当时的官方一度认为是罗丹是从尸体上模印下来的,拒绝展出,后来经过其他雕塑家为罗丹申辩,这一经典之作才得以公开陈列。



在走廊上无意间被这样一组雕塑感动。随手拍了,回来查资料才知道,这件作品叫《成熟年代》,作者卡蜜儿·克劳黛,是罗丹的徒弟同时也是他的情人。这件作品表现的是罗丹被一个年长一些的女子夺走,最右边那个苦苦哀求者就是作者自己。但是那位年长的女子正是罗丹的妻子罗丝……如果不知道这些人物的真实身份,还真是会被感动得潸然泪下啊。现在只能长叹一声“贵圈真乱”。当然也有评论家分析出了另外一种理解,哀叹时间的无情,对衰老与分离的深思。好吧,我更接受这样的想法。



发微信直播贴的时候,有位朋友问我有没有看到库尔贝,当时我正对着这幅画垂泪。也许他的《奥南德的葬礼》或者《世界之源》更出名,但是不知道怎么的,这幅《雄鹿之死》却戳到了我。猎人高举的马鞭,另一个骑手得意的微笑,周围猎犬围捕到猎物的兴奋,我仿佛看到了雄鹿眼里的绝望,偏偏天空是那么的蓝。揪心。库尔贝不愧是现实主义大师。



由于低估了奥赛博物馆的规模,入馆前没有做好体力准备,没逛完已经累瘫了,所以只能匆匆离开,下楼看到了这只可爱的《北极熊》,作者是弗朗索瓦·蓬朋(Francois Pompon),法国著名的动物雕刻家。柔软的线条,让人特别舒服,心情轻松不少。现在这尊雕塑已经是奥赛博物馆的标志之一了。


要细看完卢浮宫,需要一个月。我估计细看完奥赛博物馆也要几个星期吧。没关系,以后咱们有时间再继续逛起。有遗憾才有动力嘛。


奥赛博物馆
①周二、三、五、六、日
9:30-18:00
②周四 9:30-21:45
③周一和1月1日,5月1日,12月25日闭馆
1,rue de la Legion d’honneur
票价
11欧(优惠票价8.5欧 )
26岁以下欧盟学生持学生证免费
每月的第一个周日免费
中文讲解器5欧



博物馆.
看展览
微信号:atmuseum
我们一直在等待,
那个热爱历史和文博的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奥赛博物馆震撼来袭!!!
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2014.10.01
【博物馆系列】巴黎奥赛博物馆(五)(高清大图)
【万家灯火】陆黄生:《换一个角度看巴黎---续》
世界艺术|奥赛博物馆:从废弃火车站到印象派的殿堂
瞻仰经典-陈渐教授带你走进巴黎奥赛美术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