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当下“展览体”隶书大行其道, 是时俗还是时尚

当下隶书创作存在着盲目跟风、效仿名家、克求形式、热衷变形等现象,尤其是随着展览的滥觞,投机取巧、取法时人,入古不深、千人一面的现象时有发生,“展览体”隶书大行其道,有人直呼隶书走进了“俗隶”时代,这是时俗还是时尚?

东汉《肥致碑》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隶变是对大篆的一种革命,是古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隶变标志着古文字演变成今文字的起点,汉字从此彻底摆脱了象形文字的特点,汉字的书写也变得更加便捷。如果没秦汉时期的“隶变”,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灿烂辉煌的书法艺术。隶书好比是男人的腰,不仅承上启下,更是男人的半条命。隶书创作水平高低,也深刻影响着其他书体在当代的发展水平。

书法应根植于传统,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好方法。今天,新出土的秦汉文字新材料,可谓车载斗量,从秦隶到汉初的古隶,再到成熟的八分,这些隶书墨迹在简牍中可谓蔚然壮观,为我们的隶书创作走向百花齐放提供了最大的可能,但我们当代书法人对此似乎有些冷漠。

东汉摩崖《杨淮表记》

时下有些人为了走捷径,不好好学习古人优秀的隶书资料,偏偏取法时人,在隶书创作中模仿参赛集训老师作品,尤其谁是评委就学谁,谁入展得奖就学谁,近亲繁殖,长相相近,格调不高。隶书学习没有个十年八年以上功夫,没有个深入临习和感悟十种甚至数十种经典汉碑的过程,想写出高古朴厚的汉代隶书气象,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有人讨巧,直接把别人的成果拿来,硬生生嫁接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上,这就是当下书坛一些人隶书创作的“国展体”现象。

更有甚者,在西风东渐的影响下,有人把空间设计融入隶书之中,过分的强调个性的张扬与视觉冲击,巧则巧矣,但古雅趣味尽失。过分的设计只能算是美术字,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苏轼强调“我书意造本无法”,书法要当随时代,但不等于说要对传统进行颠覆。

俗隶的产生一定有多种原因,比如庸师的被动引领,国展的名利趋动等等。跟风写隶,是当下俗隶创作中最大的传染病。一个人写出来的风格才叫风格,众人跟风谓之俗。殊不知“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国展强大的导向作用,无形中也助长了扎堆俗隶的产生和蔓延。

凡病可医,惟俗难医。刘勰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要想医治俗隶,只能先把脑子清空,就是要“提纯复壮”。隶书要先“提纯”,必须回归秦汉,以简牍帛书新材料之墨迹隶书为营养,化汉代隶碑之精神,以秦汉人的审美、书写习惯正本清源,探窥古人笔下奥秘。寻找适合自己的隶书风格,继而锤炼出不同时人的属于自己的隶书语言。

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主任张建会认为,当下隶书创作还存在以下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小字写大幅作品,虽然作品取法规范典雅的东汉隶书碑刻如《礼器碑》、《乙瑛碑》等,但并没能深入解析碑帖中内在丰富变化与内蕴,多是借鉴一些入展作品之程式与模样,舍难求易、连篇累牍。

二是作品虽取法汉隶,但表达的不够自然,还比较刻意,显现出作者基本功和创作能力的不足。

三是对传统挖掘不深,法度与性情的处理还相对生疏,缺失规律性的把握,在张扬个性中忽略作品细节和内在意蕴,略显粗率。

四是反映时代精神的端庄正大、刚健丰厚书风的作品较少,虽然大字作品很多,但气象不足,缺少内在张力和清刚之气。

当代书法艺术的实践者多以表现为目的,较多地关注表象,重视个性,强调变化,追崇趣味,关照视觉效果等等。因此,当代艺术活动中人们对艺术形式美的关注力度大于对艺术内涵的把握。

缺乏深厚的传统技术根基和人文综合素养,导致主体审美意识和自我艺术精神的不足与艺术理念的迷茫,这或许是时下隶书创作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李守银:“展览体”大行其道,隶书创作俗化!
当代书坛走进“俗隶”时代了吗?
华人德、白谦慎等谈隶书取法与“古意”追求
UC头条:练字不知道选择什么字帖? 这些好范本是进入书法殿堂的绝佳选择
李守银:当代隶书创作面临怎样的窘境?
“国展”隶书获奖者取法归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