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铎的涨墨法你学过吗?没学,那就对了,千万别误入歧途
userphoto

2023.08.06 河北

关注


说起墨法,很自然就谈到明清时期的书法家王铎。他的作品里涨墨现象很多,多发生在字或笔画的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还有毛笔刚刚蘸过墨的开始几个笔画。这些涨墨现象在王铎的书法作品中没有太明显地表现出不和谐。反而如同白璧微瑕,相得益彰。

对于王铎书法中的这种涨墨现象,很多人认为这是用墨的方法,是可以学习的。他们用反推的方法得出结论,认为凡是书法家的墨迹都是法书。事实上,能写出合乎法度的书法作品,并在此领域有所贡献的人可以被称作书法家。而书法家也不一定每一笔都合乎法度,不可能完美无缺。



能够产生涨墨,一定是笔头的墨过多,多到不不受控制。这时,即便不是生宣,落笔时墨汁接触纸面突破表面张力分离出来,积滞下来。这跟正常用笔导流墨汁是不一样的,它是不受控制的,或者可控性很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笔头含墨量跟它在纸上的停留时间不协调,也会使墨汁积滞,发生涨墨现象。特别是笔法动作较多的起笔,还有反手动作的地方,速度处理不好,都能出现涨墨。



涨墨不仅仅在生宣纸上才能出现,在绢上和熟纸上,只要积墨足够多,都能被渗透到笔画以外,形成涨墨。可见,涨墨跟笔头含墨量和用笔速度有很大关系。

笔头的含墨量是可以人为控制的,那种蘸墨或饱的状况是不应该发生的。王羲之在《书论》中讲过蘸墨的问题。“仍须用笔著墨,下不过三分,不得深浸,毛弱无力。”用笔头的三分之一去吸墨,不能把整个笔头浸入墨汁蘸墨,这样会使笔毫失去弹性,软弱无力。



吸墨是把墨汁储存在笔毫之间,可以通过对毛笔施加不同的力来促使墨汁流出。整个笔头浸入墨汁除了笔毫间储满墨汁,笔头的表面也有大量墨汁,这些墨汁都是不受控制的,都容易形成涨墨。直到这一部分墨汁全部消失,落到纸上的墨汁才能正常受控。

笔头溢墨过多,就形成了肉多骨少,甚至形成墨猪。书法之力来源于“肌肤之丽”,只见肉不见骨的笔画是没有力的呈现的,已经违背了书法的核心宗旨。金无足赤,古人也好,今人也罢,没有人和事是完美无缺的,书法作品也是一样。



王铎当年与倪元璐、黄道周同时中进士,被时人称作“三珠树”、“三狂人”。他少时家贫,仰仗母家、妻家资助,形成他的性格外规矩内狂傲。他深愔二王之法,在恪守王法的同时,由于性格因素决定,总期于突破。表现在作品中就是“纵逸,放而不流”,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蘸墨可以不舔笔。

这就形成了他的书法风格流转自如,力道千钧,同时字面也难免涨墨出现。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些涨墨现象出现,他的作品会更有神韵,他的书法成就会更高。所以如果要学王铎,不要学他的涨墨现象,这不是一种用笔用墨的正确方法。



黄庭坚说过,“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弊于一曲”。我们学习要引以为鉴,不能把圣人的小毛病当做与众不同的特征来学习,反而会因此蒙蔽了对其书法整体的认识,从而造成东施效颦的现象。

涨墨对于王铎的书法艺术,如同微瑕相对于美瑜。说没有美玉的实质,瑕疵必然不会被忽略不见。



用墨的方法,古来就有。为使字迹墨色沉而有光泽,在墨的制作上都很讲究。用墨多浓而见润,色泽荧辉。晋隋唐宋,对墨的要求同对纸一样,只注重质量。明以后有了对墨的各种尝试,在对书法的书写找不到突破的情况下,很多人对纸墨做了过多的功夫。

这种现象像极了一些初学者,总觉得笔墨纸砚里都蕴含着秘诀。一写不好字,不是觉得笔有问题,就是觉得墨有问题,甚至纸有问题。说到底还是方法的问题,当你的书写技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你的字里行间出现一两笔涨墨也不会被认为是病笔。相反,只求涨墨、晕染的效果,真的会让你的技能永无出头之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法常识,如何选择文房四宝《笔、墨、砚、纸》
学习楷书的基本方法(康殷.1981)
《撵茶图》里记录的古笔法
零基础开始练书法
田英章先生书法论语
毛笔怎样清洗使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