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封神榜》的《易经》密码2

谁是“太乙真人”?

吴新忠

在《封神榜》的哪吒闹海神话中,“太乙真人”作为哪吒的师父出现,也是评书《群仙破天门》中的杨宗英的师父。太乙真人是元始天尊的12金仙之一,在昆仑12金仙中排行第5。道行高深,仙法高强,修行于乾元山金光洞。他用莲花为哪吒重塑肉身,使其三头六臂,拥有乾坤圈,风火轮,阴阳剑,混天绫等法宝。

太乙真人的原型应该是远古神话中的最高创世神“太一”,它同时又是一个哲学概念,无论在中国还是希腊哲学中,都代表着宇宙万物的唯一精神本原。昆仑12金仙之说,多半与太阳作为神灵每个月穿越黄道12宫的原型有关,其他神话宗教都有类似说法:在《旧约》中表现为是约瑟夫的12兄弟,而在《新约》中成为耶稣的12门徒。在基督教中,光作为上帝创造天地后的第一个信使,在神话与哲学中成为最接近本原的创世力量与最高范畴。新柏拉图主义认为,神就是道,神就是光。从神圣的“太一”中首先流溢出万物的不同种类的理型,以一化多;而后理型的活动表现为灵魂,而物质不过是灵魂在绝对黑暗的混沌中迷失的产物。“太一”可以说是所有一元论哲学的共同起点,就是巴门尼德所说的唯一的存在大全,唯物论者斯宾诺莎所说的“神即实体”,而表现为自然的多种物质形态。

《礼记·礼运》说:“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太一”作为创世神灵,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1993年出土、1998年出版的《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篇》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这方面的生动形象而完整的资料:“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是以成四时。……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

原来有那么一个物体,开始藏于水中,当它露出水面,被水所衬辅时,就形成了上天;当它升于空中,被天所反衬时,又成就了下地。当它完成了天地之后,自己也成了神明。它如此在天,地,水之间循环不息,于是有了阴阳、四时和万物。江林昌结合《山海经》,《淮南子》,《吕氏春秋》,以及“道”,“易”等字的金文甲骨文研究,认为“太一”是从大海中升起的太阳神(“易”的古义),天道就是太阳在天球上运行的黄道:“周行而不殆”。这段神话有助于理解《周易》与《老子》的文化源头,当然当“太一”进一步抽象为宇宙最高神,并用以象征类似人间帝王的天帝时,他又似乎居住在北天极附近[李学勤(顾问) 江林昌(著):《夏商周文明新探》,p313-317,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根据江林昌的研究,宇宙生成的神话与哲学可以列表如下[李学勤(顾问) 江林昌(著):《夏商周文明新探》,p377,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宇宙生成/文献宇宙之前→宇宙神→创造黎明→化为阴阳→宇宙形成以后的天地特征
《天问》冥昭瞢暗冯翼惟象太阳神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明明暗暗……阴阳三(渗)合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竹简《老子》甲,《太一生水》有状混成先天地生道,太一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万物母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以东南,其上(□以□)
楚帛书梦梦墨墨亡章弼弼黄熊包戏共工夸步有宵有朝有昼有夕熏(阳)气魄(阴)气,以为其效彼九天则大则,九州不平,山岭备侧
《淮南子》窈窈冥冥芒芠漠闵太一黄帝日出于汤谷,……是谓晨明……至于蒙谷,是谓定昏。经天营地别为阴阳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北。

道家创始人老子作为周的“守藏室之史”了解远古神话与天文占卜之术,从而形成“无为而治”的哲学观应该是可信的。《庄子》和《史记》等记载孔子曾求学于老子,特别是《左传·昭公十七年》提到郯子精通历法,对昭公讲了火历,龙历,鸟历等多种历法,“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因此孔子晚年研究天道,并通过弟子在《周易》经文基础上创作《易传》也是可信的。孔儒学派形成“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天道观与六龙太阳历的研究有关,古人把太阳的周年运动分成六个时间段(《周髀算经》用七衡六间图表示),对应太阳东升西落的六对大山,即六对时间位,在卦为六爻,故曰“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正如《乾卦·彖传》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虞翻在注《系辞》“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时说:“谓日月悬天成八卦象。三日暮,震象出庚。八日,兑象见丁。十五日。乾象盈甲。十七日旦,巽象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消丙。三十日,坤象灭乙。晦夕朔旦,坎象流戊,日中则昃,离象就己。戊己之位,象见于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故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李鼎祚:《周易集解》)。东汉的虞翻以“日月在天成八卦”及月体纳甲来解释天象的交替,并由此得出浑天概念。

《淮南子》中提到了多种天地起源的神话传说或哲学假说。大体上分为无中生有,有中生有两类。无中生有论又分为神创说与道生说两种。神创说最早见于《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之时,惟象无形,幽幽冥冥,茫茫昧昧,幕幕闵闵,鸿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沌生,经地营天。”后人把生于混沌的二神看作是阴气和阳气,而混沌又被看成生于得了巨灵的元神之道的元气。三国时代的吴国学者徐整在《三五历经》中,把巨灵神生混沌,混沌生阴阳两气的神话,改造成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流行神话。在汉代,还有一个创世之神,称“太一”。《吕氏春秋》说:“太一出两仪”,两仪就是天地。《淮南子·诠言训》曰:“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淮南子·天文训》云:“太微者,太一之庭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轩辕者,帝妃之舍也;咸池者,水鱼之囿也;天阿者,群神之阙也。”这里就提到最高神太一居于北天极的太微垣和紫微垣,而帝妃和群神也居于各种星座上。

在唐代的李鼎祚所撰的《周易集解》中,乾卦六爻被解读为“六龙季”,一年的月份分配是:

潜龙勿用:为十一月(子月)和十二月(丑月)。

见龙在天:为一月(寅月)和二月(卯月)。

终日乾乾:为三月(辰月)和四月(巳月)。

或跃在渊:为五月(午月)和六月(未月)。

飞龙在天:为七月(申月)和八月(酉月)。

亢龙有悔:为七月(戌月)和十月(亥月)。

我们现在发现,按照这种理解,“潜龙勿用”对应的时间,多半与目前考古研究得到的武王伐纣的年月一致。

黄宗羲,闻一多,江国梁等学者还结合东方苍龙七宿在不同月份的升降,把乾卦理解为苍龙天象的六季更替。冯时认为六龙是角,亢,氐,房,心,尾六宿,“太极图”的原本就是在一个象征天盖的圆图上绘出了苍龙星象,由于龙星东升西落,回天运转,于是就演变为黑白双龙回互的图像。陆思贤在《周易考古解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中,更是结合远古神话与文化遗址进行天文考古研究,把乾卦解释为远古六龙历,坤卦解释为天圆地方的盖天说。这种对于《周易》的天象理解,相对于大量对于《周易》的哲学理解是耳目一新。但这两类理解可能都是片面的与误导人的,忽视了《周易》包含的殷周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因为乾坤两卦之外的其他卦象肯定不是纯天象的记载,而是包含类似“帝乙归妹”,“箕子之明夷”,“王亥丧牛”,“高宗伐鬼方”之类的历史事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传·说卦传》原文及注解
二月二,龙抬头︱《周易》乾卦六龙与羲和六螭神话
《周易预测学》初探
八卦时空属性论纲(郭彧)
鬼神与阴阳——从《周易》看中国鬼神文化的本质
陈守富:论《文心》的易象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