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埋线)和对照组(电针),在可比条件下进行,于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埋线;电针;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以瘙痒性风团不断发生、时起时消、数月或多年不愈的常见皮肤病。

中西药物能控制改善症状,但停药后即可复发。我科室从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穴位埋线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00例均系我院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14~58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1.7年。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15~57岁,平均34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1.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穴位电针治疗:取双侧膈俞、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穴,采用电针中等刺激手法,接G6805型电针仪,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1次/d,1周为1个疗程。急性发作期可连续3 d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 mg,1次/d。观察组行穴位埋线治疗:取双侧膈俞、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穴,用00号医用羊肠线剪成长1 cm的线段若干,浸泡在75 %的酒精内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将羊肠线从针尖入口处穿入8号注射针头,将0.38 mm×50 mm长针灸针剪去针尖,从注射针的针尾插入针芯,消毒穴位处皮肤,将注射针刺入穴位所需深度,出现针感后轻推针灸针,同时退出注射针,将肠线埋入穴位内,局部以无菌干棉球按压片刻即可,1次/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方法均于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治疗期间忌食酒及油腻辛辣之物。

  1.3 疗效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皮疹消退,临床症状消失,停治3个月后不再复发。显效:皮疹消退50 %以上,临床症状减轻,停治后偶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采用SPSS11.0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于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表1 两组2个疗程后疗效观察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为一种血管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以皮肤和黏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药粉、食物、吸入物、感染、物理刺激、昆虫叮咬等均可诱发。荨麻疹起病迅速,常反复发作。中医认为荨麻疹属“风疹”范畴。多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或因平素体弱、阴血不足、血虚生风而致[1]。《诸病源候论》曰:“邪气客于皮肤,复适风寒相袭,则起瘙痒疹”。故每因疲劳,外感伤邪或接触异物而易复发。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所以治疗以养血活血、疏风清热止痒、调养气血为主。

  膈俞、合谷、曲池、足三里等穴可调营卫、和营血、行胃气、理中焦、宣肺郁、散风热,从根本上达到扶正祛邪,有治本之意。其中膈俞为血会穴,针刺膈俞可通达十二经之气血。三阴交通于肝、脾、肾三经,取之滋阴养血,可以调整三脏功能,使气血精液充盈。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调整大肠经的功能而调整肺经功能。肺主气卫外,营卫得固,邪不可干,清热解表。诸穴相配,具有祛温和中,透表达邪之作用。

  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植于人体穴位内,利用它对穴位的持久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穴位埋线可获得长久刺激,即长效针刺样效应,埋线的全过程等于多种(速效、长效、异性蛋白)刺激方法的结合并同时发挥作用,被认为是使穴位受到长时间良性刺激的理想方法之一[2]。

  通过观察,穴位埋线能更有效地控制荨麻疹,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且配穴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因此穴位埋线是一种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科病症---湿疹
针灸治疗内科病症丨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再生障碍性贫血
(84)针灸治疗
采用"三合穴"刺络放血治疗湿疹-刺络放血 - 中国皮肤病医讯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