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媒体聚焦】这种病不是抑郁也非叛逆

炎夏来临,因夜间睡眠质量下降而导致精神不好;青少年面对升学考试、查分放榜等造成剧烈情绪波动,让近日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三科主任冯玉芳的门诊室咨询不断。在《双相情感障碍》一书中,一位18岁的躁郁症患者这样描述自己从躁狂到抑郁的变化:“我像一只海豚,高高跃起在空中并欢呼‘我又要俯冲下来啦!’接着我钻到水下,所有的空气、阳光与和煦的海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人说这是一种“天才病”,历史上具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往往都深受此病困扰;也有人说,这根本就是疯癫,因躁郁症沉溺于不切实际幻想的人也不计其数。



那么双相情感障碍到底是什么?它和我们常说的抑郁症有什么关系?双相情感障碍跟性格或情绪有关吗?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三科主任冯玉芳,为大家带来临床上具体的案例分析,揭开双相情感障碍的认知误区,正确看待和预防这种疾病。

这种疾病误诊率极高


案例故事



“大夫,我抑郁了,给我开点抑郁药吧。”前不久,24岁的患者王梅(化名)在母亲的陪同下走进了精神三科。“她这种郁郁寡欢状态已经两个月了,一回家就躲在房间里不出来。我们感觉她抑郁情绪很明显,就给她买了抗抑郁药物,但吃了一个月也不见好转。”王梅的母亲说道,最近一周甚至出现“活着没意思”这种想法。在追问下,王梅表示,曾经有段时间花钱大手大脚,信用卡也是一笔一笔的大额支出,到处向亲友甚至邻居借钱。“问她原因,她也不说,现在想想那时就已经很反常,但当时大家都没放在心上。”王梅的母亲说。经过诊断,王梅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疾病。

易被误诊为抑郁

应及早做专业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是情绪障碍的一种主要类型,在疾病过程中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也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以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误诊率、低治疗率为特征,临床表现多样,病程复杂多变,导致其诊断、防治成为现代精神医学最为复杂、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冯玉芳介绍,像王梅这种情况很常见,一开始表现躁狂,家人难觉异常,患者本身自我感觉良好更无看病的意识,一直到陷入长时间的自责焦虑、消极轻生的情绪后,身边人这才发现情况不对。而此时患者就医时,如不仔细了解病史,忽略了其有短暂的轻躁狂发作,就容易误诊为抑郁症。

“如果选择不恰当的单纯抗抑郁治疗方案,结果会越治越糟,令病情复杂化,或治疗无效,或转为躁狂、抑郁快速循环等,治疗难度加大,患者自杀风险更高。”冯玉芳称,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来说,早期明确诊断尤其重要,这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青少年发病需警惕


案例故事



“我就是最近心情不太好,晚上睡不着,白天集中不了注意力,遇事容易发脾气,状态不好,所以成绩有点下滑,爸妈因此有点担心。”临近假期时,17岁的高二女孩小语(化名)走进了门诊,故作轻松讲述着自己的病情。但妈妈却非常担心,她发现女儿的手臂上有血痕,并且是孩子自己用美工刀划出来的,小语表示划出这些口子不是为了自杀,而是让自己身体疼痛、发泄情绪。据回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小语成绩突然跑进了年级前二十,那时她差不多有一个月时间,每天精力充沛、天马行空,目标越来越大,甚至有点夸张过头了。爸妈当时还窃喜,殊不知,这一切皆因孩子处于躁狂发作状态。

勿与青春期叛逆混淆

要注意情绪释放



据冯玉芳介绍,近期就诊的双相障碍患者中,25岁之前的青年人群有所增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情绪也易波动,再加之有高考、家庭情感等生活事件的诱发,于是疾病更容易发作。他们躁狂时,会制订很高的学业目标、挑灯夜战;而抑郁时,会上课打瞌睡、旷课、厌学、逃学、打架斗殴等;平常对父母师长的关切情感表现出麻木、冷漠,时不时莫名烦躁、易怒、不可遏止……但青春期的叛逆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很少指向同龄人,而双相障碍的“叛逆”更多表现为易激怒,反抗的对象是所有与其观点不一致或不顺从的人。

“在压力日益增长的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因为没有一个发泄自己情绪的出口而导致患病。今年疫情过后,大家开始正常的学习、工作,此时门诊初诊患者却明显增多。”冯玉芳告诉记者,原来这是因为,在大家还可以维持正常学习工作时,很多人意识到情绪不对,但都可以硬撑着度过;但当有大把时间需要和自己相处,认识到自身问题后,便选择来医院诊断。在就诊时,医生都要特别关注患者有无躁狂、轻躁狂症状或病史,一般来说,双相情感障碍需要注意治疗和预防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而抑郁症的治疗可以只专注于抑郁症状和预防抑郁症。

睡眠出问题需特别警惕


研究证实,遗传因素在双相障碍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双相障碍患者的一级家属(父母、兄弟姐妹)中双相障碍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一级家属发生率的8倍至18倍。双相障碍的抑郁症状包括与现实处境不相称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自卑、自责、自杀等;躁狂症状则表现为情绪高涨或易激怒,无明显现实基础的“幸福感”“愉悦感”以及“陶醉感”,精力充沛,睡眠需要减少,话多、活动增多等。上述两类症状经常交替或交织出现,构成了双相障碍复杂的临床相。

“睡眠质量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家属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睡眠质量。”冯玉芳透露,一般出现睡眠障碍就预示着患者病情有反复的可能性。除此以外,患者出现情绪明显反常,性情转变大,出现敏感多疑、悲喜无常等症状,这也可能意味着疾病的反复。而对于已治愈的患者,家属要注意观察有无病情复发的苗头,一旦出现症状,如幻觉、妄想、兴奋、抑郁、生活规律改变等,应及时到医院诊察,并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而需要提醒的是,家庭支持与医生治疗同样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睦的家庭氛围、有爱的社会支持等都是双相障碍成功治疗不可缺少的要素。



冯玉芳,主任医师,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三科主任,山东省青岛市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专家及精神疾病残疾评定专家。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近30年,曾有7年内科临床与教学经验。在精神科及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擅长心境障碍(躁狂抑郁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强迫症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治,以及青少年和中年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坐诊时间:

心理咨询门诊:周二上午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来源:青报全媒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抑郁症不治疗对人有哪些影响
“叛逆期”还有真假之分?父母懂得识别、应对,有效预防孩子患上抑郁、双相
轻度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七大禁忌
关于抑郁症,你还知道什么?
你知道抑郁症的危害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