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各地芒果,菠萝,荔枝严重滞销,为什么城市里的水果还卖得这么贵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好多水果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滞销,甚至烂在地里,但城里的市场价格并没有因此大幅降低,甚至还高得出奇。为什么地头价和市场价有如此之大的差距?价格传导的机制出了什么问题吗?有请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带来今天的农经漫谈。

现在正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在北方,要想买到新鲜的水果,就得花大价钱。表面上来看,水果的售价高,对于果农朋友来说是好事。但实际上咱们各方面走访一下就会发现,城里水果的售价的确是高了,可是果农朋友们的收入未必就因此得到了提高。就在这两天,我看到一条新闻说,安徽合肥有8万斤的金果梨滞销。而类似农产品滞销的情况,每年都多会在好多地方发生。

这就带来一个疑问:咱们知道,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所以,供不应求和滞销并不应该同时发生,那为啥现在出现了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呢?问题其实出在了供需对接的环节。

对于粮食生产来说,连块成片的种植方式已经成为常态。在粮食的主产地,粮库粮站很完善,供求对接很顺畅。但是对于水果来说,情况则不同。各种水果的产地分布、市场需求、种植方式千差万别。所以目前而言,果农和市场的对接还需要通过很多的环节。从地里摘下的果子,很可能得经过好几个中间人才能最终到市场上,而这样一个传递的过程,不仅有可能推高水果的售价,而且还可能影响到水果的质量和销售时机。

对于不少果农朋友来说,水果种植通常都是一家一户自己拿主意,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没有议价能力,就成了果农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一旦水果收购商那边的情况出现了变化,比如说好的收购价不算数了,甚至恶意压价,那就有可能让果农辛苦了一年,赚不下钱,甚至会因为滞销而血本无归。另一方面,大型的商业机构也没法和单个的果农进行对接。供货量太小,可能今天有明天就卖完了。这样也不符合商业机构的利益。

之所以一边是水果高价,一边是水果滞销,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还是如何建立一套稳定长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各地农产品滞销的消息,而且这些消息很快就能带来大量的客商。但是用这种方式只能解决单个问题,而解决水果滞销的问题,需要一个完整的机制。

从果农朋友的层面而言,相互联合、扩大规模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有了质量合格,供应稳定的水果,供求对接才有了基础,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议价能力也让咱们有更好的选择空间。

同时,咱们果农朋友也需要在商业领域有所建树。土生土长的代理人,才能明白咱们果农朋友的利益所在,对那些有商业头脑的果农朋友来说,在商业流通上多多探索,也是一项重要的机遇。这不仅能够拓展自己的事业,而且也能够给乡亲们谋福利。

当然,对于一些水果的重要产地来说,管理部门出面来推广当地的产品,也是必要的举措。总之,水果滞销是市场流通出了问题,如果各方面能够在市场当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然后大家坐下来一起探索最佳解决方案,这就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运营机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果农:对不起,我们都不想跟风种植!都是被逼的
果农的水果卖不掉,市民却吃不起水果,这原因到底是什么?
水果收购商: 对不起, 我一点也不同情滞销大爷
陕西礼泉又现桃子滞销:买桃的吃不起,种桃的农民卖不出,为啥?
全村种植近万亩,200多万斤卖不动,果农盼销路,网友:降价试试
桂林柿子滞销!果农一首《我要卖柿子》,火遍朋友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