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文学的元气在民间

中国文学的元气在民间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对于作家而言,这是一个信号:有必要扎根于泥土,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加以消化吸收,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才能真正地繁荣文学艺术。这中间,民间文学的价值应该受到特别的关注。

    梳理现当代文学史上那些成绩突出、影响巨大、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典文本,都会发现民间文学清晰而美丽的身影,而有些作家本身就是民俗学家。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间文学最直观的基因图谱。

    列举被民俗、民间、民族特色等所成就的优秀作家,是一个绝对豪华的阵容。鲁迅与鲁镇、沈从文与湘西、巴金与大家族、老舍与北京市井、赵树理与山药蛋、孙犁与白洋淀……最近的举例,就是莫言了。

    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颁奖词抓住了要害:莫言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个概括是准确的。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充满了民俗元素,他的多数小说有着鲜明的民间文化特色。

    莫言曾说,有一次跟台湾作家交流,谈起童年时代读了什么书,大家都说《红楼梦》之类的文学名著,莫言却说自己只是听了无数稀奇古怪的民间故事,曾经有些遗憾,如今才知道,民间故事对于一个作家的成长,与文学名著相比,并不是一个高下和大小的问题,而是可以并举共存的文学的两个翅膀、左脚右脚。

    莫言的小说从一开始就显示出来自民间文艺的影响。他重视故事性和传奇色彩,他感受事物的方式,他对于色彩、气味、声音的敏感,他的善于把人之五官感受混合、交叉表达的习惯,都给人新鲜的感受。这就是他为什么让人觉得有些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子,又有一点“自然主义”,到最后又有了“魔幻现实主义”特质的主要原因。

    关于他是否接受了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至今是个悬案,莫言分辩道:“如果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那么在中国的民间早就有了。”善于把现实与梦境、写实与想象、历史与当下相混合的“穿越术”,是莫言的强项,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不仅如此,莫言在最初的几个小说单行本里,比如《红高粱》,还把心灵手巧的母亲的剪纸作品,作为图书的插图。莫言对母亲的崇拜和赞叹,可见一斑。莫言说,母亲从小支持他读“闲书”,只要他有要求,不论多么困难,母亲都设法满足。比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等中国民间可能找到的图书,莫言都是在10岁之前阅读了的。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在中国广为流传,莫言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是其生动的注脚。有人认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证明,这是比较精辟的分析。因为综合国力的提升,至少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更多关注。一个在国际上毫无话语权的积贫积弱的国家,很难让别人留意自己的文化。所以说,从中国民间文学的土壤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的莫言作品能够引起西方世界的正视,并且得到了正面评价,的确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至少西方世界评判中国文学的心态,相对端正了一些。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刘加民)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27 14 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能夸大莫言获“诺奖”的欢呼声![讨论]
​圣君:莫言获奖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次胜利
《百年孤独》影响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的一部小说,它到底有什么魅力
读莫言(一)
【文学】谈谈莫言小说的世界性
以《蛙》为例浅析莫言的艺术成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