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评・德国塔利亚剧院《奥德赛》 | 后戏剧语境下的戏剧游戏

一、没有奥德赛的《奥德赛》

一段光怪陆离的戴着猪头的舞蹈,演员带着电锯在剧场过道奔跑,随后把棺材锯开扮成特洛伊木马,剧场突然某刻变成了海底,一只巨大的鱼从舞台上空“游过”......光凭描述,观众可能很难把这些和荷马史诗《奥德赛》联系在一起。而塔利亚剧院的《奥德赛》正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揭开了第四届“柏林戏剧节在中国”演出的序幕。

开局十连抽SSR,谁是你的本命人物
广告

对于这次演出,无论是从导演还是从剧院来说,北京的戏剧观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导演安图·罗梅罗·努恩斯生于德国图宾根,母亲是葡萄牙人,父亲是智利人。因此从小他就说着不下三种语言。他曾在德国和智力两地担任过戏剧导演,演员和助理制作人。2005年回到德国后,他开始了在恩斯特·布施柏林戏剧学院的学习。自2014年至今,他开始担任塔利亚剧院的常驻导演。“如果爱不能将我们融为一体,那么就让仇恨将我们互相联系。”2015年,一部总时长约8个小时的戏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来到了当年的乌镇戏剧节,这是导演安图·罗梅罗·努恩斯(Antú Romero Nunes)的作品首次在内陆亮相。虽然许多观众都还留有着《尼伯龙根的指环》的记忆,但是这次安图带来的《奥德赛》却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样貌。

展开剩余85%

《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三届乌镇戏剧节

而对于塔利亚剧院,如果拥有着完整的林兆华戏剧邀请展观看记忆的观众就更不会感到陌生了:塔利亚剧院自2010年在上海演出《卡里古拉》之后,同年卢克·帕西瓦尔的《哈姆雷特》被“大导”带到了首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舞台上,与林兆华自己的《哈姆雷特》同台。 2011年,卢克再携《在大门外》亮相第二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在首都剧场调音的时候,“音响的音量之大把现场的工作人员吓了一跳”。2013年塔利亚剧院的《契克——远方的世界》作为当年青戏节开幕戏,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上演,沃尔夫冈·赫尔多夫的同名小说在2016年还被法提赫·阿金拍成了电影,戏剧可被视为电影的先声。2014年,塔利亚剧院的青年导演巴斯蒂安·卡夫特带着《耶德曼》(《每个人》)登上天津大剧院的林展舞台,2018年,林展虽然缺席一年,但是乌镇戏剧节却上演了塔利亚剧院改编自拉斯·冯·提尔的电影的《黑暗中的舞者》,导演同为《耶德曼》的导演巴斯蒂安·卡夫特。

《黑暗中的舞者》第六届乌镇戏剧节

在6月18日首演后,《奥德赛》收获了诸多好评。从现场的反应来看,两位演员的表演逐渐激起了现场观众的好评,观众不时对剧中的那些桥段报以笑声的回应,在某些充满了想象力的段落,剧场内不时响起阵阵鼓舞的掌声。许多戏剧界人士直呼这是一部“可爱又生猛”的戏剧,这部戏想要讨论和表现出的内容,似乎早已经超出了“经典改编”的范畴。然而也有观众接受不了这种表现方式, 认为它“粗糙”、“装腔作势”、“找不到共鸣点”。有观众为观看这部戏早早地做好了功课,重新阅读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却发现现场的演出“比预想的来得更加凶猛。”只能说,提前的阅读经验给予观众的是对文本中一些关键信息的理解,比如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比如奥德赛曾经到过的那些岛屿。

属于德意志版本的《奥德赛》,那么简省。没有过多的音乐,没有大段的对话,没有冗长的歌队的唱腔。从舞美设计到呈现,抛开看似狂乱的表达,整部戏给人一种简洁而留有余韵的观感。

幕启时,舞台两侧被黑色帷幕遮挡住,越靠近舞台内侧,帷幕越短,观众只能看见舞台后侧的有着壁纸的墙壁以及它前方的过道。随着意大利作曲家托马索·阿尔比诺尼(Tomaso Giovanni Albinoni)的《G小调慢板》(Adagio in G minor),音乐的响起(这首乐曲也贯穿了全剧),奥德赛的一个儿子把柯克·道格拉斯的画像挂在了墙上,柯克·道格拉斯曾在1954年的电影《尤利西斯》中扮演了广为人知的奥德赛一角。实际上,这幅画像可以被替代成任何人:赫尔穆特·施密特,维利·勃兰特或者默克尔。过了不久,两个孩子的父亲的棺木被放在了舞台中央。

这是一出同时考验演员功底和导演才能的戏。两位演员在舞台上尽情地释放了他们的种种才华。表演,弹唱,样样精通。用水扮哭。演出中的许多细节都可以看出导演的用心:比如第一处是两位演员不时地来到舞台左侧的帷幕后面,多次重复地洗手——似乎想通过这个动作表明,他们能够洗去继承自父亲身上的种种罪孽。比如兄弟俩用包裹钢琴的塑料布制造出了发射火箭的声音。比如之前出现过的泡泡之后就成为了海底的气泡。不得不让人佩服导演对日常元素的运用和想象力。其实,在观看的过程中观众只需要对《奥德赛》有一个大致的背景理解就够了。在首演前的导赏环节,塔利亚剧院的工作人员介绍道:这两天在北京的演出,还是《奥德赛》第一次在演出过程中使用字幕。在其他国家上演时,是没有依靠字幕的。其实这次演出时许多观众也反映出了对字幕的疑问,以为剧场的字幕出现了严重的滞后,属于演出事故。原来字幕承担的仅仅是说明最基本信息和人物关系的作用。

伴随着卡巴莱歌舞,两位演员创造性地使用了类似于斯堪的纳维亚、北欧语和日耳曼语的一种新的语种,台词的密度也呈现方式也变成了呈现能量和舞台叙事的一部分。这既是一部充满了能量和创新的戏剧,同时也是一出值得深思的戏剧。回想现场观众热情的反应和戏剧界的赞扬,我们不妨继续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看懂了《奥德赛》吗?

德国戏剧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015年,在《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乌镇首演,我曾问导演安图·罗梅罗·努恩斯,《指环》在中国上演的时候,和德国演出时有何不同。他回答说,中国观众和德国观众的笑点不一样,在演出过程中,涉及德国文化元素的地方,中国观众却没有反应。确实,这个道理引申到《奥德赛》这里,我们可以反思,如果离开对了德国社会的具体社会土壤和文化语境的思考,那么剧中两位演员的肢体表达传达到观众那里,似乎也就只剩下了令人发笑的“段子”。那些回荡在剧场内的笑声,似乎也就多了一层荒凉而匮乏理解的意味。如果我们只是从这个单薄的层面来理解这部戏的改编,也许看到的东西是十分狭隘的。对于后来的观众,剧评人和创作者要做的,不单是喝彩那么简单。而应该拥有一个与德国戏剧纵深维度上的对比。不单是学习德国戏剧的表现手法那么简单,而同时应该关注其基于文本上的创新是如何做到的,关注其生成的过程。

如果说德国人自己对自己的作品是满怀信心和骄傲的,这一定有着它的理由。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也想起了许多过往看德国戏剧的回忆,除去前文提到林展带来的许多剧目之外还有:2014年戏剧奥林匹克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后来塔尔海默还带来了极简的,令我十分印象深刻的《美狄亚》。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的《哈姆雷特》,《理查三世》和《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后来在国家大剧院还上演了一版德国纽伦堡剧院的《推销员之死》。国家大剧院后来还上演了《老妇还乡》、《恐怖袭击》、《伪君子》等戏。“柏林戏剧节在中国”的举办也让我看到了三部好剧:《共同基础》、《约翰·盖勃吕尔·伯克曼》和《他她它》。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汉堡德意志戏剧院演出的易卜生的《约翰·盖勃吕尔·伯克曼》。《奥德赛》令许多观众想起2017年来京演出的《他她它》,简洁但是色彩鲜明,处处充满了夸张的表达。2018年,邵宾纳剧院《人民公敌》上演时,还曾引起了一场风波。这些种种,在不远的以后,都会成为我们回望和参考德国戏剧的有趣的样例。在我们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德国戏剧之外,我们的戏剧研究是否能看到德国戏剧中也许存在的问题和困境,透析可能存在于精致背后的问题。

《狂飙》第五届乌镇戏剧节

德国戏剧来到中国,不仅仅从观众的层面上带来了诸多审美层面的启示和新意,同时给国内的戏剧创作者带来了许多技术上以及创作观念上的影响。这自然少不了他们对社会议题的持续关注。归根结底,戏剧只是一种表现手段,是一种与人的距离最近的媒介。德国戏剧这创造性地使用了这种媒介。仅从表现方式上联想,王翀导演的《一镜一生易卜生》,《平行爱情演绎法》以及田沁鑫导演的《狂飙》都借鉴了德国戏剧的表现手法,但却缺少了源于文本本身的独特呈现方式。近几年来,“柏林戏剧节在中国”以及国家大剧院、天桥艺术中心、北京人艺上演的德国戏剧已经不少了,在其他像上海这样的城市也进行了演出。没有其他哪个国家的戏剧能有德国戏剧在北京这样的殊荣,被观众和戏剧界人士作为体系来观看。在观看之外,德国戏剧给我们带来的,远比欢呼和简单的“震撼”二字,要意味深长。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场·谢幕

©️ 韩希范

-劇終-

本文落笔于6月19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观演后

剧照图片来源 吴氏策划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more:

-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尼伯龙根指环到底讲了什么?
关于第73届阿维尼翁戏剧节的遐想
关于“戏剧节”“乌镇”第一部分
“你在乌镇吗?”
零差评“神剧”有多美?不看不知道
半浸没式文献剧《国家剧院的绊脚石》早已售罄,这里是最后的机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