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荐收藏|《大大和小小》32个活动超完整实录

❖ 气球为什么会越吹越大?

❖ 膨胀的棉花糖是怎么变出来的?

❖ 小小的面团是怎么变成胖胖的面包的?

❖ 通过放大镜,为什么所有东西看起来都不一样了?

《大大和小小》开篇

孩子们的学习可以是很生活化、很有趣、很让人惊喜的。

通过《大大和小小》的主题,我们期望带领孩子一起探索大和小,引导孩子在实际的活动和游戏中逐渐形成大和小的概念,进而了解大和小是相对的,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通过一连串的探索活动,体验事物的大小变化,让孩子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趣味。

通过这个主题,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是很有趣的。

▲参考主题网络图

主题脉络

大和小的事物

大和小的想象

大和小的变化

怎么把这些主题经验

一点一点落实到孩子的学习经验中呢?

一起来看主题实录吧!

↓↓↓

1

第一周 主题实录
第一周:安排实施了活动1至活动7;
主题经验聚焦:了解“大和小的事物”中的动物;
活动类型:涵盖了集体、区域、日常三类活动,排列在周计划中。

序号名称
活动1大和小
活动2大鱼抓小鱼
活动3大鱼来
活动4大鱼和小鱼
活动5谁大谁小
活动6谁最大,谁最小
活动7大小接龙

❖活动1

《大和小》的歌曲,孩子通过观察画面感受了犀牛和蜻蜓身体和眼睛的相对大小,还学习圆舞板和三角铁演奏歌曲。

音乐——大和小 来自宁谊文化 00:58

❖活动2

《大鱼抓小鱼》是个日常活动,可以转化为户外游戏,锻炼幼儿身体的敏捷度和反应的灵敏度,同时在游戏活动中感知大和小之间的关系。

❖活动3

《大鱼来》是个日常活动,可以在饭后和孩子一起念一念这首传统儿歌,并感受其中趣味。你也可以像图片中的老师一样带领幼儿边念边转圈。

活动4

《大鱼和小鱼》是个美工区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区分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并按照大小进行分类。完成后,老师可以将孩子的作品张贴在主题墙上。

活动5

《谁大谁小》是一个艺术和科学领域的集体活动,幼儿先后欣赏名画和下面的两幅幼儿作品:

然后自由选择材料,用涂画或者撕贴的方式,创作一幅有大动物、也有小动物的画。看看小班上学期的孩子,是可以独立创作表达哦~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6

《谁最大,谁最小》是一节集体活动,通过观察如下教学资源图片,幼儿学会了通过两两比较获得最大和最小的概念。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7

《大小接龙》是一个日常活动,可以在离园前等过渡时间,和幼儿玩“什么动物最小(最大)”的接龙游戏。教师先说出一个动物, 让幼儿说出比这个动物更小的动物。比如教师说:“大象”,第一名幼儿可 以说:“老虎比大象小”,第二名幼儿可以说:“狗比大象小”,第三名幼儿 可以说:“蚂蚁比狗小”……

2

第二周 主题实录

第二周:陆续进行了活动8——活动15;

主题经验聚焦:了解“大和小的事物”中的物品;

活动类型:同样是进行了涵盖了集体、区域、日常三类活动,一起来看一看吧!

序号名称
活动8大茶壶
活动9奇奇和哥哥
活动10大鞋和小鞋
活动11瓶盖找家
活动12大笔画一画
活动13小小粉刷匠
活动14欢欢喜喜迎新年
活动15新年美食

活动8

《大茶壶》是一首儿歌。

幼儿先观察挂图,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接着老师播放CD,请幼儿欣赏并学念儿歌。

然后,请幼儿观察画面上小人的动作并进行模仿。

“我们一起来学学小人的动作。”

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活动9

《奇奇和哥哥》是社会万花筒栏目。通过阅读理解画面,幼儿对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感兴趣,比较和区分两个物体的大小。

活动10

《大鞋和小鞋》是一首歌曲,唱了孩子都喜欢穿爸爸妈妈鞋子的感受。活动开始前,一定要记得请幼儿在家体验穿爸爸的鞋和自己小时候的鞋走路的感受喔。

我穿妈妈的鞋

穿上爸爸的鞋

  

活动11

《瓶盖找家》是一个益智区的活动,幼儿需要将瓶盖(盒盖)与其大小相应的塑料瓶(盒子)进行配对。

活动12

《大笔画一画》,让幼儿在涂抹、绘画过程中,体验用粗细不同的笔创作面积大小不同的图案的差异。

活动13

《小小粉刷匠》是个美工区的活动。幼儿会体验到用不同粗细的笔涂画不同大小的面积的感受。

 

活动14

《欢欢喜喜迎新年》,幼儿会初步了解春节的一些习俗,并能够按照“大、小,大、小,大、小……”的模式制作灯笼图。

制作新年海报
新年
布置环境

幼儿与教师共同完成的迎新年海报,新年海报贴在教师进门处的黑板上。(注:该主题资料于2015年12月收集,下一年是猴年)

活动15

《新年美食》教师用书上是美工区的活动,要求幼儿用大大小小不同的橡皮泥搓成圆圆的汤圆,并把大汤圆和小汤圆分开 放在不同的小碗中。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大小的各种形状,再选择相应大小的彩色玻璃纸包裹起来,做成一颗颗美丽的糖果。

 

在空军西安蓝天幼儿园里,老师把这个活动生成为一节有家长参与的活动,两位妈妈作为志愿者来到班级,和孩子们一起包了汤圆,有豆沙馅儿的,有芝麻馅儿的。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一次包汤圆呢!汤圆皮和馅之间的大小关系,相信孩子们有了深刻的感受。包好后在教室里煮了吃,啊,真甜!

3

第三周 主题实录

第三周:陆续进行了活动16——活动23

主题经验聚焦:要聚焦在“大和小的事物”中的声音,以及“大和小的想象”;

活动类型:涵盖了集体、区域、日常、亲子等活动,一起来看一看吧!

序号名称
活动16大鼓和小铃
活动17大声音和小声音
活动18声音模式
活动19我变小了
活动20变小了,真好
活动21小矮人与大巨人
活动22大人国和小人国
活动23只要我长大

活动16

《大鼓和小铃》是一首歌曲欣赏和演奏。幼儿会感受不同乐器声音的大小和强弱,并探索两种乐器的演奏方法,比较二者音响的大小差别。 

儿歌——大鼓和小铃.wma 来自宁谊文化 01:20

▲看看这两个孩子演奏时的得意和投入~

活动17

《大声音和小声音》是个日常活动,幼儿会了解和感受到各种事物声音大小的差别,并模仿有趣的声音。比如教师模仿刮大风的声音,幼儿模仿刮微风的声音。声音比图像更抽象些,尽可能要幼儿对声音这种不可视的媒介进行大小对比性的感受。

活动18

声音模式是个日常活动,可以在过渡环节和孩子一起用声音来玩ABABAB的模式,用大和小的声音来学习数学。

活动19

《我变小了》这个故事主要是孩子对大和小的一种想象。

❖活动20

《变小了,真好》是上一个故事延伸在了日常活动中。请幼儿再次倾听故事,鼓励幼儿想象并表达如果自己变小了,有哪些想做的事,有哪些事情不能做。餐前或者离园前也做这个活动,孩子的学习就是这样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活动21

《小矮人与大巨人》是一个日常活动,欣赏歌曲(乐谱见教师用书P270)后,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大和小的变化。

活动22

《大人国和小人国》是一个建构区活动。给孩子提供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图画(如下):

然后请幼儿分别为大巨人和小矮人建造一个大人国和小人国(如:院子、桥、 房子等),大人国的东西都是大大的,小人国的东西都是小小的。)

猜猜男孩

在搭建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女孩们在搭建小人国~

活动23

《只要我长大》是个亲子活动,本来是第四周的活动,考虑到要打印照片,周末的时间更从容,就在周五布置给家长了。家长打印孩子小时候和现在的照片,张贴在学习单上,让孩子通过看从小到大的照片感受自己长大的过程。

家长们在周末也都完成了学习单▼

4

第四周 主题实录

第四周:陆续进行了活动24至活动32

主题经验聚焦:对孩子来说,简直像进入了大小变化的奇妙世界,重点关注大和小的变化

活动类型:涵盖了集体、区域、亲子等活动,一起来看一看吧!

序号名称
活动24长大了
活动25植物成长记录
活动26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27小气球
活动28小镜头大世界
活动29有用的放大镜
活动30哔哔啵啵爆米花
活动31泡水会变大吗?
活动32变大了,真好吃

活动24

《长大了》会让了解动植物和人由小变大的生长过程,知道人和动植物都会长大;并学习用简单的语句讲述人、狮子、风信子成长的过程。

活动25

《植物成长记录》是一个益智区的活动,提供一个让幼儿短时间内观察比较容易发芽的植物,如蒜瓣、白菜根、水仙根等的生长变化,并用硬纸板、水彩笔和照相机进行记录。

记录
植物长高啦

活动26

《小蝌蚪找妈妈》用欢快的旋律唱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情节,还可以随着音乐进行游戏。(乐谱见教师用书P276)

儿歌——小蝌蚪找妈妈.wma 来自宁谊文化 02:20

活动27

《小气球》是幼儿用书上的一首歌,除了让幼儿学唱歌曲,感受音乐节奏的强弱和快慢外,还可以用身体表现气球越吹越大的样子。

 

活动28 

《小镜头大世界》幼儿学会观察物体细节,根据局部特征推测整体,并体会放大镜下自然物体被放大的奇妙感觉。

活动29

《有用的放大镜》是益智区活动。教师打印出教学电子资源的图片,有大小两种尺寸,并进行塑封。幼儿用放大镜来探索放大镜的用途及功能(注意投放的放大镜倍数不能大小,不然效果不明显,投放材料前教师自己先使用感觉下。如果园所没有要购买,建议放大镜放大倍数是5~10倍。)

除了教学资源中的图片,老师还准备了昆虫模型让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

活动30

《哔哔啵啵爆米花》是一个集体活动,就是在教室烹饪一次爆米花。很多老师选择舍弃这个活动,因为材料和设备的不方便。那样实在太可惜。因为爆米花是常见的零食,制作的原材料可以从淘宝购买,十几块所有材料一起包邮,可供四个班级分别烹饪爆米花。除了原材料,其他需要准备的是电磁炉和电磁炉用的炒锅(透明锅盖)。来看看教室里的爆米花制作现场吧!

孩子们听到玉米粒“啵啵”爆开时候的笑声,你听到了吗?这就是孩子真实的反应。用这样生动的烹饪让孩子体验玉米粒的遇热膨胀,相信视频中的孩子一定不会忘记玉米膨胀前后的变化,以及玉米花出锅后那甜甜的香味。

活动31

《泡水会变大吗》是个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把胖大海、木耳、银耳、绿豆、红豆等食物泡水一段时间后,比较其膨胀前后大小的差别。并共同完成学习单。

为什么泡了一样的东西,

有人发现它变大了,有人没有呢?

原来是因为泡发的时间不一样,所以有的食物变化也就不明显。再多泡些时间看看~

❖活动32

《变大了,真好吃》是让老师和孩子一起在幼儿园做面包,了解面团发酵、加热变大的现象,比较面团膨胀前后的大小差别。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揉捏出各种面团造型。

这个活动也很重要,建议带着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体验馆完成。如果实在条件有限,就给孩子看看下面这段来源于网络的视频吧~面团在延时摄影下呈现的变化,一定会让孩子惊叹不已!但不要忘记提醒孩子,面团发酵的实际速度没有视频中那么快。

▲面包变化的视频 

大大和小小 主题环境展示

好了,所有的活动完成了,一起来看看主题实施中的丰富展现。

亲爱的老师,现在你能看出主题经验学习的轨迹吗?

活动6《谁最大谁最小》之前,请家长们收集孩子们小时候看动物时的合影

 

活动6《谁最大谁最小》之前,老师打印出来的各种动物照片。

❖活动13《小小粉刷匠》之后,幼儿的美工区作品立体展示

❖活动28《小镜头大世界》之后,教师把挂图中的图片打印出来请幼儿观察,让孩子对比物体局部放大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主题活动中的孩子们的掠影

▲主题接近尾声时的主题墙展示

主题·结束语

《大大和小小》的主题几乎是完整地呈现给了大家,留给老师们的思考一定很多。虽然这是小班的最后一个主题,在学习末尾,运动会和节日活动也不会少,但孩子应该历经的主题经验也不应该少。

看了西安市空军蓝天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和老师进行的主题实录,相信你一定也跃跃欲试。准备好材料,规划好活动,和孩子一起进行有趣的探索吧!

资料来源:空军西安蓝天幼儿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列佛漫游咖啡馆
中国神话知多少《大人国与小人国》
“夏天好热呀”主题开始啦
小班主题活动“大大小小”墙饰
中班幼儿园12月份工作计划
面试小白系列—小学美术试讲范例第一篇《大人国与小人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