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么大的灾难总要有个奸臣

《新唐书》:奸臣登上舞台

 

在五代后晋时,本已编有《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重新《唐书》。因此出现新旧唐书,《新唐书》开始了正史立“奸臣传”的新传统。《新唐书》中列了许敬宗、李义府、傅游艺、李林甫、陈希烈、卢杞、崔胤、崔昭纬、柳璨等9位奸臣,他们分别属于武则天、唐玄宗、唐德宗、唐昭宗时代。

一个个奸臣,往往意味着大的政治动乱和社会灾难。从唐朝开始的《奸臣传》,在唐朝历经的多次关口波折,从武则天篡唐到安史之乱,再到晚唐衰败而亡,立起了奸臣的塑像。

(一)遭到武则天的“牵连”

650年,贞观大帝李世民去世一周年,“好人皇帝”唐高宗在父亲忌日入感业寺进香,遇到“被出家”的武则天,决绝的将父亲的女人招进宫中。他无论如何想不到,自己的欲望惹来的是李唐灾难。

如同蛰虫出地,武则天进入了攫取权力的快车道。皇帝成了这位古代铁娘子的石榴裙下的玩物。在她的策划下,很快被拜为二品昭仪,皇上有了让她取代王皇后之意。朝廷从来不缺乏揣摩逢迎上意之人,大臣许敬宗(592~672)、李义府(614~666年)迎合支持让武则天称后。

许敬宗说:“农民种地多收了十斛麦子,都想换个媳妇;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后,又有什么大不了?”

一批老臣反对武则天称后。结果是长孙无忌被逼自杀,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被贬而死。655年,高宗废了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

从皇后到皇帝,武则天走了35年。也许,武则天并非立志当皇帝,只是唐高宗太过怯懦平庸无能,激发了女强人取而代之的野心。690年,武则天欲称帝,大臣傅游艺心领神会的说符瑞,劝武后当革姓以明受命。67岁的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

武则天称帝篡唐为周,可谓不为正统观认可的异类。在男人掌握的权力世界,她激起的只不过是一朵浪花。当历史重回轨道,审判这位离经叛道的女皇帝时,她得逞过程中的许敬宗、李义府、傅游艺者,自然遭到“牵连”,成了《新唐书》中道德有问题的奸臣。

历史是男人书写为主角的“History”,而不是“Herstory”,武则天称帝本身就是非正常事件。一个女人能够最终掌权称帝几十年,背后当然要有非常手段非常意志,当李家皇帝的后人主持了武则天称帝的历史书写,并以此成为了后来新旧唐书的基调,这位女皇帝以及她的支持者们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评价。

庙堂之上,为有可能上位的新皇帝鼓吹溜须乃是历朝历代通行之举,不过武则天是一位女子。“成王败寇”,假如武则天的大周不被李家夺回,三位“奸臣”还可能是发现真龙天子的功臣。

武则天的三位奸臣中,许敬宗、李义府都是颇有文采的诗人,前者曾是李世民为秦王时网络人才的“十八学士”之一。许敬宗和李义府的诗还入选《全唐诗》,两人还是《晋书》编撰者之一。

本逐征鸿去,还随落叶来。

菊花应未满,请待诗人开。(其一)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

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其二)

如果将作者名字封上,大家如何也想不到这是奸臣之作。这是许敬宗《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奸臣许敬宗多闻强志,恃才傲物,这是他的一首爱菊诗。所谓奸臣,并非那么通体卑小猥琐。

 

(二)李林甫是唐玄宗的“另一半”

所谓奸臣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皇帝丝毫奈何不得,皇帝不过是一个摆设,这可谓权奸。一种只是谄媚侍奉皇帝而弄权,随时会皇帝当狗给踢掉,这是奴奸。南宋的韩侂胄、贾似道为前者,李林甫、蔡京、严嵩为后者。

著名的奸臣李林甫(683年~752年)有一项本事,其实也是官场上不二法门,就是对最高权力者的逢纵。李林甫收买后宫嫔妃宦官,与他们拉关系套交情,从而掌握皇帝的一举一动,探得玄宗动静,从而能够摸准皇帝心思,奏旨往往得到玄宗赏识。

有了李林甫的奸恶,唐玄宗事事顺心,其个性、心思、欲望都能熨帖得无比舒服,一步步滑向堕落的深渊;对上级的绝对的恭顺逢迎意味着对其他人不受约束的侮辱欺凌,当皇帝的骄纵信任让“只唯上”的李林甫尝到甜头,也让李林甫在权力滥用中释放罪恶。

李林甫是奴才式奸臣的代表,他们其实是主子们的“另一半”,所有的罪恶都可以在侍候的绝对权力者那里找到源头,并在相互激发中放纵扩大内心中的黑暗力量。

因此,“巧合”的是,李林甫从734年掌权至死,唐玄宗都对他深信不疑,悉以政事委林甫,而这十九年正是李隆基拜倒儿媳妇杨贵妃石榴裙下耽于享乐而政治迷失的时代。

唐玄宗创造的奸臣还有陈希烈(758),这是一位尤精玄学的学者型官僚,曾在唐玄宗宫中讲《老子》、《周易》。不过玄学家落实到现实政治中,也同样难以抵抗权力的诱惑。他被李林甫看上成了宰相,却是唯唯诺诺的“跟屁虫”,可谓奴才的奴才。

奴才再有权力终究是条狗。752年,李林甫死掉,尸骨未寒之际,与他早有罅隙的杨国忠诬告他谋反,曾经的老领导唐玄宗削去了他的官爵,没收家产,子孙被流放到岭南,甚至将势焰冲天的李林甫改以小棺如庶人礼葬之。

三年后,唐玄宗多年的荒奢无度终于闯下了“安史之乱”。唐玄宗逃难到了四川,此时马后炮的说李林甫“妒贤疾能,举无比者。”有大臣问:“陛下既然知道李林甫如此,为何用他那么久呢?”玄宗默然不答。

(三)那么大的乱子总得有个奸臣

李林甫高大的奸臣塑像之后,另一位是非著名奸臣卢杞。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已经伤了元气,唐玄宗创下大祸留下了后遗症:藩镇割据和宦官干政。779年,安史之乱过了三十多年,唐玄宗的曾孙、新皇帝唐德宗上台。《新唐书》中奸臣卢杞,正是新皇帝的心腹。其罪行乃是嫉贤妒能,诬陷历史著名财政改革家、同朝杨炎而死,让书法家颜真卿元老大臣“羊入虎口”被军阀杀害,同时为政时横徵暴敛。

其实,卢杞成为奸臣更因为皇帝莽撞政改闯下了大乱,需要从朝廷内部中找道德根源。

781年,新皇帝踌躇满志,要消除藩镇割据。不料军阀们宣布独立称王,而他招集的泾原平叛部队在经过首都的时候,因为没有皇帝赏赐而杀入京城,皇帝被迫逃跑,史称“泾原之变”。

这是安史之乱后藩镇与皇帝的第一次直接冲突,唐德宗不得不下“罪己诏”承认错误最终表面上平息了战乱。而兵变中对其忠诚保护的太监们让唐德宗做出了左右后半期唐朝历史的决定:让宦官掌握军队,甚至拥有了宰相任免权。如此推动唐朝跌入更加黑暗深渊的乱子,当然找出一个“奸臣”,将导致军队发生兵变的罪责推给了卢杞。

其实,容貌极丑而有口才的卢杞在任不过三年,他曾经让自己同党向长安城内的富商“借钱”,甚至征收房产税,使得民怨沸腾。但是,卢杞此举乃是得到新皇帝批准筹措平叛藩镇军费。

卢杞人诬陷杨炎,背景是猜忌心颇重的皇帝频繁更换宰相,政坛上的排斥异己也是司空见惯的行为。而且,财政改革家杨炎被卢杞诬陷而死,杨炎却也曾经构陷重臣死,也为公报私仇的狭隘之人;此外,外表英俊有文采的杨炎对无才丑陋的卢杞很轻视,常常故意推辞不与卢杞谈事,形成矛盾。

有奸臣出现,往往意味着皇帝有问题,唐德宗志大才疏,心眼狭小,胆怯贪财,宠信宦官,在位26年排在高宗、玄宗之后,却成为了安史之乱彻底走向割据衰弱的分水岭。此后,各地藩镇发展成为人、财、兵皆不受中央控制的独立王国状体,而宦官们不仅掌握军队朝政,更动辄杀掉皇帝,皇帝成了宦官的傀儡,大臣成了宦官的附庸。

孙犁曾“宽容”的评说:“细观卢杞所为,不外当权者排斥异己,并未出争权固宠之常格。且所用手段,也只是“谮毁”,如皇帝英明,不致为大害。”历史中的反面人物往往如此,如果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抽离出来,自然是一个确切无疑的奸臣恶棍,若能“知世论人”,至少会全面一些,不苛求古人。

(四)末代宰相的致命失误

身患两大绝症的唐朝苟存残喘了一个多世纪。当历史进入10世纪的唐朝已成空架子,皇帝只是宦官和军阀之间角力的棋子摆设。此时,地方权力被掌握“枪杆子”的藩镇“土皇帝”操控,朝廷则陷入宦官、文臣势力斗争中,大臣宦官纷纷相互勾结地方节度使军队介入中央纷争。

901年,宦官扶持起来的新皇帝唐昭宗年上台不久即与大臣谋划剪除宦官,却遭受宰相崔昭纬(生年不详~906年)的阻碍。这位《新唐书》上的奸臣在宦官和藩镇之间如鱼得水,很快撺掇三个地方的军阀攻入长安,杀掉了新皇帝政治革新的得力干将韦昭度。

大唐帝国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此时,任何努力已是徒劳枉然。

不过,崔昭纬曾推荐的“奸臣”崔胤却配合皇帝希望铲除宦官专政。这位末世宰相选错了人,他向后来成为唐朝掘墓人的宣武战区(汴州)节度使朱温求援。

903年,朱温打败宦官勾结的节度使李茂贞后,杀死宫中以及监督节度使的数百名宦官,彻底结束了宦官专权。血腥激发了朱温的兽性,崔胤看出了自己在“引狼入室”,但是没有枪杆子的宰相不久被杀。而后,朱温将皇帝以及百姓从长安迁到洛阳,几百公里路上哀号不绝,纷纷诅咒詈骂“国贼崔胤引入朱温颠覆社稷,使我们受难如此。”

904年,唐昭宗被赐名全忠的流氓军人朱温杀掉,立了他儿子李祝做傀儡。昭宗、崔胤被杀后,虽然国号还大唐,实际上已是后梁的预备期了。不过在大唐正式寿终正寝之前,还有一个奸臣,即只有四年做官资历的名书法家柳公权族孙柳璨(生年不详~906年)。这位名人之后见风使舵,试图为朱温称帝造舆论,却被多疑的朱温杀掉。临刑前,柳璨大喊:“负国贼柳璨,死宜矣!”

崔胤是引入激励朱温灭唐的“推手”,这也是他成为奸臣国贼的原因。但当时的宦官跋扈的形势下,即使崔胤不引入朱温,也会有其他军阀灭掉唐朝,只是时机时间而已。以动机论,崔胤还可谓忠臣,只是客观效果成了奸臣作为。

907年,立国二百七十六年的唐王朝终于灭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书中的唐代九大奸臣,为何只有李义府李林甫通过成语为人们熟知?
祸害唐朝的十三位奸臣都有谁?他们都有哪些臭名昭著的事迹?
《旧唐书》《新唐书》(上)
安史之乱:中华帝国的剧烈转身
唐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唐宋元朝历代皇帝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