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墨脱背崩乡

雅鲁藏布江流经墨脱

横跨在江面上的德兴大桥,这段时间刚好检修,所有车辆都不能通过,我们也就无法前往对岸的果果塘大拐弯观景台了。

旁边是德兴藤网桥,据说有300多年的历史。

它横跨雅鲁藏布江,全长有一百多米。

墨脱居民主要以门巴族和珞巴族为主,大约在300多年前,门巴人迁入墨脱。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没有文字。

佳佳哥哥拍摄的和门巴族小女孩的对话,发在抖音里,竟然意外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背崩乡是门巴族集中的地方。

房屋上的绘画

我们遇到几个门巴族的年轻人都是挎着一把刀。

门巴族的吊脚楼,房屋并不是完全封闭的,上部一般都敞开,便于透气。这样更适应热带雨林气候的高温潮湿环境。

这些房屋是门巴人的粮仓。

旁边还有成堆的木材仓库。

背崩乡下方就是解放桥

解放桥有卫兵把守,不能拍照。但在远处可以拍个远景。

这里过去还有几十公里就是印度实际控制区,从这里开始就需要边防证才能通过。墨脱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我们中国实际控制1.2万平方公里)

中国和印度,虽拥有1700公里边境线,但两国一直未正式划界,只有一条“传统习惯线”: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邻接印度阿萨姆平原。中印边境线主要包括西段、中段和东段。历来属于西藏地方管辖的墨脱、门隅、珞瑜、察隅、错那、隆子等地区都在东段。这里主要生活着门巴、珞巴等族,在古代,都被称作蕃,是吐蕃的一部分。

1913年-1914年,英国、中国和中国西藏地方三方代表在英属印度西姆拉开会,讨论西藏的地位问题。会议期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利诱中国西藏地方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中央政府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将边界从阿萨姆平原边缘向中国西藏方向推移150公里,新边界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将原属于中国西藏地方的9万平方公里国土划入英属印度。对于这样的做法,噶夏地方政权反对(地方政权对开会代表没有划界的授权),历届民国政府反对,新中国成立后也反对。

1951年至1953年间,印度趁我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印军侵占“麦克马洪线”南面领土。1954年起,中印双方开起会谈,数次交涉无果。1959年的达赖喇嘛逃往印度受庇护,印度总理尼赫鲁1959年向我国正式提出领土要求,其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包括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中国不承认所谓“麦克马洪线”,但是为了维持边境的和睦,中国军队从未越过这条线。中国政府为了维护中印友好,对印度的武装侵犯和无理要求,一直采取克制、容忍的态度,为两国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作出不懈的努力。然而,印度却认为中国的忍让是软弱可欺,而变本加厉地在边界制造事端。1962年10月17日、18日,入侵印军在东、西二段同时向中国边防军发起猛烈炮击。1962年10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会议,确定了对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作战的决策。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中国军队毙伤印军4885人,俘印军3968人。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负伤697人。中国边防军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为了和平解决两国边界争端,中国边防军主动撤退到1959年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中方一侧20公里以北地区。

藏南地区是我们中国固有的主权领土,其大部分仍被印度非法占领。在中印主要争议领土中,藏南和达旺正是位于东段且仍被印度侵占的一部份。中国在中印战争胜利后选择放弃藏南和达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地紧邻印度平原地区,与西藏中心地区间的交通却极不发达,一旦遭遇印军反扑,中国往两地及时调集大量军队的难度很大,可谓难守易攻。如今,随着墨脱公路的贯通,西藏到藏南地区的通路也打通。

出墨脱县,就有三座桥横跨在小峡谷上,三座桥见证墨脱公路历史。最下面废弃的就是最早的桥,我们正在通行的是中间的铁桥,最高的是正在修建的公路桥。

过桥后的路很差,一台军车在这里上坡都打滑。

我们等了二十分钟军车才上去。

路途还有一些搭好的铁桥,只是没有投入使用,所以旁边的便道就比较差。等公路修好,小车都能进来。要到隧道的地方,一辆以前遇到雪崩的汽车还埋在雪里。

到达波密,当地人在林中挖到半斤多羊肚菌,我们当晚就炖汤了。

当地小孩

我们去的时候,波密的桃花还在盛开

桃花波密50秒小视频

相关链接:

5月15日自驾丙察察邀约——丙察察,滇藏线,稻城亚丁横穿12日自驾

5月23日泸亚线活动召集:从地狱到天堂—这就是稻城到泸沽湖6日自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脱县
打印度,我军司令问部下“敌人啥特点”,回复让中央意识到:不妙
对印反击战后释放战俘,周总理交代印度打绿旗来领,用意极其高明
中印战争中方胜利,刘伯承建议少撤点,毛主席:撤到麦克马洪线后
1962年中印战争有多难?战前毛主席曾问张国华:我们能不能打赢?
60年前中印之战很轻松?错!那是不知道毛泽东面对的“六大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